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載入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送友人載入蜀》 |
作品名稱: 《送友人載入蜀》 創作年代:,明代 文學體裁: 詩 作 者:解縉 |
解縉才氣橫溢,下筆不能自休,尤工五言詩,現存詩五百餘首。他的古體歌行氣勢奔放,想象豐富,逼似李白,而律詩絕句,亦近唐人。 解縉之文章雅勁奇古,極具個性特色,政論文直抒胸臆,氣勢充沛,人物傳記敘事簡潔,描摹生動。 [2]
解縉擅書法,小楷精絕,行草皆佳,用筆之精妙,出人意表,其草書開晚明狂草先河,明吳寬《匏翁家藏集》稱:"永樂時,人多能書,當以學士解公為首,下筆圓滑純熟。[3]
詩詞正文
“ | <昔年君去西川時,白頭慈母紉征衣。
衣成五彩相陸離,出門意氣生光輝。 扁舟溯盡瞿塘險,料想一險一度思庭闈。 白頭慈母中夜嘆,嚴父寄書令子歸。 歸來復向西川去,相看又作明年期。 人生倏忽百年內,春葉青青秋已稀。 辭親掩卷懷李密,酒酣擊築思漸離。 丈夫孝子俱可憐,明年與君重相違。 君行慷慨當恐懼,父母之年不可以不知, 父母許爾行勿疑。 > |
” |
— <《送友人載入蜀》>,<古詩文網> |
作者簡介
洪武二年(1369年)十一月七日,解縉[4]出生在江西吉安府吉水縣鑑湖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 。傳說他小時候聰穎絕倫,有"神童"之稱。在襁褓之中他母親就在地上寫字讓他認識;五歲時他父親教他詩文他聽一遍就能記住;七歲時就能寫文章了;十歲一天背誦千言的文章,終身不忘;十二歲讀盡《四書》、《五經》,貫穿它們的義理 。
永樂十三年(1415年),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紀綱上囚籍,朱棣見到解縉姓名問:"縉猶在耶?"紀綱會意,用酒將解縉灌醉,而後拖到積雪中埋起來,解縉立刻死了,時為其年正月十三日,此時解縉年僅四十七歲。解縉去世後,家中財產被抄沒,妻兒宗族都被流放到遼東。[5]
解縉墓位於江西吉水縣仁壽鄉。嘉靖年間,當時的吉水知縣羅黃裳因擔心河岸坍塌危及解縉墓,遂下令將解縉墓遷移至縣城東門外的東山亭,如今為江西吉水縣氣象局的大院一隅。解縉墓南北長500米,莊嚴肅穆,墓前有名人石刻。江西省人民政府於1987年12月28日公布解縉墓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6]
視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