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秋菊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百科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 審核 。
秋菊是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 )的別稱。菊花別名鞠、黃花、菊華、秋菊,屬菊科菊屬,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菊花是我國十大傳統名花,世界上最早的觀賞植物之一,亦是四大切花之首,至今已有30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 。
菊花除了極高的觀賞價值外,還是著名的藥食同源性植物。根據用途可將其分為觀賞性菊花和實用性菊花,實用菊包括藥用菊、茶用菊和食用菊三種 [1]
形態特徵
菊花一般株高30-150cm,莖稈直立或半匍匐,莖色由綠至紫褐色,呈四棱或圓柱形;葉卵型至披針型,長4-12cm,寬2-10cm,邊緣羽狀,深裂或淺裂,葉裂基部呈銳角或圓形,裂片具粗鋸齒,葉面綠色至深綠色;自然花期為5-12月,花型圓整,花徑2-20cm,花色白色至深紫色 。
品種起源
菊花原產於中國,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品種豐富,花型花色千變萬化,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深受人們喜愛。有關菊花的最早文字記載見《周禮》一書:「[[鴻雁來賓,爵(雀)人大水變蛤,鞠(菊)有黃華(即黃花)]]」,此處對菊花的命名予以解釋。從魏晉開始,菊花已漸普遍,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禮記·月令篇》中就有「季秋之月,鞠有黃華」的記載。古人最早是從野菊的藥用及食用價值認識菊花的,菊花從原始的野生種經過栽培、自然雜交和人工培育,現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世界上品種最豐富的栽培植物之一。日本的北村認為現代栽培菊是中國華北地區野生2倍體菊和華南4倍體菊自然雜交或栽培雜交所得;我國陳俊愉和戴思蘭教授對菊花起源做了詳細研究,運用數量分類學聚類分析等手段,得到了我國菊花資源親緣關係樹,提出現代栽培菊主要起源於6倍體的毛華菊和4倍體的野菊,各種野生菊也不同程度參與了起源過程 。[2]
菊花最初誕生在中國,品種形成與發展也在中國,至今,中國仍是菊花品種資源遺傳多樣性的中心。但是在1600年的栽培歷史上,竟沒有關於菊花起源及品種形成途徑的記載。這就給世人留下了一個難解的千古謎團。菊花較其他栽培植物最大的不同在於,許多栽培植物都能在野生種中找到相似種,而菊花與同屬野生種之間差異極大,許多進化的中間環節缺失,種間演替序列出現明顯間斷,這是迄今為止這一難題最大的謎團 。
近60年來,以陳先生為首的研究小組,通過對野生種和種間雜種的比較形態學研究,結合細胞學、分子生物學研究結果,對菊花起源問題展開了多方面探討。菊屬植物廣泛存在的種間雜交現象首先引起了研究者的關注。1964年,陳俊愉和梁振強使用人工雜交方法成功地獲得數株人工「合成菊」,驗證了栽培菊花雜交起源的假說,開創了實驗研究的先例。1983年,李懋學等發現菊花染色體數在54~71之間,絕大多數為6倍體、非整倍體。因此主張菊花是從6倍體野生種進化而來;1987年,吉慶萍根據雜交試驗的結果提出了原菊假說,彌合了菊花演替序列的間斷。1994年,戴思蘭根據形態學、細胞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結果,提出在菊花起源和品種演進的過程中曾經出現過一個原菊系列,其不同品系間呈現多樣性的染色體數目和形態特徵,此後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進化歷程,發展成為今日豐富多彩的菊花世界。在實際研究中發現了菊屬植物中性狀鑲嵌分布的現象,即在高度進化的栽培品種中也存在較為原始的性狀,原始的野生種中也經常出現一些栽培類群中才會出現的進化的性狀。從今日菊花品種中廣泛存在着的原始性狀和性狀鑲嵌分布的特點看,這種網狀進化的思想更符合生物進化的一般規律。隨後的研究也支持這樣的假說 。
