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興坪石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資興坪石中學以「成人成才成功」為辦學理念、「果行育德學思無窮」為校訓[1]、「和諧向上務實創新」為校風、「嚴謹育人合作求精」為教風、「樂學善思勤勉博採」為學風[2]、「眾志成城,自強不息」為學校精神,堅持走「質量立校、特色興校、創新強校」之路,提出了「激活思維、激勵實踐、激發創新」的教育方略和「會做人、會學習、會健身、會合作、會創新」的教育標準,為實現該校「塑未來強者、爭一流業績、創特色高中」的辦學目標而努力奮鬥。
校園諮詢
資興坪石中學災民安置點 7名老師自告奮勇當「火頭軍」
他們都是老師,義務為幾百名災民做飯。
他們的家園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而他們無暇顧及,他們認為,「災民的事,才是天大的事!」
7月27日下午,受「格美」影響,又有二十多位村民來到災民集中安置點——資興市坪石中學。
正在炒菜的大師傅曾曉敏接到電話後,對着正在煮飯的何江紅大聲喊道:「還加點米,加30個人的!」幾位師傅迅速擇菜,隨即食堂的案板前又是一片忙碌。
他們稱不上是專業的食堂大師傅,只是臨時到這裡幫忙做飯的,他們真正的職業是坪石中學的人民教師。
今年剛放暑假,坪石中學的老師着實高興了一番。學校中考取得了歷史上最好的成績。老師們準備到長沙旅遊一次。可這一切,被洪水沖走了。
7月15日,坪石鄉遭到了空前的洪水襲擊,400多位無家可歸的災民被安置到了坪石中學。
學校老師曾曉敏、郭廷雄、何江紅、李蓮英、何志芳、廖詩仁、王資生等人悄悄走到一起商量,「我們比災民的處境要好吧,至少我們每月都有固定的工資,他們有難了我們要幫他們一把!就幫他們做飯。」
第二天,七人都來到學校食堂,打掃衛生。51歲的何志芳老師還把妻子帶過來了。校長歐建廷個人拿出幾百元給災民買米買菜。12點多鐘,熱氣騰騰的飯菜就擺到了災民的手中。
7個人分了工,身強體壯的何江紅搞採購,每天7點就坐汽車到10多里路遠的興寧購菜,每天要買回500多斤菜;何志芳飯煮得好,200多斤米一次下鍋;王資生會炒菜,炒菜都被他包了……
「忙不過來時,都會見事做事,沒一個偷懶的!」郭廷雄老師擦了擦汗水後告訴記者。
食堂里只一把吊扇,根本不起作用。小小的操作空間,兩個大藕煤灶放肆向外噴着熱氣。老師們個個繫着濕毛巾,不停擦汗。
7位老師要為400多位災民準備飯菜、開水,每天從早上6點忙到晚上9點。「最多的一天500人吃飯,煮了300多公斤大米、炒了8大鍋菜,用完了6桶植物油。」廖老師對記者說道。
有時,災民回家看倒塌的房子,返回時耽誤了吃飯。老師們只好重新開爐做飯。有次深夜11點多,5位災民敲開了何志芳家的門,剛剛休息的何老師馬上起床,給他們做飯。
參考文獻
- ↑ 校訓 學校重要的文化符號,搜狐,2015-09-10
- ↑ 狠抓學風建設 創建一流學校 培育棟樑之才 ,搜狐, 201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