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折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經折裝,又稱梵夾裝,是流行於中古時東亞地區的書籍裝幀方式。因常見於佛經書籍的裝幀,又如同風琴狀折好以便收納及舒捲,世稱經折裝。現今許多佛經仍以經折裝裝幀。
圖書裝訂方式之一。以卷子長幅改作摺疊,成為書本形式,前後粘以書面,佛教經典多用此式。它是從捲軸裝演變而來的,因捲軸裝展開和捲起,都很費時,改用經折裝後,較為方便。凡經折裝的書本。都稱"折本"。中國書籍法帖裝裱形式之一[1]。
來源
斯坦因《郭煌取書記》載:「又有一冊佛經,印刷簡陋,然頗足見自舊型轉移以至新式書籍之跡。書非卷子本,而為摺疊而成,蓋此種形式之第一部也。……摺疊本書籍,長幅接連不斷,加以摺疊,最後將其它一端悉行粘穩。於是展開之後,甚似近世書籍。」可見經折裝唐朝已經出現。特點在單面書寫,收展便利。
形制
經折裝是長幅卷子改為一正一反方式摺疊,並在最首頁及最末頁之背粘上硬紙作為書面以便保護。舒捲時與捲軸裝似,多了摺痕,而比捲軸裝更易於收藏。
經折裝的缺點是書口外露,容易散開,且經常翻閱時,書頁容易斷裂[2]。
發展演變
經折裝是在捲軸裝的形式上改造而來的。隨着社會發展和人們對閱讀書籍的需求增多,捲軸裝的許多弊端逐步暴露出來,已經不能適應新的需求,如果看閱捲軸裝書籍的中後部分時也要從頭打開,看完後還要再捲起,十分麻煩。經折裝的出現大大方便了閱讀,也便於取放。具體做法是:將一幅長卷沿着文字版面的間隔中間,一反一正的摺疊起來,形成長方形的一疊,在首末兩頁上分別粘貼硬紙板或木板。它的裝幀形式與捲軸裝已經有很大的區別,形狀和今天的書籍非常相似。在書畫、碑帖等裝裱方面一直沿用到今天。有時在舊物市場上會偶見它的樣子。
視頻
經折裝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自製中國古裝書 - 經折裝,搜狐,2007-08-22
- ↑ 這些有意思的圖書裝幀方式,你知道幾個? ,搜狐,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