菊科植物是現存被子植物中最為進化的分類群之一,而菊花又是菊屬中一個獨特的物種。隨着物種生物學研究的深入發展,菊花自然進化過程的諸多問題對物種生物學家充滿魅力 。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菊花栽培種約為30000個,而中國有3300個,且大部分為觀賞性的秋菊。菊花雖然起源於中國,但由於消費習慣和經濟發展的影響,菊花的切花生產在歐美及日本等國興起,並培育出了大批的切花菊品種,也造就了菊花品種多樣的現代花卉育種奇蹟,使菊花不僅受到我國人民的珍惜和喜愛,也受到世界歐美、亞洲各國的關注和喜愛。早在公元4世紀菊花就從我國傳人朝鮮,再由朝鮮傳入日本,曾成為日本國徽的圖案,1688年,菊花經日本又傳入荷蘭,1798年菊花從我國直接傳入法國,再由法國傳到英國,不久又由英國傳入美國。19世紀英國植物學家福穹曾先後在我國和日本搜集菊花品種,進而選育,目前全世界各國都廣泛栽培菊花,使其傲居百花之冠。菊花起源、栽培及選育的歷史,是中國光輝的花卉園藝發展史上的一部分 。
物種學史
國內菊花歷史文化
菊花或稱秋菊是自古以來深受我國人民喜愛的一種花卉植物。
這不僅僅是由於它的豐富各異的色彩,或白之素潔,或黃而雅淡,或紅或紫,沉穩而渾厚。也是由於它的頭狀花序的奇特姿態,或飄若浮雲,或矯若驚龍。所以,我國的歷代詩人們,常以菊花為題詠。如唐代李商隱的「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巴色,羅舍宅里香」;宋朝韓琦的「莫嫌老圃秋容淡,猶看黃花分外香」。借菊觸景,倚菊抒情,不一而足 。
歷代的詩人們愛菊、詠菊,可能也偶然成為菊花的栽培者。如晉代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但是,真正的菊花栽培者是我國的廣大勞動群眾。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歷史實踐中,不但對菊花的栽培、管理技術方面累積了一套完好的實際經驗,而且在培育新品種方面有了一套全面的遺傳學知識。我國的菊藝是很發達的。清朝《廣群芳譜》所記載的菊花品種就有300-400種。作為菊花故鄉的我國,由於過去歷史上的國際文化交流,也把這一名貴花卉相繼傳到了國外。相傳,唐宋時代,菊花經朝鮮傳到日本。十七世紀傳到歐洲,然後再傳到美洲。今天,我國的菊花已成為世界的名卉了 。[3]
菊花成為中國歷史上一種重要的花卉離不開文學家們對她的精神建構。中國古典哲學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一元元氣」論。在古人看來,動物、植物甚至無生命的自然之物也有靈性。在這種精神的浸潤下,我國古人多以花木為知己,於是形成了以比德、移情為基礎的中國花文化。菊花的種種「花格」也是詩人由它自身的生態、生物學特性聯想到人的種種際遇而得。從屈原詠頌的「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開始,菊花就作為和蘭花相提並論的花中君子被文人們推崇。此後,梅蘭竹菊更是被描繪成盡人皆知的花中四君子,成為中國花文化的核心內容。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絕唱使菊花成為花中的隱逸之宗,象徵着回歸自然、物我無間的超然情懷。「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則強調菊花臨霜綻放,高遠獨立的德操。這兩種精神確立了菊花文化在中國歷史的基調——淡遠灑脫的性情,傲世獨立的風骨。這正是中國文人君子理想的品格。從此,菊花借一瓣純黃纖弱的心香,保留了詩人的氣質和人格的獨立。菊花也由此與東籬、霜下傑成為等同的意象。由於菊花大部分品種有枯而不落的特徵,還是晚節的象徵。「寧可抱香枝頭枯,何曾吹落北風中」;「落葉何心定流水,黃花無主更西風」。象徵詩人在國破家亡之後,堅守民族氣節的高尚情操。陳先生一生鍾愛梅與菊,將自己的書房命名為「梅菊齋」,也足見菊花在中國花卉研究者心中的地位 。
