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藝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诗意阁)
前往: 導覽搜尋

藝閣,又名抬閣、台閣,是一種源自中國傳統民俗技藝表演,與陣頭合稱藝陣,常見於迎神賽會,亦傳至日本。一般由小孩子裝扮成各種歷史人物,坐在製作精美的閣子裡,由人抬着或搭載於車子上遊行街頭。又稱「詩意閣」,古代是一種古色古香的傳統式花車,車上由真人扮演各種神話戲劇人物,並布置有花草樹木的亭台樓閣,藉此呈現民間傳說小說戲曲之故事情節。舉凡地方上有迎神廟會、行香等慶典活動,常見藝閣參與遊行[1]

源起

藝閣源自於漢代上元節點燈。根據《佛教大辭典》:「點燈,放夜也。漢明帝時,佛法初東漸,摩騰竺法蘭與道士角力勝之,明帝於上元燃燈,以示佛法大明。後代效之。」漢明帝時,詔令上元節必須「點燈放夜」,以表示佛法大明,此後由於歷代仿效,逐漸成為民間習俗。到了唐宋,訂定上元為燈節。不過「點燈放夜」只是一種靜態的展示;唐代開始,民間出現了山車和陸船的動態表演形式,即現在的藝閣。

宋代的「訝鼓戲」及「肉傀儡」是藝閣的其中兩種表演形式,《武林舊事》、《夢梁錄》等諸書均有紀錄當時「台閣」出現於廟會迎神之盛況。明代時,「迎台閣」成為當時迎神廟會最普遍流行的活動。

清朝時,山車和陸船逐漸開始發展成為民間迎神廟會的重要遊藝陣頭,因其外表頗似樓閣,故又被稱「藝閣」[2]

各地發展

台灣

藝閣的引入,相傳是由信徒從福建泉州廈門等地引進台灣,至今約有三百年的歷史。而台灣在清朝時期出現以真人馬匹扮演的「馬前閣」,場面十分浩大。清乾隆朱景英《海東札記》中記載:「俗喜迎神賽會,如天后誕辰、中元普度,輒醵金境內,備極鋪排,導從列仗,華侈異常。又出金傭人家垂髫女子,妝扮故事,舁游於市,謂之『抬閣』,靡靡甚矣。」。成書於同治十二年(西元一八七三年)的《東瀛識略》亦有記載:「又有擇童男女之美秀者,飾為故事,名曰台閣;數架、十餘架無定,每架四人舁之,先以鼓吹,?歷街市,及署而止,官乃賚以銀牌。」依此言當時藝閣是以童男童女裝扮,以人力扛抬,並以樂隊伴奏遊街,且受官署所肯定。連橫「詩意」一文亦提及:「台灣迎賽,輒裝台閣,謂之詩意。而所裝者,多取小說,牛鬼蛇神,見之可唒。」。此外,在台灣竹枝詞中記載藝閣更多,例如:劉其灼〈元宵竹枝詞〉「熬山藝閣簇卿雲,車鼓喧闐十里聞,東去西來如水涌,盡多冠蓋庇裙釵。」

剛開始時,以木板搭建閣棚,加以布置裝飾,並由能歌能彈的南管樂曲藝旦,打扮成歷史詩詞或小說典故中的各個角色,坐在閣棚的閣台上,演唱南管樂曲,並由四到八個壯漢扛抬遊街,頗受愛好南管音樂者與詩人墨客的喜愛。

日治時期,藝閣多半由藝妓扮演。日本皇太子到台灣遊玩時,政府當局曾強迫藝陣遊行供皇太子欣賞藉此表示歡迎之意,因而曾使藝閣極盛一時。日治末期,受戰爭之影響藝閣一度銷聲匿跡,其後因社會經濟的發展,又再度活躍於民間廟會活動。

早期的藝閣是由真人扮演並以人力扛抬,逐漸演變至人力板車承載,另有牛車木輪車。隨着時代進步,增加了鐵牛車及馬達三輪車的輔助;電動車,現由小貨車發展成大卡車、大拖車承載,閣台上的裝飾也更多了彩繪、雕花乃至於各種科技的聲光特效,最後演變成如今的「電子花車」。

台灣的藝閣有蜈蚣閣及裝台閣兩種,裝台閣是在木座上裝置樓台亭閣,由孩童扮演歷史或戲劇人物,或坐或立於台上;蜈蚣閣則是以多個藝閣串聯而成,行進時宛如蜈蚣行走故名。而蜈蚣閣因其具有宗教功能自成一陣,所以稱為蜈蚣陣,現今藝閣多是指裝台閣為主,裝台閣屬小型藝閣,有在汔車上裝設樓台布景,設置電動假人的,或真人置於其中的;也有裝閣在三輪車上而多台串連起來的,在學甲上白礁里可以看到所有藝閣的種類,有後社集和宮的蜈蚣陣、有設於汽車上的藝閣,也有三輪車的藝閣如白礁宮的董漢尋母及宅口角興太宮的五虎平西,更有類似蜈蚣陣的羅姓角八仙棚。

藝閣台上的人物,通常都由童男童女扮演,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濃妝艷抹,穿着華麗的戲服在台上全力演出。

台灣之藝閣分布以雲林北港、台南學甲、嘉義朴子、佳里地區和台中海線地區為主,目前北港和台南縣藝閣仍由真人扮演配合電動模型,嘉義朴子地區近年也開始復興真人配合電動模型藝閣,台中地區則全以道具、模型裝閣,加上炫麗的燈光、勁爆的音效,因而成為另類的電動聲光閣。

視頻

藝閣 相關視頻

二月二龍抬頭,實拍農村敲鑼打鼓看抬閣,最後開飯的
尷尬!萌娃抬閣表演時突然睡着 不理會旁人提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