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場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臺北松山機場 |
---|
|
馬場町為臺灣日治時期臺北市行政區,位於龍口町、川端町之西,東園町之東。
1922年,日人廢除舊街庄名,改用日本式町名,位於市區西南方的加蚋仔東部及崁頂轄區劃入此町。因町內設有練兵場,是士兵操練與騎馬場所而得名。其後營區可供飛機起降使用,於1930年代擴建為臺北南飛行場,相對於松山機場,所以又稱為台北南機場。
介紹
1945年,戰後劃入古亭區。1990年台北行政區重劃,改入萬華區。範圍約今日為臺北市萬華區東南部濱新店溪之青年公園(原練兵場)一帶,中華路二段、泉州街(崁頂)、水源路之一部份均在町內[1]。
馬場町及其南機場在戰後由國防部接管。1949年後,此地區有約五十甲土地由國防部陸續改建為將近30個眷村,現則多改建為國宅。另約23甲地,於1954年與台北鄉村俱樂部合作成立台北高爾夫球俱樂部,1974由台北市政府接管。1977年,現青年公園完工。[2]
而1949年完成的堤防外河灘地,則成為了1950年代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著名刑場。當時在於此負責槍決行刑的部隊應為憲四團,最遲於1949年即有馬場町刑場的槍決紀錄,1951年至1953年是執行槍決最密集的時期,遭槍決的人數已難考證,多為或有投共事實或有嫌疑的政治犯,包含國民政府第一位台灣行政長官陳儀。馬場町刑場約於1954年停止使用,轉由安坑刑場執行槍決。1980年代,成為為軍方管理的跑馬場,為政府官員私下使用或訓練馬匹與騎手,並未開放給民眾使用。1998年,時任台北市長陳水扁決定於此設立「白色恐怖紀念公園」,2000年,公園落成,時任台北市長馬英九定名為馬場町紀念公園,並對外開放。2020年3月6日,臺北市文化局以「馬場町刑場」將公園登錄為史蹟。[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