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牙半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牙半支
5880_2.jpg
圖片來源 https://zhongyao.supfree.net/hao.asp?id=%C2%ED%D1%C0%B0%EB%D6%A7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馬牙半支

漢語拼音:Mǎ Yá Bàn Zhī
別名:醬板草、石上馬牙莧、醬瓣半支、旱半支、醬瓣草、醬瓣豆草、鐵梗半支、山半支、佛甲草、半支蓮、仙人指甲、馬牙板草、石馬齒莧、豆瓣草、六月雪、狗牙瓣
性味歸經:味苦、酸,性涼。歸心、肝、大腸三經歸經
毒性:無毒《四川中藥志》1979年版
功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濕
主治:常用於癰癤,疔瘡,帶狀皰疹,瘰癧,咯血,吐血,衄血,便血,痢疾,淋病,黃疸,崩漏,帶下

馬牙半支,中藥名。為景天科植物凹葉景天SedumemarginatumMigo[S.makinoiMaxim.var.emarginatum(Migo)S.H.Fu]或圓葉景天SedummakinoiMaxim.的全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濕之功效。常用於癰癤,疔瘡,帶狀皰疹,瘰癧,咯血,吐血,衄血,便血,痢疾,淋病,黃疸,崩漏,帶下。[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馬牙半支

拼音名:Mǎ Yá Bàn Zhī

英文名:Herb of Emarginate Stonecrop

別名:醬板草、石上馬牙莧、醬瓣半支、旱半支、醬瓣草、醬瓣豆草、鐵梗半支、山半支、佛甲草、半支蓮、仙人指甲、馬牙板草、石馬齒莧、豆瓣草、六月雪、狗牙瓣。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Sedum emarginatum Migo[S.madinoi Maxim.var.emarginatum(Migo)S.H.Fu]2.Sedum makinoi Maxim.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馬牙半支有二種,有紅梗青梗之別,治婦人赤白帶第一妙藥。赤帶用赤梗者,白帶用白梗者。

來源

藥材基源:為景天科植物凹葉景天或圓葉景天的全草。

採收和儲藏

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或置沸水中稍燙,曬乾。

原形態

  • 1.凹葉景天 多年生肉質草本,高10-20cm,全株無毛。根纖維狀。莖細弱,下部平臥,節處生鬚根,上部直立,淡紫色,略呈四方形,棱鈍,有槽,平滑。葉對生或互生;匙狀倒卵形至寬卵形,長1.2-3cm,寬5-l0mm,先端圓,微凹,基部漸狹,有短距,全緣,光滑。

蠍尾狀聚個花序,項生,花小,多數,稍疏生,無花梗;苞片葉狀;萼片5,綠色,匙形或寬倒披針形,長不到花瓣的1/2;花瓣5,黃色,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6-8mm,寬1.5-2mm,先端有短尖;雄蕊10,2輪,均較花瓣短,花葯紫色;鱗片5,長圓形,分離,先端突狹成花桂,基部稍合生。蓇葖果,略叉開,腹面有淺囊狀隆起。神子細小,長圓形,褐色,疏具小乳頭狀突起。花期4-6月,果明6-8月。

  • 2.圓葉景天 多年生草本,高15-25cm。莖下部節上生根,上部直立。葉對生;葉片倒卵形至倒卵狀匙形,長17-20mm,寬6-8mm,先端鈍圓,基部漸狹,有短距。聚傘狀花序,花枝二歧分枝;苞片與葉同形而小;花無梗;萼片5,線狀匙形,長2-3mm,寬0.7-0.8mm,基部有短距部有短距;花瓣5,黃色,披針形,長4.5mm,寬1.2mm;雄蕊10,2輪,對瓣的較花瓣為短,對萼的略與花瓣同長;鱗片5,長方狀匙形;心皮5,披針形,基部1mm合生。果斜展。種子細小,卵形,有微乳頭狀突起。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

  • 1.生於較陰濕的土坡岩石上或溪谷林下。
  • 2.生於低山山谷林下陰濕處。

資源分布

  • 2.分布安徽及浙江等地。

性狀

性狀鑑別

全草長5-15cm。莖細,直徑約1mm,表面灰棕色,有細縱皺紋,節明顯,有的節上生有鬚根。葉對生,多已皺縮碎落,葉展平後呈匙形。有的可見頂生聚傘花序,花黃褐色。氣無,味淡。

性味

苦;酸;涼

歸經

心;肝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濕。主癰癤;疔瘡;帶狀皰疹;瘰癧;咯血;吐血;衄血;便血;痢疾;淋病;黃疸;崩漏;帶下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鮮品50-100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 1.《綱目拾遺》:消癰腫,治濕熱,利水和血。治腸癰,痔漏,蛇咬,疔疽,便毒,風痹,跌扑,黃疸。擦汗斑尤妙。
  • 2.《四川中藥志》:清熱解毒。治熱病,吐血,衄血,下血,紅崩及瘡毒紅腫。[2]

摘錄

中華本草

相關論述

  • 《綱目拾遺》:「性寒。」
  • 《浙江民間草藥》:「味酸,性涼,微毒。」
  • 《江西草藥》:「性平,味苦。」
  • 《全國中草藥匯編》:「微酸、淡,涼。」
  • 《四川中藥志》1979年版:「性涼,味淡。無毒。」
  • 《綱目拾遺》:「消癰腫,治濕熱,利水和血,腸癰,痔漏,治蛇咬,疔疽,便毒,風痹,跌仆,黃疸。擦汗斑尤妙。」「治婦人赤白帶第一妙藥。」
  • 《全國中草藥匯編》:「清熱解毒,止血,止痛。治肝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月經過多。外用治跌打損傷,癰癤,療瘡,帶狀皰疹。」

相關配伍

  • 1.治一切疔瘡:醬瓣草搗爛,加醋少許,鹽三分。敷患處。(《丹台玉案》)
  • 2.治瘡毒紅腫:馬牙半支、木芙蓉葉、魚腥草各適量。搗爛外敷患處。(《四川中藥志》1979年)
  • 3.治齒齦膿腫:鮮凹葉景天適量,鮮山葡萄嫩枝適量,白糖少許。搗爛外敷。(《江西草藥》)
  • 4.治吐血:鮮凹葉景天60-90g,豬瘦肉250g。水燉至肉爛,食肉喝湯。(《安徽中草藥》)
  • 5.治咯血,吐血,鼻血:馬牙半支60g。煎水,和百草霜3g沖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 6.治便血:馬牙半支30g,地榆15g,槐花15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 7.治血崩:馬牙半支60g,牛耳大黃60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 8.治肝炎:鮮凹葉景天60-90g。煎服。(《湖北中草藥志》)
  • 9.治淋疾:芝麻一把,核桃一個,石上馬牙莧(鮮品15g)。共搗爛,滾生酒沖服。(《奇方類編》)
  • 10.治急痧:醬瓣草陰乾,每服三錢,水煎服。(《綱目拾遺》)

性狀鑑別

全草長5-15cm。莖細,直徑約1mm,表面灰棕色,有細縱皺紋,節明顯,有的節上生有鬚根。葉對生,多已皺縮碎落,葉展平後呈匙形。有的可見頂生聚傘花序,花黃褐色。氣無,味淡。[3]

參考資料

  1. 馬牙半支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馬牙半支中醫世家
  3. 馬牙半支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