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圖片來源bostonglobe 校徽 校長 L.拉斐爾·萊夫 學校類型 私立、研究型、贈地類 校區 市區 168英畝(68.0公頃) 網站 MIT.edu |
麻省理工學院(英語: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縮寫為MIT)成立於1861年,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學。當時目的是為了響應美國與日俱增的工業化需求 。學校的辦學模式,採用了歐洲理工大學的模式 ,早期注重於應用科學與工程學的實驗教學。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員在二戰及冷戰期間,致力開發電腦、雷達及慣性導航系統技術;戰後的防禦性科技研究使學校得以進一步發展,教職員人數及校園面積在占士·賴恩基利安(James Rhyne Killian)的帶領下有所上升。大學於1916年遷往現在位於查爾斯河北岸的校址,沿岸伸延逾1英里(1.6公里),佔地168-英畝(68.0-公頃)。
學院裡面有6間學術學院、32個學系部門,常獲納入全球最佳學府之列。學校一直聞名於物理科學與工程學的教研,但在近代亦大力發展諸如生命科學、經濟學、管理學、語言學等其他學術範疇。別名「工程師」的麻省理工體育校隊合計31支,涵蓋不同項目,學生因此可參與不同類型的跨校體育聯賽。
截止2018年10月,麻省理工學院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包括了93位諾貝爾獎得主、8名菲爾茲獎獲獎者、25位圖靈獎得主,以及52位國家科學獎章獲獎者、45位羅德學者、38名麥克阿瑟獎得主。此校同時具很強的創業文化,由其校友所創辦的公司利潤總值相當於全球第十一大經濟體[1]。
校史
創校使命
1859年,一份有關在新填海土地後灣區興建一所文理學院的建議書遭麻薩諸塞州議會否決[2][3]。
威廉·巴頓·羅傑斯隨後草議成立麻省理工學院法團校董會,有關文件在1861年4月10日獲得州長的簽名批核[10]。這位維吉尼亞大學的教授希望建立一所專科學府,以配合國內一日千里的科技發展[4][5]。純專業學院不是他想要的類型,他認為博雅教育為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他在草議中寫道[6]:「以我之見,理工學校唯一且真正的價值在於教學。這不是指那些可在工作坊中學到的瑣碎細節或文藝批判,而是那些對自然萬物提供合理解釋的基礎科學原則。」
羅傑斯採納了德國研究型大學的辦學模式,提倡教研並重。教職員除了進行研究外,他們還會向學生提供講堂及實驗室教學[7][8]。
早期發展
就在有關草議獲批兩天後,美國內戰的第一場戰役就展開了。為時數年的戰爭使學校的教研工作延誤。1865年,麻省理工正式在位於波士頓的校園內開班[9]。這所新院校的使命乎合《土地撥贈法案》的要求,故獲贈地作進一步發展[10]。1866年,由土地銷售帶來的利益使學校得以在後灣區發展[11]。
「波士頓理工」為麻省理工學院的非正式別稱[11]。大學採用歐洲理工大學的模式 辦學,早期比較重視實驗教學[7]。雖一直受到財政問題困擾,但在弗朗西·斯亞瑪撒·沃克 的帶領下,學校還是在19世紀最後的20年裡不斷成長[12],繼而開辦電子、化學、海洋及潔淨工程學[13][14],並興建了新的教學大樓,亦吸納了更多學生[12]。
大學課程漸趨職業導向,教學內容少了一些理論科學。可是,這所年輕的學府仍面臨財政危機,並受到管理層的關注。在這「波士頓理工」的歲月裡,學校的前教職員、時任哈佛大學校長的查爾斯·艾略特曾六度建議將麻省理工併入當時哈佛學院的勞倫斯科學院[15][16]。位於狹窄的後灣區的麻省理工學院無法負擔進一步的校園擴展費用,而學生的人數卻不斷上升,使之日趨擁擠。學校急需基金或捐款以維持正常運作。最終,校方在師生、校友的強烈反對下接受了與哈佛合併的邀請,惟1917年麻薩諸塞州最高法院以反大學壟斷的理由禁止了此舉,結束了這場「合併風波」。
1916年,麻省理工學院遷移至查爾斯河劍橋市的岸邊,沿岸伸延逾1英里(1.6公里),此為填海土地。這充滿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新理工」校園,由建築師威廉·W·博斯沃思 設計,受惠於一位匿名「好心人」的捐助,這位先生自1912年起便一直向校方提供資金[17]。1920年1月,這位「好心人」的身份曝光——是來自紐約州羅徹斯特市的工業家喬治·伊士曼。他發明了新的電影製作及編輯方法,並成立了伊士曼柯達公司。1912至1920年期間,伊士曼向麻省理工學院提供了兩千萬美金(現值兩億三千多萬)的現鈔及柯達的股票[18]。
校園環境
格局概覽
麻省理工學院佔地168-英畝(68.0-公頃)的校園坐落於查爾斯河以北一英里的劍橋市,由麻薩諸塞大道分為東西兩區。不少的學生宿舍及活動設施位於西面,而多數的學術大樓則在東面。沿著麻薩諸塞大道而起的七號大樓被認為是無盡長廊及整所學府的入口。哈佛大橋是最為靠近的橋樑,此橋以斯穆特(非正規單位)劃結,是麻薩諸塞理工學生的惡作劇之一。麻薩諸塞灣紅線鐵路肯德爾/麻薩諸塞理工站位於肯德爾廣場校園的東北邊界。麻薩諸塞理工校園周圍高科技公司林立,它們有的為現代化辦公大樓,也有的為重建的工業大廈。除此,也能找到具不同樓價的住宅社區。
每一棟大樓都有一個編號(前面或有「W」、「N」、「E」或「NW」四個用以標示方位的英文字母),亦有自己的名稱。一般而言,人們多以編號稱呼學術或辦公大樓,名稱稱呼學生宿舍。編號大致是按照每座大樓面世的先後次序,以及它們與中央校園麥克勞林建築群的距離分配。除了地面走道,地下也有不少連接各個大樓的隧道,方便人們躲開惡劣天氣。