重陽節與菊花之緣源遠流長,重陽節又叫「菊節」「菊花節」。唐宋以後,重陽登高飲菊酒、食菊花的風俗更加普及。至清代,朝廷仍有重陽節宴賜百官的習俗。而吃菊花糕的含義也由辟邪、求壽高而引申為「百事俱高」。宋代以後,民間形成了重九賞菊的習俗。北宋賞菊的情況在《東京夢華錄》記載道:「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酒家皆以菊花縛成洞戶。」連酒家都無一例外以菊花裝飾門面來招攬顧客,可見當時賞菊之風之盛。而南宋則出現了最早有關菊花會的記載。《致富全集廣集五記》云:「臨安園子,每至重九,各出奇花比勝,謂之開菊會。」除了上述北宋京都河南開封和南宋的臨安(今杭州)外,北京地區以及廣東小欖,也是我國著名的藝菊之鄉。如今,菊花的芳姿更是遍及祖國大地。據中國菊花研究會統計,全國以菊花為市花的城市約30餘個。菊花展覽是很多城市秋季的重要花事。全國性菊展每3年1次在不同的城市舉辦,並且規模越來越大,內容越來越豐富,巧奪天工的藝菊造型、生動有趣的菊藝景觀、精緻小巧的微型菊花盆景、格調高雅的菊花書畫等,無不散發出豐富的菊文化魅力 。
菊花在中國園林中不僅作為一種裝飾點綴園林,很多時候作為園林中的主體得到充分展示。菊花在園林中具有4種美學價值:寄情山水的自然美,典雅別致的個體美,山花爛漫的群體美和獨具特色的精神美。這種獨具特色的品種類型是中國花卉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 。
中國菊花與世界園藝
菊花從最初的一朵不起眼的小黃花演變為今日花中「四君子」之一,
是中國傳統花文化與農耕技術結合的產物。這樣的文化也深深影響着菊花日後在世界的發展。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菊花的國家,世界各地的菊花都源出我國。唐代中國菊花經由朝鮮傳到日本,1688年傳到歐洲,再傳到美洲。從史料看,菊花傳到日本是其大和時代,即我國唐代,到日本江戶時代(1661-1673年)才逐漸有少數庶民開始栽培觀賞菊,正德、享保年間(1711—1736年)日本開始有菊花展覽會。1869年,日本太政官宣布菊花為皇室紋章。明清時期,日本盛行菊花品種改良,中國菊花品種在日本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嵯峨』菊、『江戶』菊等都是日本名菊。『一文字』菊則是依照皇家紋章圖樣育出的獨本菊,菊花人形是日本特有的扎菊。17世紀中葉,荷蘭商人從中國將菊花帶回歐洲栽培。1689年,荷蘭作家白里尼發表《偉大的東方名花——菊花》一書,首次在歐洲歌頌中國的菊花。19世紀,英國植物學家福瓊先後在我國浙江舟山以及日本引入菊花種帶回英國進行雜交育種,形成了今天的英國菊花品系。此後,英國園藝家曾育出不少大輪名菊,相繼傳入美洲各國 。
生長環境
菊花喜溫暖氣候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能耐寒但不耐旱。菊花為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下能提早開花。菊花春季發芽,夏季營養生長,秋季開花,冬季地下越冬。生長適宜溫度18 ℃~21 ℃,最高32℃,最低10℃ 。[4]
栽培方法
繁殖
在菊花栽培中主要通過扦插進行繁殖,具體來說就是選擇一枝健康粗壯的枝條,將枝條下部的葉片去掉,再應用植物激素對枝條下部進行處理,處理完畢之後將枝條插入苗床,大概在一個月後移出苗床。但是菊花的病毒種類較多,採用扦插的方式繁殖菊苗很容易導致病毒擴散或者是病毒蔓延,從而影響菊花的栽培,為了防止病毒擴散、蔓延,應該對莖尖進行脫毒培養,具體來說就是將菊花頂芽或者是菊花腋芽進行切取,切取的長度為3-5cm,將切取的頂芽或者是腋芽中展開的葉片去掉,即將護芽的微葉保留下來,採用清水以及無菌水對微葉進行沖洗,之後再嚴格按照無菌操作程序進行滅菌接種,在接種的過程中應該保證莖尖向上[5] 。
移植
在園藝花卉中菊花對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菊花能夠在旱地生長,也能夠在稻田中種植。但是在菊花栽培中還是要保證土壤的排水狀況良好,同時土壤比較疏鬆,具備良好的透氣性,最重要的是要保證土壤含有足夠的養分,能夠為菊花的生長發育提供保障。菊花栽培土壤應該選擇偏酸性土壤,鹼性土壤不適宜栽培菊花,土壤的pH值不能超過7.5。通常情況下,菊花的移植栽培在5月或6月進行,在移植栽培時要考慮環境因素與天氣因素,通常在傍晚或者是陰天進行,以防止日曬導致菊花在移植的過程中死亡。扦插苗在移植時應每穴一株,覆土壓實,澆定根水 。
養護
