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教友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英國教友會是一個英國宗教組織,1927年由教友會國際協會和國際服務教友理事會合併而成。教友會的歷史可追溯至17世紀,主張全人類平等、博愛,主張廢除奴隸制,曾促成英國當局在1807年和1833年分別廢除了販賣奴隸的制度和條款。1822年的希臘獨立戰爭中教友會就已參與難民救濟,1847-1848年又發放物資賑濟愛爾蘭饑荒中的難民。後來教友會的工作擴散至德國、法國、荷蘭、波蘭、俄國、奧地利、希臘、愛爾蘭、英國,中東、印度、中國、西北歐和南非,在歷次戰爭中都發揮了一定的影響。
復活節是為紀念耶穌復活的節日[1],據《聖經·新約全書》載:耶穌受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後,第三天復活。根據公元325年尼西亞公會議規定,復活節在每年春分後第一個圓月後的第一個星期日,一般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2]。
簡介
教友會曾多次促成交戰國家釋放遣返戰俘,並處理善後問題。他們強調自救原則,比如鼓勵一些法國殘疾人辦工廠解決生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印度的不少農民遷往加爾各答,教友會勸他們返回,以編織業來為生。英國教友在世界各地有許多活動中心,舉辦各種文化活動,並辦有國際教友會學院。1947年因「對他人的同情以及幫助他們的願望」與美國教友會同獲諾貝爾和平獎。
視頻
英國教友會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復活節由來及傳統,搜狐,2018-03-13
- ↑ 復活節是什麼節日?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之間有什麼關係,搜狐,2018-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