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蛻變(鄭玉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蛻變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蛻變》中國當代作家鄭玉樓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蛻變

-蛻變(小說)-

運河邊。

七點五十分,「歘」的一下,運河兩邊的燈全亮了。矗立在岸上的燈散發着柔和的白光,鑲嵌在護欄一側的燈呈橘黃色,四排燈陣如影隨形蜿蜒着伸向城外。

毒日頭已悄然隱去,地表溫仍熱浪灼人。

蟬鳴此起彼伏。

捉金蟬的人比金蟬都多,強烈的燈光柱猶如探照燈一樣,在兩岸交織、碰撞,場面很是壯觀。

周建華在昏暗、僻靜的花磚鋪就的小路上來回踱步。他中等身材,清瘦,微駝,頭髮雪白稀疏。他剛辦完退休手續,無所事事,有些心煩意亂。每天鍛煉身體、養生是他的必修課。他今天已經走了八千多步,腿有些酸脹,他停下來,向四周漫無目的地張望。突然,他眼前一亮,他定定地盯着看了看,是金蟬!他快步走過去,在碩大的樹幹上,用右手捏住金蟬,握在手心裡。

他有些竊喜,心情豁然好了許多。

金蟬,也叫「知了龜」,鄉下也有叫「神仙」的,可能是因為它會變的緣故。它是有脾氣的,它竭盡全力抓撓、翻滾。累了,就蜷縮着一動不動。稍頃,就又會騷動反抗一陣子。

周建華暗暗地笑了,心想你再能還能跑出我的五指山。他即刻聯想到了炸金蟬,金燦燦、香噴噴的讓人垂涎欲滴,他咽了口口水。

他得意地在手掌心玩弄着它,享受着它的蹬撓和靜默。

叮鈴——叮鈴——叮鈴······周建華的手機響了。他掏出手機一看,是女兒周欣打來的視頻電話。他沒有停頓,用右手食指一點接通了。

「爸爸,你又在走步,吃飯了嗎?別空着肚子鍛煉。」聲音里有些許抱怨,還夾雜着一絲愛意。

「吃了,都說餓治百病,我不信那,少吃點可以。欣欣你在幹嘛?」周建華心漫不經心地說。

「我剛給你送過去一些日用品和吃的,吃的都放到冰箱裡了。見你沒在家,知道你鍛煉去了,跟你說一聲。」

「我自己會買,你那麼多事情,不用老惦記着我,我沒老到什麼也不能幹的地步。」周建華微微笑一下說,「最近忙嗎?一定要注意疫情,別傳染了。」

「我們防護的很好,要求也很嚴,沒事。倒是你得注意,沒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要戴口罩,勤洗手。」

「我知道。」周建華說着話,眼角濕潤了。他突然想到「非典」那一年,本就體弱的媳婦,是一名呼吸內科醫生,因在醫院連日勞作,突發心梗走了,快二十年了。女兒衛校畢業,醫院領導照顧,安排在醫院當了一名護士。如今,新冠病毒又來了,恐懼和陰霾籠罩在人們心頭。一樣是疫情,女兒和二十前她娘的年紀也相仿。

「爸爸,你在想什麼?走神了?」

「沒有。」周建華停一下說,「欣欣,你給我買這麼多東西存着,是不是有事啊?」

「爸爸,我們縣城也有疫情了,你在抖音、微信和新聞上也看到了吧。」

「看到了,有的國家都不管了,選擇躺平了。」

「爸爸,已經確診一例了,所以要十分小心。有的國家躺平了,我們沒有,我們的原則是動態清零。」周欣頓了頓說,「當疫情來了,最好的辦法,不是選擇躲避,而是迎頭痛擊,迎難而上。沒二話,戰勝它。爸爸,我報名了,上一線。」

周建華長出一口氣,他感覺女兒的性格既不隨媽媽也不像爸爸。

周建華是個善良的人,平時殺雞宰魚都下不去手,走路時看到昆蟲都不忍心去踩踏。

「您也說過,」周欣接着說,「男兒要有血性,女子要剛強。」

周建華笑了,提高聲音說:「欣欣長大了,真的長大了。如果人人都這樣想,這樣做,何愁疫情不消滅。」

「快四十了,還長大了,就是大了。您別感慨了,支持我,我就謝謝您老人家了。」

「謝謝?跟爸爸說這個。爸爸雖然教一輩子小學語文,也是半個文化人。我很敬佩那些默默付出為人們謀福利的人。」

周欣笑了。視頻掛斷了。

金蟬又在抓撓周建華的手心。

疫情來了。人們在遭受災難。

周建華內心點燃了希望,他要當一名士兵,與疫情抗爭。他知道眾志成城的力量是無窮的,他決心上一線當一名志願者,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釋然了。

周建華走到一棵垂柳樹下。高高舉起手裡的金蟬放樹幹上,把金蟬放生了。

周建華仿佛聽到了它嘹亮的鳴叫,那叫聲好像正吟頌着蛻變的意義和生命的精彩。[1]

作者簡介

鄭玉樓,筆名:聖橋。中國民進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聊城市作家協會會員,聊城市詩人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