1.定期除草,適當培土。在菊花生長過程之中要定期對菊花進行除草,除草的方式主要有2種,其中一種是人工除草,另外一種方式是噴灑藥物進行除草,在除草時應該根據菊花生長的實際情況以及雜草情況選擇合適的除草方式。除此之外,為了避免菊花出現倒伏情況還要對菊花進行適當培土,以此保證菊花的健康生長 。
2.定期進行摘心處理。通常情況下,當菊花苗長到25cm左右時,對菊花進行第一次摘心處理,在摘心時注意天氣,應該在晴天進行摘心。在第一次摘心後15d再次對菊花進行摘心處理。另外,菊花在生長的過程中會發出許多小側枝,會消耗養分,應該及時將腋芽去掉,以保證菊花的健康生長 。
3.加強施肥、澆水管理。在菊花的生長過程中要進行追肥,為菊花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在菊花的栽培中要對菊花進行造型修剪,菊花在造型修剪的過程中會受到一些損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菊花的正常生長,所以在菊花造型修剪之後要對菊花進行合理的施肥、澆水。在進行施肥時,要對施肥的數量以及施肥的次數進行合理的控制,通常情況下,施肥間隔為15d左右。要合理控制澆水量,如果澆水過多,會導致土壤過濕,可能會導致根部腐爛,影響菊花正常生長;如果澆水過少,則不能為菊花的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所以要保證澆水量合理,從而保證菊花的生長 。
主要價值
菊花在中國已有16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最初讓菊花進入人們眼帘的,是她獨特的花期。東周的《大戴禮記·夏小正》:「九月榮鞠。鞠,草也。鞠榮而樹麥,時之急也。」此時,菊花是作為物候的標誌指導農業生產的。我國上古時代人們愛菊種菊是因為其可食。菊花入饌歷史悠久,屈原在《離騷》中既寫道:「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此後菊花逐漸成為食材,「涼拌菊」「炸菊花」「菊花火鍋」「菊花粥」等,成為菊花特色名菜。菊花還有令人稱道的藥用價值,此外還能製成藥衣、藥帶、香佩等。「苗可蔬,葉可啜,花可餌,根實可藥,囊之可枕,釀之可飲,自本至末,罔不有功」,這些描述是李時珍對菊花用途的集中褒揚。漢魏以來,人們還將菊花視為長壽食品,菊花酒也是久負盛名 。
菊花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公園美化、園林綠化中應用越來越廣泛。菊花以其開花後色澤鮮艷、株型整齊、花型大、花期長、管理養護粗放等優勢深受觀賞園藝愛好者的喜愛,應用非常廣泛 。[6]
參考文獻
- ↑ |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9-10-30
- ↑ |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9-10-30
- ↑ |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 |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9-10-30
- ↑ [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6987/6e48LxzyG1bpB_l-cJbavJUE7kqLDTFu6QFSbXv0v2EmMRtttJ7wzC5982D9EpjUp_mWXG9Y4mVFpjM9VzR3mJbrg1CHXNgFz3O-21F5yOahF59P-7ozuLTlMIoJdowP7XjenogZUh7p_5syGB7U6PvnwDMlAXObAmo4pYFkDke8nZrLGh_t_EewQGc6BZzQIJ1NHjo2zGFtC3im0WftDtYOyer0LYMdoEo2mA8TuaT2IoHDw-aa2IQECysEuliEw9Carn2v_eRTsNs_G1FFKKOua1zHNz9nUj0I |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9-10-30]
- ↑ |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