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虎洞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虎洞鎮隸屬於甘肅省慶陽市,位於甘肅省東部、慶陽市西北部,地處北緯36°1'—37°9',東經106°21'—107°44'之間,東臨甘肅華池縣、陝西定邊縣,南接甘肅慶城、鎮原縣,西連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和同心縣,北靠寧夏鹽池縣。東、西寬約124公里,南北長約127公里,總面積9236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末,總人口36.5萬人(公安戶籍人口),常住人口31.47萬以漢族為主,有回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土家族、景頗族等13個少數民族。

2019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13.37億元。被評為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中國小雜糧之鄉」、「中國皮影之鄉」,是西北羊絨、羊毛、皮張和各種肉食品的主產地之一。

2019年12月,成為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單位。2019年12月6日,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2020年2月,經甘肅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審定,環縣符合貧困縣退出條件,批准退出。[1]

建制沿革

環縣在歷史上屬西北邊陲之地,禹貢九州之時,屬雍州之域。三代之前,又屬古西戎地。

春秋及戰國之初,仍為義渠戎國。

秦厲公時,始伐義渠,後秦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置義渠縣。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分全國三十六郡,環屬北地郡。

西漢時,又分全國為十三刺史部,環屬朔方刺史部北地郡,時北地郡郡治在馬領(即今馬嶺鎮),領縣十九,環縣屬方渠縣,治所在今合道川口環江與之交匯之處,約曲子鎮西北之張旗一帶。後漢之時,屬涼州刺史部之北地郡。

三國、西晉之時,沒入羌胡地,正史無載,缺乏資料可考;

東晉十六國時,先屬前趙,再屬前秦、後秦,後屬赫連勃勃之夏國隴東郡;北朝時,為北魏豳州地,後屬西魏朔州(治地在今慶陽市慶城縣),北周時屬寧州西北地郡(治地今慶城縣)。

隋朝,改西魏之朔州置弘化郡,領縣七,環屬弘德(今洪德)縣。

唐時,改隋弘化郡為慶州,屬關內道,置慶州中都督府。天寶時,領縣十,環屬慶州方渠縣。

五代晉天福四年(939年),五月,改方渠鎮升為威州(時方渠屬靈州),隸靈武,並割木波、馬嶺二鎮屬之。周廣順二年(952年),因避太祖郭威諱,改威州為環州。這便是環縣作為「環州」的最早記載。周世宗顯德四年(957年)九月,降為通遠軍。

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復為環州,領縣一,通遠(即環縣)。屬環慶路經略、安撫使、慶陽府。

金時屬慶原路之環州,領縣一,即通遠。

元代屬鞏昌總帥府,仍為環州,領通遠一縣,至元七年縣併入州。

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環州為環縣,隸陝西行省慶陽府。

清因之,仍屬慶陽府環縣。康熙八年(1669年),置甘肅省,環縣始從陝西省改歸甘肅,縣治自元明以來,均在縣城。

2014年,省民政廳(甘民復〔2014〕143號)批覆同意撤銷洪德鄉,設立洪德鎮。2015年,省民政廳(甘民復〔2015〕155號)批覆同意撤銷合道鄉、樊家川鄉、虎洞鄉、毛井鄉,設立合道鎮樊家川鎮、虎洞鎮、毛井鎮

2020年2月,經甘肅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審定,環縣符合貧困縣退出條件,批准退出。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環縣轄10個鎮(曲子鎮木缽鎮甜水鎮環城鎮、樊家川鎮、洪德鎮、合道鎮、虎洞鎮、毛井鎮、車道鎮),10個鄉(演武鄉、天池鄉、八珠鄉、羅山川鄉、小南溝鄉、蘆家灣鄉、耿灣鄉、秦團莊鄉、山城鄉、南湫鄉)和四合原旅遊開發辦公室,下設251個村、1487個村民小組和5個城市社區。[2]

自然環境

位置

環縣位於甘肅省東部、慶陽市西北部,地處北緯36°1'—37°9',東經106°21'—107°44'之間,東臨甘肅華池縣、陝西定邊縣,南接甘肅慶城、鎮原縣,西連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和同心縣,北靠寧夏鹽池縣。東、西寬約124公里,南北長約127公里,總面積9236平方公里。

地貌

環縣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全境90%以上面積為黃土覆蓋,土層厚度在60-240米之間。境內地貌可分為山脈嶺梁、丘陵掌區、川道溝台和零碎殘塬四種類型,有較大山脈106座,山掌400個,大小溝道17364條,大小殘原527塊。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在1136至2089米之間。

