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掌小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車掌小姐,為台灣1920年代至1990年代[1]大眾運輸工具(公共汽車、長途巴士)隨車服務人員,擔任服務乘客和剪票、抬行李等工作。
早期車掌"先生"
台灣在1920年代以前,隨車服務人員為男性擔任,一九二○年八月報紙報導,往來於臺北市大稻埕與艋舺之間的公車男性車掌趁職務之便,調戲良家婦女,略有姿色的年輕女子上車後,他們不收車資,到了下車前就出手調戲,特別是女學生和護士,更是深受其害,民眾投訴後,報上特刊此消息,提醒往來的搭車民眾注意。
一九二○年東京開辦公車業務時,第一位女車掌就風風光光地站上車了,但對臺灣的車掌來說,一九二○年代中期才是「先生」變「小姐」的關鍵時刻。
一九二二年,臺北乘合自動車會社[2]發出一篇公告,表示車掌的設置弊端頗多,今後改採在候車亭販售車票,乘客須在搭車前購票,上車後將車票交給司機。一九二八年,同一公司在報上刊登消息,改招聘小公學校女性畢業生為車掌,「欲試用之為車掌使在車中賣票」,並表示「若成績可觀,將全部改用女子云。」後來報上也陸續出現某某客運公司公開招聘女性車掌的消息。一九三○年,高雄共榮自動車會社宣布以後只聘用女性擔任車掌。
到了一九三○年代,民眾已經普遍存有「車掌是溫柔可人的女性」的印象,看來由女性擔任車掌的嘗試,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美麗的驕傲─車掌小姐
二次大戰之後,在公路局所經營的短程普通車或直達車上,都配有女性「隨車售票員」,專門負責剪票、驗票與補票、報告站名、嗶哨指揮車子,及協助注意路況。
1959年,公路局首度推出,專門行駛縱貫線、設備高級新穎的金馬號長途對號快車,內有坐臥兩用式座椅,電扇、錄放音機及小冰箱。1970年代後,又陸續引進具冷氣、冷暖空調的金龍號、中興號及國光號。在這類車上,也都有女性「隨車服務員」,她們的工作以遞送茶水、毛巾與書報、沿途站別簡介等為主,性質近似於遊覽車小姐。其中,金馬號小姐,當年可是風靡全臺,不知令多少男性乘客為之傾倒,甚至慕名前來搭乘。
當時,車掌小姐被視為光榮的職業,也是眾多女孩子爭相從事的工作。車掌小姐可在外四處跑,接觸各式各樣的人群,增長見聞,不只民眾上下車得經由車掌小姐,車子啟程、中途停靠或到站時,也須聽其哨令指揮。
此外,能夠穿戴布料高級、光鮮亮麗的藍白制服與船形帽,更是讓女性為之嚮往。當時這份工作雖然只是約聘性質,結婚或懷孕就得離職,但由於是公家機關,所以也讓人產生捧公務人員鐵飯碗的錯覺。在薪水方面,1960年代時,金馬號小姐的月薪為五百元,足以供應一家五口的生活開銷;而臺北市公車處的車掌小姐,月俸更高達六、七百元,若家有父母,還可請領配給,最多可達八、九百元。
出於以上眾多誘因,車掌小姐的甄試門檻,雖然不高,但競爭可是非常激烈;客運隨車售票員的錄取率,最高不過20%,而隨車服務員更是只有3%。因此,街坊鄰里,若是聽到誰家的女兒通過甄選,甚至當上金馬號小姐,都會一致稱讚她真有才情。
車掌小姐,為日常與民眾互動程度最密切的行業,注重氣質出眾的儀表,可掬的笑容與和氣親切的服務態度。若是態度不佳,又一副晚娘面孔,則會受當時輿論抨擊。由其金馬號小姐,均具有中國小姐或空姐的水準。事實上,當年協助訓練她們儀態,及應對禮節技巧的老師,正是中國小姐。
日漸沒落
後來,由於人事營運成本考量,加上工作可替代性高,到1990年代後期,這項存在不過50、60年的行業,終告消逝無蹤。車掌小姐的工作,則改由司機兼掌,日後並為自動投幣機、電腦化售票系統等取代。如今,車掌小姐的美麗笑容與窈窕身段,只留在過去乘客的記憶裡,不再復見。
風華再現
台南府城客運於2013年開始啟用車掌小姐,反應就很不錯,雖然1個月要多出10萬元以上的人力成本,但也因為創意的想法,意外吸引一批年輕族群開始搭公車通勤。
台北市也於2017年正式啟用雙層觀光巴士及車掌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