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賾,漢語二級字, 讀作賾(zé),形聲。從匜( yí),責聲。匜,下巴。本義指深奧,玄妙。 [1]
詳細字義
◎ 賾 〈名〉 筆順讀寫:橫、豎、豎、橫折、橫、豎、豎折、橫、橫、豎、橫、豎、橫折、撇、點 (形聲。從匜(yí),責聲。匜,下巴。本義:深奧,玄妙)同本義 [profundities] ①幽深玄妙。易·繫辭上:「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 ②深入探求。唐·劉知己《史通·外史·忤時》:「莫不賾彼泉藪,尋其枝葉,原始要終,備知之矣。」 ③博雜。 ④姓。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𡄙《廣韻》士革切,音嘖。《易·繫辭》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疏》謂幽深難見。《釋文》賾,京氏作嘖。○按徐鉉說文敘辨俗書譌謬,不合六書之體者,以賾為假借之字,當通用嘖。
參考文獻
- ↑ 「賾」的讀音是什麼?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