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秦嶺黃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秦嶺黃耆

中文名:秦嶺黃耆

學 名:Astragalus

henryi Oliv.

別 稱:秦嶺黃芪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薔薇目

亞 目:薔薇亞目

科:豆科

亞 科:蝶形花亞科

族:山羊豆族

亞 族:黃耆亞族

屬:黃耆屬

亞 屬:黃耆亞屬

組:膜莢組

種:秦嶺黃耆

命名者及年代:Oliv.,1959

秦嶺黃耆(qín lǐng huáng qí,學名:Astragalus henryi Oliv.)是豆科黃耆屬植物。小灌木。主根深長,多分枝。莖高40-100厘米,具條棱,疏被白色柔毛。羽狀複葉長7-13厘米,有5-7片小葉;葉柄長1.5-2.5厘米。總狀花序疏鬆,生數花,頂生的總花梗較葉短,常集成圓錐花序式。莢果橢圓形,長1-1.8厘米,寬6-8毫米,先端銳尖,基部具長果頸,無毛,1室,含種子1-2顆。花期6-7月,果期10月。 分布於中國陝西東南部、湖北西部和甘肅。生長於海拔2500米左右的山坡、水溝旁或雜木林內。根在鄂西代黃耆用。 性味甘,性微溫。有活血補血的功能。用於高血壓補血調經糖尿病,又能增強氣血循環,改善新陳代謝[1]

秦嶺黃耆形態特徵

秦嶺黃耆, 小灌木。主根深長,多分枝。莖高40-100厘米,具條棱,疏被白色柔毛。羽狀複葉長7-13厘米,有5-7片小葉;葉柄長1.5-2.5厘米;托葉離生,膜質,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1.5厘米,寬2-5毫米,近無毛;小葉卵圓形或長圓狀卵形,長2-5厘米,寬1-2.5厘米,先端鈍尖,有小尖頭,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上面綠色,無毛,下面蒼綠色,疏被白色柔毛,頂生小葉有長0.5-1.5厘米的小葉柄,側生小葉近無柄。[2]

總狀花序疏鬆,生數花,頂生的總花梗較葉短,常集成圓錐花序式;苞片披針形,長約2毫米,背面疏被白色短柔毛;花梗纖細,長約4毫米;花萼鍾狀,長4-5毫米,外面疏被白色短柔毛,萼齒不明顯;花冠黃色或淡紫色,旗瓣倒卵狀長圓形,長8-11毫米,先端微凹,基部漸狹,翼瓣較旗瓣稍短,瓣片長圓形,寬約2毫米,基部具短耳,瓣柄長5-6毫米,龍骨瓣較翼瓣稍短,長約9毫米,瓣片半卵形,瓣柄長5-6毫米;子房披針形,無毛,具長柄。[3]

莢果橢圓形,長1-1.8厘米,寬6-8毫米,先端銳尖,基部具長果頸,無毛,1室,含種子1-2顆。花期6-7月,果期10月。 [4]

Astragalus henryi Oliv. in Hook. Ic. Pl. 10: t. 1959. 1891; Simps. in Not. Roy. Bot. Gard. Edinb. 8: 257. 1915; Pet. -Stib. in Acta Hort. Gothob. 12: 50. 1937-1938; 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380. 1955; P. K. Hsiao in Acta Pharmac. Sinica 11: 126. 1964.

秦嶺黃耆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陝西東南部(鳳縣留壩太白略陽隴縣寶雞白水商縣丹鳳等)、湖北西部和甘肅文縣武都康縣)。生長於海拔2500米左右的山坡、水溝旁或雜木林內。[5]

秦嶺黃耆繁殖方法

由於秦嶺黃耆種子硬實較多,為打破種皮的不透性,提高種子發芽率,播前必須按以下方法將選好的種子進行催芽處理,這些方法可任選1種。

溫、冷水交換浸種:於播種前幾天,白天用40℃的溫水浸泡,晚上再換冷水,連續處理3個晝夜,撈出後裝入瓦罐內,上面用濕布蓋住,放在溫暖的地方,種子經過高低溫度的影響,種皮性質發生了變化,3-4天便能發芽,即可播種。

機械損傷:按1份沙子與2份秦嶺黃耆種子均勻混合,放在中等大小的碾子上,鋪3-4厘米厚,碾10多圈,當種皮起毛刺時為止。否則會使胚部受傷,種子容易受病菌侵染,雖然吸水很快,但播後易出現爛種現象,出苗率也不高。碾好後,篩取種子,用20℃溫水浸泡1天,堆漚在溫暖的地方,5天左右即可發芽,立即播種。

硫酸處理:對老熟硬實的種子,可用70-80%的硫酸溶液浸泡3-5分鐘,取出後迅速置流水中沖洗半小時,或用清水多次洗淨種子上殘留硫酸,稍干即可播種,採用法此法處理的種子發芽率可達90%以上。

秦嶺黃耆於春、夏、秋3季均可播種。春播在3月中、下旬;夏播於6-7月進行,秋播於9月上、中旬進行,當年仍可出苗,但要注意預防凍害。多採用條播,於畦面上開深3厘米的播種溝,溝心距30厘米,將種子拌適量細沙,均勻撤入溝內,覆土1-1.5厘米,以畦面不見種子為度,稍加鎮壓,每公頃用種量15-22.5千克。

秦嶺黃耆栽培技術

選地:種植地宜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地勢高燥向陽的中性或微酸性沙質壤土,平地、山坡均可栽種。但以20-30度的坡地為好。

整地:地選好後深翻,一般應在80厘米左右,結合整地每公頃施入腐熟廄肥或土雜肥525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作基肥。栽種前再翻耙2遍,整平耙細後作高畦,畦寬120厘米,高25厘米,溝寬30厘米。畦面整成瓦背形,四周開好 排好溝,以利排水。

