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讀寫儲存歲月(張道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讀寫儲存歲月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讀寫儲存歲月》中國當代作家張道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讀寫儲存歲月

2016年的日曆,載着我密密麻麻的記事痕跡走完了這一年或深或淺,卻一步不落的旅程。這一年,於我而言,閱讀與人生相伴相長,思考和感悟也隨着年輪的擴展而加厚了一圈。

年初一個小手術,迫使自己在床上躺了一段時間,但收穫也算豐富,不僅祛除了身體的沉珂舊患,也因為較長時間的與床為伍,給自己增加了較多的閱讀機會,掐指一算,在那一個月的時間裡我讀了七本書,占全年讀書總量近五分之一,這也算是意外的收穫了。

病床上讀的第一本書是唐浩明筆下的《曾國藩》上中下三集。作者唐浩明,湖南籍作家,並非史學家出身,但其所著的幾本晚清人物傳記書非常受好評,這本《曾國藩》讀起來就給人感覺血肉豐滿,跌宕起伏,遠比其它同類描寫的曾國藩書籍更具可信度。作者對這樣一位震古爍今人物的記述體現了角度多元,客觀公正的史學態度,並無個人好惡和崇敬之言。縱觀全書,曾國藩在那風雲變幻無常的晚清時代,既有官場的博弈,又有沙場的焦灼,更有艱難複雜的內心鬥爭,而閱讀過程中如同置身當年期間,經歷着一次次的冒險和搏殺,是那些純粹的《曾國藩家書家訓》之類所帶來的衝擊和震撼是不可比的。曾國藩天資一般,卻最終成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賢之人,期間的個人努力和付出是極其巨大的,其為官育人持家的「八本三致祥」而今讀來並不過時:「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養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治家以不晏起為本,居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孝致詳,勤致祥,恕致祥」。曾氏之所以至今仍備受推崇,與其修養至深是密不可分的,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完人」也絕非虛名。

曾國藩只是晚清重臣之一,在那風雨飄搖,大廈將傾的年代裡,他的作用只是讓垂死的晚清政府苟延殘喘了一時。與此同時還有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一班呼風喚雨的漢臣,共同聯袂演繹了晚清最後的悲歌,而他們擔當的正是彼時的悲情角色。當康梁變法不成,八國聯軍掀起世界文明史上的罕見浩劫後,竊國大盜袁世凱借新知識分子領袖孫文辛亥革命之火共同終結了晚清的慘局。這就是著名歷史學家、紅學家,也是我的鄉黨唐德剛先生所著的《從晚清到民國》一書所呈現出的更大視野的場景。說句實話,所有的中國歷史,最讓我沒有勇氣去讀的是晚清史,因為那幾十年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苦難史、屈辱史似乎都濃縮在那裡,讀之往往有種喘不過氣的感覺。但唐德剛先生的歷史觀非常值得推崇,其筆下的史料依據充分,絕無個人主觀揣測之陋習。「以史為鑑,可以明得失」,況且當下的中日關係正陷入僵局中,有必要把我們當年的教訓認真地汲取,才是處理眼前危機可以借鑑之處。因此,再苦晚清史我也得讀下去。讀了才知道,那些被人歪曲的歷史原來是這樣的。比如最令國人顏面喪失的甲午海戰,是「以一人而戰一國」的腐敗體制下而應戰的,泱泱大清帝國被蕞爾小國日本給揍得鼻青臉腫、丟盔卸甲就不足為奇了,從此落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潰敗境地,陷入民族災難深重泥潭裡。讀罷此書,不禁令人掩面而嘆,唏噓不已!我那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啊,你的尊嚴自鴉片戰爭起就已被深深地埋在黃土地了,而且這一埋就是一百年。

七十年的晚清史,是中華文明飽經磨難、備受摧殘的黑暗史,也是中國幾千年封建歷史的絕唱。殘酷的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必挨打,弱國無外交」,這已經是顛覆不破的真理,我輩當記!