氣候

環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旱、雹、風、凍、蟲五災俱全,尤以旱災為重。年平均氣溫9.2℃,無霜期200天;年均降雨量300毫米左右,日照時間2600小時,蒸發量2000毫米。[3]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環縣境內礦產資源富集,煤炭預測儲量684億噸,煤層氣3480億立方米,石灰岩2000多萬噸,白雲岩1200多萬噸,其中千米以淺整狀煤田51億噸,規劃建設「三大礦區」、「五大煤礦」,其中劉園子年產90萬噸煤礦已正式投產,甜水堡煤礦年產240萬噸煤礦聯合試生產。石油地質儲量超過5億噸,年產量超過200萬噸,是長慶油田主產區。風能資源豐富,規劃建設「六大風場」,其中華電南湫20萬千瓦、華電毛井一期40萬千瓦、華潤甜水堡一期5萬千瓦風電場已建成投產。

生物資源

截至2012年,環縣境內有野生動物140餘種(梅花鹿、野豬、狐、黃羊等),野生藥材80多種(甘草、秦艽、麻黃、遠志等)。

人口

2019年年末總戶數10.28萬戶,總人口36.5萬人(公安戶籍人口),其中:城鎮6.06萬人,農村30.44萬人。常住人口31.47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87‰,城鎮化率30.6%。以漢族為主,有回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土家族、景頗族等13個少數民族。[4]

經濟

綜合

經濟總量持續擴大。經初步測算,2019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13.37億元,同比增長2.9%(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4.92億元,同比增長6.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63.53億元,同比增長5.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4.91億元,同比下降2.8%。

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2.5:56.3:31.2調整為13.2:56:30.8。其中:第一產業比重上升0.7個百分點,增長貢獻率為26.6%,拉動GDP增長0.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下降0.3個百分點,增長貢獻率為102.4%,拉動GDP增長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下降0.4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地區人均生產總值3.61萬元。

農業

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218.75萬畝,增長7.5%。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85.55萬畝,同比增長1.7%,糧食總產量40.74萬噸,增長15.1%。其中夏糧種植面積47.28萬畝,同比下降3.8%,夏糧產量8.12萬噸,同比增長6.1%。(一)穀物播種面積156.68萬畝,增長1.9%,產量36.02萬噸,增長16.8%。其中:小麥播種面積45.02萬畝,下降4.1%,產量7.82萬噸,增長6.3%;玉米播種面積92.6萬畝,增長4.5%,產量24.72萬噸,增長24%;蕎麥播種面積9.21萬畝,下降2.3%,產量1.16萬噸,下降2.1%。(二)豆類播種面積15.55萬畝,增長2.5%,產量1.81萬噸,下降0.5%。(三)折糧薯類播種面積13.32萬畝,下降1%,產量2.9萬噸,增長6.8%。(四)油料播種面積11.62萬畝,下降20.1%,產量0.97萬噸,下降28%,其中胡麻、油菜籽和葵花播種面積分別為8.13萬畝、0.5萬畝和2.99萬畝,產量分別為0.66萬噸、0.06萬噸和0.26萬噸。

蔬菜園藝播種面積3.93萬畝,同比增長4.4%。蔬菜播種面積3.89萬畝,同比增長4.1%,產量3.05萬噸,增長10%。其中黃花菜播種面積1.14萬畝,同比下降4.4%,產量(干品)0.24萬噸,同比增長15.5%;其他蔬菜播種面積1.94萬畝,同比下降0.1%,產量2.58萬噸,同比增長8.6%。

瓜果播種面積2.29萬畝,同比增長0.8%,瓜類產量5.29萬噸,同比增長4.3%。草莓和花椒播種面積分別為16畝和47.91畝,產量分別為17噸和15.72噸。核桃產量271.08噸,同比增長0.8%。中草藥材播種面積1.05萬畝,同比增長133.7%,產量0.35萬噸,同比增長72.8%。

果園面積3.43萬畝,同比下降1.4%,其中:蘋果園面積1.66萬畝,梨園面積82.25畝,葡萄園面積26.59畝,桃園面積117.63畝,杏園面積1.74萬畝,棗園面積32.14畝,其它果園面積71.74畝;園林水果產量1.2萬噸,同比增長26.7%,其中:蘋果產量1.03萬噸,梨產量44.79噸,葡萄產量10.4噸,紅棗產量25.5噸,桃產量284.4噸,杏子產量1242噸,其他園林水果產量120.22噸。

全年造林面積16.54萬畝,年末實有封山(沙)育林面積18.42萬畝;四旁(零星)植樹4.7萬株,其中林木種子採集量9噸,當年苗木產量4101萬株,育苗面積1萬畝。

年末大牲畜合計6.89萬頭,同比下降3.7%,其中:牛4.25萬頭,同比增長0.6%;生豬存欄4.59萬頭,同比下降2.6%,羊存欄83.89萬隻(山羊57.7萬隻,綿羊26.19萬隻),同比增長3.4%;雞(鴨、鵝)存欄44.92萬隻,增長0.7%;豬出欄5.13萬頭,下降12.7%;牛出欄2.2萬頭,增長1%;羊出欄58.09萬隻(山羊36.7萬隻,綿羊21.39萬隻),增長6.3%。