中耕除草與定苗:秦嶺黃耆幼苗生長比較緩慢,出苗後往往草苗齊長,因此,當苗高4-5厘米時,應及時中耕除草,同時進行間苗。當苗高7-8厘米時進行第2次中耕除草,苗高10-12厘米時,按株距9-10厘米定苗。如有缺苗,應進行補植,但補植之苗根多分枝,如缺苗過多時,宜採取種子補播。定苗後,進行第3次中耕除草,以後可視田間雜草生長情況進行,原則是經常保持田間無雜草。

追肥:秦嶺黃耆喜肥,在生長第1-2年,每年結合中耕除草追肥3次。第1次每公頃追施腐熟人畜糞水22500千克,或硫酸銨300千克,兌水澆施;在第2次中耕除草後每公頃施尿素75千克,兌水澆施,或用堆肥22500千克與過磷酸鈣750千克、硫酸按150千克,共同混合均勻後,於行間開溝施入,施後覆土;第3次於冬季苗枯後,每公頃施入腐熟廄肥37500千克,加過磷酸鈣750千克,餅肥2250千克混合拌勻後,於行間開溝施入,施後培土防凍。

灌溉排水:播種後若遇天氣乾旱,應及時灌水,以促進種子萌芽出苗;在結果種熟期間,即8月中旬至9月中旬1個月時間內,如遇高溫乾旱,也應及時灌水,每10天1次,可促使種子正常成熟,減少種皮不透性程度,降低硬實率,提高種子品質。雨季濕度過大,會導致根部腐爛,芪苗死亡,故應注意及時排水,降低土壤濕度,以利根部正常生長,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打頂、摘蕾:為了控制植株高度生長,減少養分消耗,於7月底以前進行打頂;孕蕾開花對秦嶺黃耆根部營養物質積累不利,除留種植株外,一般於6月中旬出現花蕾時,將其摘除,以利增產。

秦嶺黃耆病蟲防治

根腐病:多發生在高溫多雨季節,發病植株葉片逐漸發黃脫落,根部完全腐爛。防治方法:注意清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澆穴。

鏽病:主要危害葉片。常於6-7月發生。發病時,在葉背面產生大量銹孢子,呈中間一堆、周圍一圈的紅褐色至暗褐色的粉狀堆。高溫、高濕、排水不良、種植過密、通風透光不好均有利於發病。防治方法:收穫後清除田間病株殘餘,集中燒毀;實行輪作,合理密植,注意疏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發病時,用65%代森鋅400-500倍液或波美0.2-0.3度石硫合劑噴霧。

白粉病:常於7-8月炎熱乾旱時發生。主要危害秦嶺黃耆葉片,也可危害莢果。發病後,葉片兩面和莢果表面初生白粉狀病斑,然後蔓延如覆白粉,後期在病斑上出現很多小黑點,造成早期落葉或整株枯萎。防治方法: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每10天1次。

紫紋羽病:主要危害秦嶺黃耆根部。病斑初呈褐色,最後呈紫褐色,並逐漸由外向內腐爛,爛根表面有紫色菌素交織成膜和菌核,地上植株自上而下逐漸黃萎,最後植株死亡。防治方法:收穫時,將病殘植株集中燒毀或深埋,可減少越冬病菌;實行與禾穀類作物輪作,輪作期3-5年;發現病株及時挖除,病穴及其周圍撒上石灰粉,以防蔓延;雨季注意清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結合整地每公頃用70%敵克松22.5-30千克進行土壤消毒處理。

蚜蟲:常於6-8月發生,危害上部嫩梢,影響秦嶺黃耆生長發育。防治方法:可用敵敵畏乳油800-1500倍液噴霧防治。

豆莢螟:常於6月下旬至9月下旬發生。成蟲在秦嶺黃耆嫩莢或花苞上產卵,孵化後幼蟲蛀入莢內咬食種子,老熟幼蟲鑽出果莢外,入土結繭越冬。防治方法:在花期用90%敵百蟲1000倍液或敵敵畏800-1500倍液噴殺,7天1次,直至種子成熟。

豆莢蠅:幼蟲從嫩梢逐漸向下蛀入莖杆中為害,致使頂部嫩梢逐漸枯萎,植株遇風即斷。防治方法:6-7月噴90%敵百蟲1000倍液,或25%亞胺硫磷乳油800倍液毒殺,7天1次,連噴3-4次。

擬地甲:危害幼苗。可用90%敵百蟲800-1000倍液噴殺。

廣肩小蜂:成蟲用產卵管刺入莢果種皮內產卵,孵化出幼蟲危害嫩籽。防治方法:在結莢初期用敵敵畏1000倍液,或50%磷胺乳油1500倍液噴殺,7天1次,直到種子成熟。

地老虎螻蛄金龜子蟋蟀等:可用90%晶體敵百蟲800-1500倍液或敵敵畏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

秦嶺黃耆主要價值

根在鄂西代黃耆用。 性味甘,性微溫。有活血補血的功能。用於高血壓、補血,調經,糖尿病,又能增強氣血循環,改善新陳代謝。

參考來源

  1. 秦嶺黃耆, 植物智, 2020-01-18
  2. 張貴財主編.隴南中藥草 上冊[M],隴南市食品藥品檢驗所,2012.01,第383頁
  3. 秦嶺黃芪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19-05-24]
  4. 《中國植物志》 第42(1)卷 (1993) >> 118頁 PDF >> 秦嶺黃耆 Astragalus henryi
  5. 巫其祥等主編.陝西名優土特產[M],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10,第3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