若從歷史的局部檔案中可以窺知什麼是積貧積弱的國家,什麼是腐敗無能政府的話,那麼我們還可以從城鄉中國的建設探索中撲下身來感受土地的溫度。今年以來讀了《城鄉中國》和《農業與工業現代化》以及《黃河邊的中國》等農村題材的書,其中覺得最具現實感的是張檸所著的《土地的黃昏》一書。該書所刻畫的原生態的農村生活,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很多片段至今記憶猶存。他說中國傳統社會的四大階層「士農工商」,如今只剩下「工」和「商」了,因為「士」的脊樑已經斷了,「農」的主人已經進城了;他還指出,事實上,沒有一位中國農民會真正喜歡「鄉村」,田園和土地是汗水的容器,草地和小溪潮濕而骯髒,是文人們偷梁換柱把它們轉換為「田園牧歌」的。讀這些書,你能感受得到我們的鄉土文化正「噓」的一聲,消失在現代文明的汪洋大海中了。

土地,其實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它從遠古走來,卻在當下徘徊。土地上的主人越來越少了,但土地滋養人類的屬性卻永遠不會被拋棄的,只是我們要着眼長遠,怎麼善待土地的問題。

也許是崗位的原因,我一直比較愛看政治經濟及社會類書籍。今年讀了鄭永年教授的《不確定的未來》《中國模式的經驗與挑戰》,以及李稻葵教授的《重啟》,吳敬璉的《供給側改革》,周瑞金的《中國改革何處去》,張頤武的《中國夢的世紀》,徐迅雷的《權力與籠子》,金一南的《苦難輝煌》,還有已故著名思想家、經濟學家、歷史學家顧准的《顧准文集》等一系列同類書籍。總體感覺,他們是這個社會的精英智者,我們不應該有任何「反智」心理,把他們一概納入所謂「公知」階層,相反,這些優秀知識分子提供的精神食糧都是把脈中國、問診發展難得的睿智思考,是我等鼠目寸光所無法企及的。唯有虛心學習,才有可能竊得一鱗半爪、殘羹剩飯來給自己荒蕪的大腦充飢罷了。

我的書單中少不了散文隨筆及少量小說類的,這與我個人的一點愛好有關,往往與工作所需相差甚遠,但卻樂此不疲。我讀這類書籍並非以簡單的「消遣」可以解釋的,更多的是對自己內心的某種呼喚、某種感應。比如當我讀凸凹先生的散文時,體會的是一種對人生的溫暖和哲學的思考。他曾說過「散文只有回到思想的純粹性上,才能獲得它最初的尊嚴」,所以有鑑於此,當我在嗚嗚喳喳胡抹亂塗之時,也會提醒自己千萬不要「為賦新詞強作愁」,以免失去草木的真心。讀馮積岐先生的文章時,才會領悟到其實我們每個人的靈魂里都有自己的領地,那就是即便回不去的故鄉,也是自己生命里的巢。

這一年,奔五的速度在加快,雖然依舊在中年隊伍里混,但回過頭來一看,似乎是糊裡糊塗就翻過了生命的山脊。這一年裡所有的得和失,苦與樂皆構成了生命履痕中重要的一環,如果說思考偶爾還會有所困頓,我只能說自己閱讀不夠,感悟不深。余秋雨先生說「中年總是很忙,因此中年也總過得飛快,來不及自我欣賞,就到了老年。」歲月是留不住的,但有什麼辦法能讓歲月保存下來嗎?作家馮積岐說「保存葡萄最好的方法是把葡萄變成酒,保存歲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於把歲月變為永存的詩篇或畫卷」。我粗淺的理解就是不讓自己的心荒蕪在世俗的紛擾里,有空還是多讀點書,多記錄一些生命的痕跡,讓歲月永存為自己可以反覆咀嚼的詩篇。 [1]

作者簡介

張道德,男,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人。現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