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岩莓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茅岩莓茶 |
中文名:莓茶 外文名:mei tea 別稱:土家甘露茶、土家神茶 主要原料:野生莓,仿野生莓茶 是否含防腐劑:否 主要營養成分:黃酮 主要食用功效:有助於增強身體的免疫系統 儲藏方法:乾燥通風處 |
茅岩莓茶 又名藤茶、長壽藤、靈芝草、觀音草、藤婆茶、龍鬚茶等。學名顯齒蛇葡萄,是本草綱目遺漏的奇世珍寶。含17種氨基酸14種微量元素,其中有效成分二氫楊梅素、花青素、黃酮含量很高。
來歷
1993年專家對湘西南次生森林進行了為期兩年的林業考察和植物標本的搜集工作。時常風餐露宿於深山野林或寄宿於熱情好客的土家山民家中,專家們每到一處山民們都以此茶招待遠來的客人,雖然考察工作異常艱辛,時常跋涉於險山大川之間、蚊蟲橫飛之地,然而專家們的身體卻很健康,就連病菌活躍的梅雨季節也沒受到大的傷害,他們驚奇地發現就是偶爾得了重感冒連喝幾天濃茶,感冒症狀也不知不覺消失了,當時條件非常艱苦,專家們風餐露宿於險山大川之間,跋山涉水於蚊蟲橫飛之地。
所幸,專家們所到之處,都有熱情的村民以此茶相待。專家們驚奇地發現,在這樣艱苦的工作環境裡,即使是在病菌活躍的梅雨季節里自己的身體都非常好,甚至是偶爾得了重感冒,喝上幾天的濃茶感冒症狀也不知不覺消失了。回想起走過的村寨,他們驚奇地發現百歲健康老人特別多,這會不會和「神茶」有關呢?
經過調查,專家們發現常飲此茶的土家山民千百年來很少有三高、肥胖、癌症等城裡人常見的疾病,且百歲健康老人眾多。得此結論,專家們欣喜若狂,便向山民索要一些「神茶」,經送往多家權威機構鑑定,發現「神茶」富含人體必需的17種氨基酸和14種微量元素,總黃銅含量7。5%~8。3%,最低6%,是目前世界上黃酮成份含量最高、營養最豐富的野生植物!
經考證:莓茶是經過第四世紀冰川滅絕性掃蕩後,其大部只倖存於我國海拔1500米雲凝霧繞的湘西南森林中的一種珍稀物種,莓茶為藤本植物,生命力極強,具有「野獸家畜不吃、病毒蚊蟲不生」的特點,此植物在《本草綱目》、中國植物學和藥典中均無記載(據查證:世界其它任何地方都沒有此植物),被稱作《本草綱目》遺漏的珍寶。
1996年經林業專家發現後,並由中國中醫研究院、解放軍空軍醫學院等16家權威醫學機構化驗結果證實,該植物含有亮氨酸、異氨酸、蛋氨酸等人體必須的17種氨基酸(人體自然無法合成),和鉀、鈣、鐵、鋅、鎂等14種微量元素,另含有高活性黃酮,總黃酮含量>=6%。它對生物體蛋白質結構的完整及維護細胞健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機理
莓茶是一種在特定的地理、氣候環境中生長、繁衍,屬落葉藤本植物(葡萄科)。經國家16家醫學權威機構檢測鑑定,該植物含有一種天然植物霜,其有效成分主要是黃酮,含黃酮粗蛋白12.8~13.8,總黃酮平均含量為≥6%,最高檢測含量為9.37%,是目前所有被發現的植物中黃酮含量最高,故被稱為「黃酮之王」(黃酮~~醫學界譽為「血管清道夫」,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新寵)。
莓茶還富含17種氨基酸和和鉀、鈣、鐵、鋅、硒等14種微量元素,並具營養性、藥理性,在應用研究上前無古人。
不同的黃酮有益作用於人體的不同器官,但人體不能自身合成,所以我們需要自外界經常補充。黃酮在人體內代謝快,不蓄積,多應用於中草藥的基礎成分,可以促進藥效發揮。莓茶的黃酮主要成分二氫楊黴素具有殺菌抗炎、清熱解毒、鎮痛消腫、降脂降壓、潤喉止咳、提高人體免疫力等功能;能排出人體的有害酸酞和酮體,消除血液里的血垢,調節血脂、血壓、軟化血管、調節腎功能,加強腎小管的重吸收;特別是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炎、支氣管炎、消炎殺菌、降血脂、軟化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腫瘤、調節腸胃,尤其對神經系統疾病效果明顯。
莓茶的功效與作用
1、消炎、殺菌
在莓茶中,含有黃酮的元素,而黃酮具有很強的抗菌消炎作用。因為它能減少炎性細胞的參與,增加血紅蛋白的含量,提高氧的利用率,從而減輕支氣管的慢性炎症,同時又可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
2、改善睡眠
莓茶中的黃酮能改善細胞膜的通透性,使活力增強、褪黑素分泌增加,從而也就形成了能改善睡眠的作用,是一種保健品。
3、降低血壓
據了解,連續服用莓茶10天左右,能降低血壓,特別適用於有高血壓、低血壓的患者,喝了會使人的血壓逐漸趨於正常;如果是糖尿病患者,若堅持服用這種茶,不僅可以平衡血糖,而且還可排除體內的毒素,對人體只有利而無害。另外,它還可以有效的治療各種感染病,使久治不愈的感染病得到很好的控制。
4、抑制便秘
