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泡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紫花泡桐(拉丁學名:Paulownia tomentosa Steud.)是玄參目、玄參科、泡桐屬落葉喬木,高可達15 m。樹冠寬卵型或球形。樹皮灰褐色,幼時平滑,老i日圓形,全緣或3淺裂,表面被長柔毛大型圓錐花序頂生,花漏斗狀鐘形,淺紫白色至藍紫色,芳香,先於葉開放。蒴果卵形。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 中國特產,分布很廣。生性喜光,不耐陰,耐寒。不耐澇,不耐鹽鹼。生長快,壽命短。抗空氣污染能力強。對氣候的適應範圍很大。[1]
分布範圍
原產我國長江流域,現全國各地廣泛栽培,黃河流域至長江流域栽培較多。朝鮮、日本也有栽培。
相關記載
唐代李德裕《畫桐花鳳扇賦序》中記載;「成都夾岷江磯岸,多植紫桐,每至暮春,有美禽五色,來集桐花,以飲朝露,謂之桐花風。」說明四川省沿岷江兩岸的紫花泡桐在春天開花吸引了珍貴的鳥類,也是「鳳凰非梧桐不棲」指的是泡桐的又一個註解和旁證。
我國古籍中如《周禮》《爾雅》、《淮南子》及漢代流傳的古詩中幾乎都可找到桐木的記述。兩千一百年前西漢前期枚乘的《七發》中就載有「龍門之桐,高百尺而無枝。」以後漢代(公元一世紀)的《後漢書》,西晉(公元三世紀)的《博物志》《廣志》,以及後來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公元六世紀),宋代的《本草衍義》和陳翥的《桐譜》(公元十一世紀),元代俞宗本的《種樹書》(公元十四世紀),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這些古籍中都有關於泡桐栽培和利用的專門記載,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在幾千年栽培泡桐的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其中尤其是北宋陳翥的《桐譜》一書,全面系統地總結了距今九百多年前泡桐速生豐產的栽培技術。
生態習性
喜光,不耐陰。適生於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石灰質土壤,乾燥沙壤土也能生長。怕澇,幼苗耐寒力弱。耐煙塵。
品種來源
原是泡桐屬的一個野生種,分布廣,經人工培育其速生性很好,是泡桐中廣泛種植的一個優良品種。
主要價值
紫花泡桐樹幹端直,冠大蔭濃,先葉而放的花朵色彩絢麗,宜作庭蔭樹和行道樹;又因其葉大葉多,能吸附灰塵,淨化空氣,抗有毒氣體,故特別適於工廠綠化。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具典型的假二叉分枝特性,萌芽條位置不在中間,平茬後萌芽的主幹生長粗細、高低不一,形成主幹低矮彎曲、分枝角度大,樹冠傘形,樹皮淡紫褐色,小枝淡褐色,密被分枝毛;葉卵形或廣卵形,先端尖或漸短尖,花序為廣圓錐形,花蕾近球形,萼深裂,密被銹黃色毛,花冠鍾狀、鮮紫色或藍紫色,朔果卵形,外被乳頭狀腺、粘手,果皮較薄。9-10月成熟。
繁殖栽培
埋根、播種、留根繁殖。埋根於3-4月結合苗木出圃工作進行。採種後干藏至翌春播種,冷水浸種,高床撒播或條播。留根,在苗木出圃起苗時,有意在圃地保留一些斷根,翌年可發芽成苗。萌芽前定植,連灌2次透水,以後進入正常養護管理,雨季注意排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