農村用電量1.9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4%。農用化肥施用實物量6.76萬噸,同比下降2.3%,農用化肥施用折純量2.11萬噸,同比下降3.4%;塑料薄膜使用量0.9萬噸,同比下降1.6%;塑料大棚0.2萬畝,水平梯田158.24萬畝;有效灌溉面積7.1萬畝,保證灌溉面積4.4萬畝。

工業

2019年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61.1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同比增長3.4%。其中:油田工業增加值54.05億元,同比增長3.1%;地方規上工業增加值3.58億元,同比下降3.1%;地方規下工業實現增加值0.77億元,同比下降1.5%。原油產量201.11萬噸,同比增長2.9%。

固定資產投資與建築業

2019年500萬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0.03億元,同比增長17.7%。其中:房地產開發項目完成2.7億元,87.5%;5000萬元及以上項目13個,完成投資額7.67億元,下降2.8%,500萬元至5000萬元項目28個,完成投資額2.95億元,下降51.2%。甜永高速環縣段26.71億元,增長43.4%。

2019年全縣擁有資質以內建築業企業3戶,完成總產值4.98億元,全年平均從業人數0.23萬人,增長35.3%。全年建築業增加值2.48億元,同比增長89.8%(按可比價計算)。

貿易旅遊

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34億元,同比增長8.2%。按城鄉看:城鎮15.56億元,增長7.6%;鄉村3.78億元,增長10.9%。分行業看:批發業2.46億元,增長5%;零售業13.43億元,增長9.3%;住宿業1.35億元,增長6.6%;餐飲業2.1億元,增長6.3%。全年共接待遊客95.04萬人次,旅遊總收入5.7億元。

交通運輸郵電通訊

全縣境內現有等級公路217條3580公里,其中:國道1條128公里,通鄉柏油路9條481公里,通村柏油路(水泥路)207條2971公里。

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1277.39萬元,同比增長7.2%;電信業業務總量2.15億元。固定電話用戶2.37萬戶,互聯網絡用戶6.9萬戶,互聯網電視3.9萬戶,移動電話年末用戶數31萬戶,其中:電信用戶7.9萬戶,移動用戶20.5萬戶,聯通用戶2.6萬戶。

財政金融

2019年全年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7.58億元,同比增長14.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26億元,同比增長33.2%;財政支出51.63億元,同比增長35.6%。[5]

旅遊

八珠革命紀念館位於八珠鄉八珠原村。2008年3月,環縣縣委命名李鳳存家為「曾為中國革命做出突出貢獻的革命家庭」;2009年7月,環縣縣委命名「曾為中國革命做出突出貢獻的革命家庭」為縣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7年,紅色後代李鴻章投資5萬多元,維修革命舊址3孔,建成了陳列館,展出革命文物百餘件(張)。2011年,李鴻章聯合友人投資500萬元,規劃修建占地20畝的八珠紅色革命紀念館。

名勝古蹟

靈武台公園位於環縣縣城北關,是依託唐肅宗繼位的靈武古台、宋代磚塔、古城牆、烽火台等遺蹟和靈武廟規劃修建的縣城綜合性公園。宋代磚塔是環縣歷史上一大著名景觀,始建於元世祖中統五年(1264),即南宋理宗景定五年。塔體為八角結構,一磚到頂,銅質鍍金塔剎,通高22米,造型美觀,工藝考究,是慶陽市保留最完整的古代磚塔。1962年,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山城堡戰役遺址

山城堡戰役遺址位於環縣山城鄉馬掌子山、斷馬崾峴、哨馬營一帶,距縣城45公里。為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甘肅省國防教育基地。

河連灣陝甘寧省委省政府舊址

河連灣陝甘寧省委省政府舊址紀念館位於環縣洪德鄉河連灣村,距縣城20公里,1936年7月至1937年9月中共陝甘寧省委、省蘇維埃政府所在地。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甘肅省國防教育基地,慶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文昌閣景區

文昌閣景區位於環縣縣城環江西岸,是一處集文化游、宗教游、生態游為一體的旅遊景區。總面積1200畝,主要景點有環江翼龍雕塑、步雲橋、橋西廣場、文昌閣、鐘樓、鼓樓、狀元橋、硯池、任養亭、潤物亭等。

曲子革命紀念館

曲子革命紀念館位於素有環縣「南大門」之稱的曲子鎮東溝組,北距縣城38公里,南距慶城縣42公里。2014年9月27日在紀念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成立80周年大會前夕建成並對外開放。

紀念館建成後,將連同習仲勛紅軍小學,成為展示革命歷史和傳承革命傳統的重要載體,是環縣紅色旅遊的又一重要窗口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東老爺山

東老爺山位於環縣東北部陝、甘、寧三省區交界之處,海拔1774米,是道教名山,有「雞鳴聽三省」的之稱。有15座元、明、清古建和21座新建廟宇樓閣及景點,是休閒觀光、紅色教育、宗教旅遊的絕好勝地,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森林公園、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6]

榮譽

2019年12月6日,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