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瑞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瑞雪 | |
---|---|
出生 | 1977年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在新華社從事軍事新聞采編 |
白瑞雪(Bai Luei Xue) ,女,1977年生,語言學碩士。2002年大學畢業後,在新華社解放軍分社從事軍事新聞采編工作至今。
採訪經歷
參加了"兩會"、抗擊"非典"、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神舟五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嫦娥工程等報道和美軍關島演習報道,"和平使命-2007"上合軍演、黨的十七大等戰役性報道,華益慰、方永剛、濟南軍區"鐵軍"師、寧夏軍區給水團等重大典型的報道,2013年10月參加海軍"機動-5號"軍演報道。采寫各類稿件上千篇。[1]
個人榮譽
連續兩年獲得新華社社長總編輯獎,一次獲得中國新聞獎,多次獲得新華社優秀新聞作品獎、首都女記協優秀新聞作品獎等。
2007年獲得第八屆"全軍學習成才先進個人"和"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先後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兩次。
主要事跡
'一、書寫重大,在重大新聞事件的把握中培養大局觀和個人風格
作為一名外語專業的畢業生,白瑞雪在短短几年時間內從新聞的"門外漢"成長比較成熟的新華社記者,並形成了一定的個人風格。
"兩會"、抗擊"非典"、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神舟六號飛行……在重大事件現場,白瑞雪第一時間內發出了大量快訊、消息和深度報道。其中,《飛向太空的航程》一文入選中學語文課本,《直擊神舟六號發射583秒》、《中國航天人的差距觀》等稿件被媒體用戶稱為現場報道和正面報道中的精品之作。
在全國、全軍重大典型的宣傳中,白瑞雪勇挑重擔。2006年報道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的北京軍區總醫院原普外科主任華益慰時,她和同事寫作的《大醫有魂--記著名醫學專家、北京軍區總醫院原普外科主任華益慰》、《就這樣被您感動--新華社記者寫給華益慰大夫的一封信》等稿件筆觸細膩、感人至深,被媒體用戶評價為"在此次報道起到了龍頭壓陣的作用"。2007年報道政治理論教授方永剛時,她和同事采寫的《使命--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教授方永剛的生命之約》、《源泉--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教授方永剛的力量之源》等稿件被《人民日報》等上百家媒體在頭版頭條採用,受到了軍委領導、中宣部和總政治部領導的高度讚揚,並獲得此次報道活動特等獎。
二、放眼全球,以軍事記者的戰略視野記錄中國軍隊的發展之路
白瑞雪用《中國軍事演習全面"趕考"》《中國首次公布核戰略》等優秀稿件,記錄着人民軍隊的新進展、新跨越、新變化。
她善於利用外語特長,打通國內與國際兩個平台,力爭成為一名具有戰略眼光的優秀軍事記者。她和同事取得的《中國軍隊海外媒體形象調查》的課題研究成果填補了全國、全軍在這一領域的空白。在伊拉克戰爭、世界軍人運動會、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60周年、"和平使命"上合組織聯合軍事演習等國際性報道中,她大膽策劃、深入採訪,寫作各類中英文稿件上百篇,其中《日本投降全記錄》、《中國抗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起點和終點》等稿件媒體採用近兩百家,創造了該次報道中新華社稿件採用率的最高紀錄。
2006年美軍在關島舉行的"英勇盾牌"軍事演習中,她作為中國觀摩團唯一的一名文字記者和整個演習中唯一的女記者前往關島觀摩演習,在短短的三四天裡發回了數萬字的公開報道,受到總政治部、新華社領導和媒體用戶的好評。
三、全心投入,把每一次採訪都當作自己的事業追求
2004年的"尋訪健在老紅軍"大型報道中,她帶領川陝方向採訪小分隊50天跋山涉水幾千公里,尋訪到了很多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在白瑞雪和同事們的艱苦努力下,這次迄今為止國內最大規模的尋訪老紅軍行動獲得圓滿成功,並因其特有的搶救性和人文性被相關專家評價為"填補了長征史和新聞報道的空白"。
在2005年的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報道中,她和同事們走遍全國,尋訪了數百位抗戰的親歷者和見證者,寫出了真實權威、感人至深的稿件數百篇;在2005年的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報道中,她幾天幾夜沒有合眼,在飛船勝利返回後幾乎昏厥……
"在新時期軍事新聞報道的史冊上留下自己富有個性的標籤。"白瑞雪以此為座右銘,勉勵自己不斷進步。
參考資料
- ↑ 愛太空白瑞雪:衛星服務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天基信息化基礎設施,中國網 201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