甚高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甚高頻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一個科技名詞。
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這個民族[1]過去的文化靠着它來流傳,未來的文化也仗着它來推進,從大約是在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的「甲骨文」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2],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後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名詞解釋
甚高頻Very high frequency(VHF)是指頻帶由30Mhz~300MHz的無線電電波。比甚高頻無線電頻率低的是高頻(HF),比甚高頻無線電的頻率高的是特高頻(UHF)。
甚高頻通信系統應用於航空事業中,是保證其在飛行的過程中飛機與地面之間以及飛機與飛機之間能夠保持相互聯繫的通信工具。甚高頻通信系統其工作的所在頻段之高,因此,被稱為甚高頻通信系統,與甚高頻通信系統相比較而言,比甚高頻低的叫做高頻,比甚高頻高的叫做特高頻。由於甚高頻通信系統的工作頻段之高,所以在其工作的過程中也常常會受到外界不同程度的電磁干擾。甚高頻通信系統其主要的工作形式是以圖像、數據、語音為主,在工作的過程中通過無線電信號或者通過光將信息、指令等傳送給接收方。應用於航空事業的通信網絡中,使飛機在飛行的過程中方便飛機與地面以及飛機與飛機之間建立相互聯繫。
甚高頻通信系統在工作的過程中採用調幅式的工作方式,所謂調幅式工作方式是指,其在工作的過程中工作頻率保持在117.000~152.000 MHz的範圍之內,每個頻率之間的間隔不超過25 kHz,其最高的工作頻率在135 MHz左右浮動。甚高通信系統應用於航空事業中,其工作的最高頻率以及工作的頻率範圍、每個頻率的間隔等均是通過國際民航組織准許的規定範圍。當然,由於甚高頻通信系統的工作頻率之高,致使甚高頻通信系統的表面波衰減迅速,無論是通信距離還是傳播距離,都會受到一定的距離限制。因此,甚高頻通信系統目前多以空間波傳播的方式為主,以至於空間波在傳播的過程中,受地形、對流層以及磁場干擾的影響很大。
功能介紹
甚高頻多數是用作電台及電視台廣播,同時又是航空和航海的溝通頻道。
VHF主要是作較短途的傳送,和高頻(HF)不同的是,電離層通常不會反射VHF的信號,而且甚高頻常常會受環境因素(如:地形)影響其信號。
甚高頻全向信標
甚高頻全向信標(VHFOmni-directionalRange,以下簡稱VOR),是一種用於航空的無線電導航系統。其工作頻段為108.00兆赫~117.95兆赫的甚高頻段,故此得名。
VOR發射機發送的信號有兩個:
一個是相位固定的基準信號;
另一個信號的相位隨着圍繞信標台的圓周角度是連續變化的,也就是說各個角度發射的信號的相位都是不同的。向360度(指向磁北極)發射的與基準信號是同相的(相位差為0),而向180度(指向磁南極)發射的信號與基準信號相位差180度。飛行器上的VOR接收機根據所收到的兩個信號的相位差就可以計算出自身處於信標台向哪一個角度發射的信號上。VOR通常與測距儀(DME)同址安裝,在提供給飛行器方向信息的同時,還能提供飛行器到導航台的距離信息,這樣飛行器的位置就可以唯一的被確定下來。
參考文獻
- ↑ 中國專門創製文字的民族:千人從遼東遷徙西北,雄霸三百年,搜狐,2022-08-13
- ↑ 見證殷商歷史 走進中國文字之源,搜狐,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