除此之外,黃酮還可殺滅腸內的有害病菌,減少有害氣體的產生,以此恢復腸道的機能。夠淨化血液,排除體內毒素,同時對治療便秘十分的有效。
歷史記載
明初·莓之源
《明洪武實錄》卷六十四上記載:「洪武四年四月戊子,中山侯湯和師克歸州李逢峰火山寨,分遣南雄侯趙庸、宣寧侯曹良臣帥兵取桑植(司)容美洞。及會江夏侯周德興,合攻茅岡覃厚。」
歷史記載,洪武十八年,覃垕王所帶領義軍在抵抗明太祖朱元璋部隊時,意外的在茅岩河一帶發現一種神奇的植物。該植物外用可以消腫止痛,內服可以提神養氣。也正是因為這種植物的出現,才使覃垕王抵抗朱元璋部隊長達七年之久。
明初·莓之本
《永定鄉土志》記載:在明初大庸茅崗土司覃後把用茅岩莓茶製成茶,定名為「土司王茶」,並將之作為貢茶,向歷代朝廷進貢。
洪武十八年(1385年)土家族人在湘西南一帶發現了一種神茶,用其沖水飲用,能抵抗多種疾病,並認為這是上帝恩賜給土家人的一種奇世珍寶。純樸的土家人為了遵照土司王的政令,特將上等神茶製成精品向土司王朝貢,故稱「土司王茶」。
但因土司王茶每年產量不多,且產地崎嶇難走。因此,土司王下令,此茶,只能本土買賣,不得外傳,若發現私賣者,殺無赦!而莓茶也成為土司王的專供,當地百姓家貯存不多。偶爾外鄉人經過,想買茶也購不到。
明末·莓之尋
《明史》卷二百九十九列傳第一百八十七記載:「……乃窮搜博採,芟煩補闕,歷三十年,閱書八百餘家,稿三易而成書,曰《本草綱目》。增藥三百七十四種,厘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
名醫李時珍查閱古書記載:「洪武年間,太祖皇帝征討覃厚王,敵方傷亡慘重,後經一種『野藤』治療,效果神奇。」經多方打探,方知此物長於大庸衛之林,別處無。公元1561年,大庸衛正逢各大土司之戰,李時珍首度進入大庸衛,飽受戰亂之苦,舉步維艱,尋,未果。公元1568年,李時珍再入大庸衛,因山林多雨、地勢險峻,難以前行,最終棄之。公元1578年,李時珍時年花甲,最後深入大庸衛,尋找神草,其足跡遍布山林、風餐露宿。因年事已高,無法攀援懸崖峭壁,最終,敗興而歸、遺憾終生。
公元1593,時珍病,招其子於榻前,言:「余此生心愿了之,唯二事終難如願。一則,書成,卻未將上之朝;二則,先人所載,太祖期間,神茶救兵具奇效,父此生三入大庸衛,終不得見,為此生之憾也!」話畢,卒。
清末·莓之奇
清宮醫案記載光緒皇帝的病案:「耳鳴腦響亦將近十年」。「進膳不香,消化不快,精神欠佳,肢體倦怠。」「素號名醫,卻不如鄉間一草爾。」
公元1878年,光緒帝老師陳子賀先生回武夷山省親,途旅永定縣(今日張家界天子山)聽當地一位百歲老人講述一能治百病之神草。
而此時正值光緒帝患病之際,脈案記載:「面色青黃而滯,左鼻孔內腫痛漸消,乾燥稍減,時或涕見黑絲。」皇太醫的藥方只能維持一段時間過而復發。程先生聽見傳聞,頓覺帝之病有望痊癒,大喜。
光緒飲後感覺味道奇佳,便經常泡飲,神奇的是不到半年,聲音也洪亮了,紅痘和黑斑也消失了,皮膚變得光潤,光緒皇帝十分歡喜,即要人擬旨,命莓茶為「天子神茶」。陳子賀先生聞之,急奏請皇上,若皇上將莓茶降旨為天子茶,百姓誰敢喝?請皇上恩准,將莓歸還給百姓吧,造福您的萬民。光緒見陳先生獻茶有功、說得有理,特准奏老師的請旨,於是皇帝降旨莓茶為「土家神茶」,然,土家人需每年進貢莓茶,專供皇室享用。
清末·莓之錄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素問·至真要大論》:「虛者補之」,「損者益之」。《神農本草經》云:「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
公元1878年,莓茶首次進入清宮,進貢給光緒皇帝。光緒帝得莓茶,服之效果奇佳。在其所着「病原」中記載:「素號名醫,卻不如鄉間一草爾。」事後,御醫們潛心鑽研莓茶之藥性,以醫帝之病。清末《崇陵傳信錄》記載:「御醫得其草,心喜。其色不揚,聞之清香,味苦後甘。入湯,色亮。帝飲後數日,脈不復細弱,宏健有力,是可謂神草也!」
此後,莓茶成清宮皇帝專用,以供皇室萬代享用。
野史記載,御醫屈貴庭曾言:「此草(莓茶)效果神奇,可與其他藥物通用,無禁忌。性微涼但平和,前所未見。此生得見此物,餘生足矣。」
莓茶傳說
莓茶傳說的口傳版本眾多,部分有史料記載:「相傳在億萬年前,上天動盪,邊緣破損,女媧娘娘補天,勞累之極,蒙蒙濃濃中不慎將玉皇大帝早朝必飲的長生茶種子遺落凡間,生長於奇峰破雲,林霄沖天,雲霧繚繞的紅紗岩中,因莓茶乃天賜神龍造物,吸收了天地的日月靈氣,即使藏於深山懸崖峭壁,也能落地生根,掉子發芽,若有人幸得之天飲,可治百病。」正是莓茶的傳奇,給當地土家人的生活生添了很多民族習俗,賦予了土家人獨特的精神氣質。[2]
莓茶圖集
參考來源
- ↑ 莓茶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食養365,
- ↑ 茅岩莓茶的傳說, 普洱茶網 , 2018-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