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山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隱山遺址也稱隱山文化遺址,全名是隱山龍山文化遺址,位於鹿邑縣城東5公里的太清官太極殿西北隅。《光緒鹿邑縣誌》載:「有隱山,相傳陳摶煉丹處。」在注釋中又載:「《許志》(清《乾隆鹿邑縣誌》)雲,(隱山)高數丈,廣袤六七畝,巍峨起伏,望之常有雲氣。」
隱山文化遺址是鹿邑縣也是豫東一處重要的古文化遺存,1963年6月就被河南省政府第一批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鹿邑縣最早被定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的單位。[1]
地質地貌
鹿邑處於黃淮大平原腹地,怎麼會有一座隱山呢?這要從很早以前鹿邑這塊地方地質、地貌說起了。據地質學家考證,在很久很久以前,鹿邑這個地方是個大峽谷,是黃河水億萬年的沖積,才使這裡形成了平原,雖然是平原,但這裡仍然比較低洼,黃河一發水就往這裡流,先民們沒有辦法,就取土把住的地方堆高,古時候不像現在,黃河幾十年不發一次水,那時三年二次,一年一次,經常發水,因為那時人口少,生產力不發達,不可能集中很多人去治理黃河。
就這樣黃河發一次水,人們就把住的地堆高一次,就這樣人們堆了兩個越來越高的土山包,以躲避洪水的侵害。因為是兩個相對的土山包,像羊頭上兩隻角,人們就把這兩個山包稱為羊角山。那時羊角山面積很大,上面可以住幾十戶人家。
到五代末,著名隱士陳摶在羊角山上築爐煉丹,人們又稱之為隱山。現在太清宮附近的老年人還叫這一片地方為羊角山,今天的人們更多的是合稱,隱羊山。 據太清宮附近的老年人講,1949年全國解放以前,隱羊山尚有10來丈高,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時,尚有四、五丈高,由於人口越來越多,取土、建築、挖防空洞等,使遺址受到較大破壞。隱羊山越來越矮,現僅為一長300米寬200米的低台。在隱山南面還感覺不到遺址是個高坡,到了,遺址北面,仍然能感到隱山要比周圍高出許多。
發掘意義
據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考古發現,這座遺址南北長147米,東西寬140米,面積2.6萬多平方米。
這座遺址不是單一哪個時期的文化遺址,遺址自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龍山文化遺址層始,到周商時期遺址層到兩漢遺址層,再到隋唐遺址層。從最底層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層到最上面的隋唐文化遺址層,文化遺址層厚度達4米以上。
遺址最底層為約距今5000年時的龍山文化遺址層。考古專家認為,龍山文化是由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發展而來,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南部、河北南部等地,龍山文化是原始社會氏族部落由母系氏族轉化為父系氏族公社時期,在考古學上相當於新石器時代。男子的勞動在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等主要生產領域開始占據主導地位。
遺址中古代文化遺存豐富,有龍山文化遺址,有商代、西周、春秋、戰國、漢代等各個時期的遺存。上世紀五十年代,遺址上隨處可見古代陶片、石器、骨器等遺物。六十年代初,隨着在遺址上取土規模不斷擴大,考古工作者發現了大量新石器時代的泥質灰陶器,上面飾以繩紋。有杯、鼎等,陶杯敞口,帶半圓形扁平鏨。鼎足素麵,火候較差,呈灰紅色。石器主要有磨光石斧,石鑿,石彈丸。骨器有骨針,骨錐,蚌鐮,蚌刀等。
商代遺物有陶罐、陶鬲、大口尊等。罐有二式,一式為泥質灰陶、遍飾繩紋、敞口、口沿外折。二式口沿較圓。大口尊也有二式,一式口沿外卷,肩部飾附加堆紋,堆紋上壓印繩紋。二式飾口沿外卷,肩部飾凸弦紋。另外,還出土有商代的玉壁、玉圭等。
漢代遺址文化層出土的有漢代的銅碗,並且數量很多,從幾隻到幾十隻不等。據洛陽考古學會會長蔣若士先生考證,所出銅碗為項羽、劉邦楚漢戰爭時留下的遺物。
隱山文化遺址的被發掘有重大的意義,它說明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裡勞動、[[[生息]]、繁衍。正是因為這一發現,標誌着鹿邑這個地方是中華文明發祥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黃河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史上有着顯著的位置。從黃帝炎帝算起,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歷史,隱山文化遺址這個地方同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同步,而且從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到夏、商、周,再到兩漢、隋、唐各個朝代文化遺址明顯,發現文物豐富,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縮影,更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在豫東這片地方的集中體現。所以說,你要想了解豫東這片地方的文明史,全面了解鹿邑隱山文化就可以了,這就叫「五千年豫東看隱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