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果木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角果木葉 | |
---|---|
圖片來源 |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54181&sid=586739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角果木葉 漢語拼音:Jiǎo Guǒ Mù Yè |
角果木葉,中藥名。為紅樹科角果木屬植物角果木Ceriops tagal(Perr)C.B.Rob.的葉。具有解毒截瘧的功效。主治瘧疾。[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角果木葉
拼音名:Jiǎo Guǒ Mù Yè
英文名:Ceriops tagal(Perr.)C.B Rob.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eriops tagal (Perr.)C.b.rob.
來源
藥材基源:為紅樹科植物角果木的葉。
採收和儲藏
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
灌木或小喬木,高2-5m,樹幹常彎曲,樹皮灰褐色,有細小的裂紋;莖基部有很多小支柱根;枝有明顯的環形葉痕。單葉,交互對生;葉柄長1-3cm;托葉長1-2.5cm;葉片革質,倒卵形至倒卵狀長圓形,長5-12cm,寬2.5-4.5cm,先端鈍或圓,基部狹長,全緣;中脈兩面均凸起,側脈不明顯,光亮。聚傘花序常腋生於新枝近頂端的節上,具梗,長約2.5cm;花長約5.5mm;萼裂片5,裂片長圓形而小,花時直立,果時反卷;花瓣5-6,生於一個10-12裂肉質花盤基部,白以,長圓狀倒卵形,長約3.5mm,先端微凹,有3-4條微小的棒狀附屬體;雄蕊10-12,長短相間,生於花盤裂片間;子房半下位,3室,花柱短。果棍棒狀,長1-2cm,有宿存花萼。種子1,於果離母樹前發芽,胚軸長棒狀,稍柔弱,長15-30cm,中部以上略粗大。花期秋、冬季,果期冬季。
功能主治
解毒截瘧。主瘧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2]
摘錄
《中華本草》
分布區域
台灣省和廣東省南部(雷州半島)和海南省,非洲東部、斯里蘭卡、印度、緬甸、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澳大利亞北部。
生長環境
在熱帶海灘或海灣內,生於潮漲時僅淹沒樹幹基部的泥灘和海灣內的沼澤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