麻省理工學院的校園核能研究反應爐為全美最強烈的大學核反應爐之一。不過,此設施因非常接近民居而惹來了一些爭議。校方一再強調,有關設施的保安系統非常完善,不會有安全問題。1999年,比爾·蓋茨向麻薩諸塞理工捐助了兩千萬美金建造名為「威廉·H·蓋茨大樓」的電腦實驗室,此建築物由法蘭克·蓋瑞設計。雖然微軟公司亦曾向校方提供捐款,但這是比爾·蓋茨首次以私人名譽提供資金。其他著名校園建築包括了加壓風洞及船模水池,用以測試海上船隻或設備模型。 麻薩諸塞理工的無線網絡覆蓋全校園(面積達9,400,000平方英尺(870,000平方公尺))。此系統於2005年面世,共有近三千個連接點。 2001年,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就麻薩諸塞理工的危險廢物處置方法提出訴訟,指校方違反了《水淨化法例》及《空氣淨化法例》。學校最終被罰款15.5萬美金,後制定了三項環境改善方針。除了發動校園擴建籌款活動,校方還籌備了資金重新設計各個大樓,以提高它們的能源效益。替代燃料校車、公共運輸資助、熱電廠建設(提供校園電力及熱能)等均為學校為減少環境破壞而推出的額外措施。 麻薩諸塞理工警衛部、地區及州警察局於2009-2011年期間,共接獲的校園罪案包括:12宗性罪案、6宗搶劫案、3宗襲擊案、164宗爆竊案、1宗縱火案、4宗機車盜竊案,共牽涉22,000位學生及學校職員。
建築風格
麻省理工建築與規劃學院是全美第一所建築學院[19],一直以來設計了不少風格前衛的建築物[20][21]。第一批建於劍橋校園的大樓常被稱之為「麥克勞林建築群」,因它們是在校長理查德·科伯恩·麥克勞林 的監督下完工。這些由建築學大師威廉·W·博斯沃思 設計的大樓,是全美第一批以鋼筋混凝土建成的非工業建築物[22]。博斯沃思的設計靈感來自二十世紀初的城市美化運動,並參照了萬神廟的風格建造內含巴克工程學圖書館的大圓頂[22]。大圓頂面向每年畢業典禮的舉辦地點——基利安閣。周邊的石灰石大樓刻有一些重要的科學家與哲學家之名[23][24]。
阿爾瓦爾·阿爾托所設計的巴克舍(1947年)、埃羅·沙里寧的麻省理工教堂與克雷斯吉禮堂(1955年)、貝聿銘的格林大樓 、德雷福斯、朗多、威斯納大樓均獲譽為是二戰後現代化建築風格的標杆[25][26][27]。另一些諸如法蘭克·蓋瑞的史塔特科技中心(2004年)、史蒂芬·霍爾的西蒙斯舍堂(2002年)、查爾斯·科雷亞 的四十六號大樓(2005年)、槙文彥的媒體實驗室等更為現代化的建築物,與波士頓區內的大片古典式建築大有不同[20][28]。它們常獲稱之為「星級建築」[29][30];不過,2010年的《普林斯頓評論》卻將之列入二十所「校園擁擠、不堪入目或兩者兼備」的名單之中[31]。
參考文獻
- ↑ Entrepreneurial Impact The Role of MIT. http://www.kauffman.org/. Ewing Marion Kauffman Foundation. 2009-02-17 [09/12/2015].
- ↑ Kneeland, Samuel. Committee Report: Conservatory of Art and Science (PDF). Massachusett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House No. 260. 1859.
- ↑ MIT Timeline. MIT History. MIT Institute Archives. [09/12/2015].
- ↑ MIT Facts 2012: Origins and Leadership. MIT Facts 2015. MIT. 2015 [09/12/2015].
- ↑ Rogers, William. Objects and Plan of 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cluding a Society of Arts, a Museum of Arts, and a School of Industrial Science; proposed to be established in Boston (PDF). The Committee of Associated Institutions of Science and Arts. 1861 [09/12/2015].
- ↑ Letter from William Barton Rogers to His Brother Henry. Institute Archives, MIT. 1846-03-13 [09/12/2015].
- ↑ 7.0 7.1 Angulo, A.J. William Barton Rogers and the Idea of MIT.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155–156. ISBN 0-8018-9033-0.
- ↑ Angulo, A.J. The Initial Reception of MIT, 1860s–1880s. (編) Geiger, Roger L. Perspectives on the History of Higher Education. : 1–28.
- ↑ Andrews, Elizabeth; Murphy, Nora; Rosko, Tom. William Barton Rogers: MIT's Visionary Founder. MIT Archives. 2000.
- ↑ Stratton, Julius Adams; Mannix, Loretta H. The Land-Grant Act of 1862. Mind and Hand: The Birth of MIT. MIT Press. 2005: 251–276. ISBN 0-262-19524-0.
- ↑ 11.0 11.1 Prescott, Samuel C. When M.I.T. Was "Boston Tech", 1861–1916. MIT Press. 1954.
- ↑ 12.0 12.1 Dunbar, Charles F. The Career of Francis Amasa Walker.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July 1897, 11 (4): 446–447. JSTOR 1880719.
- ↑ Explore campus, visit Boston, and find out if MIT fits you to a tea. 2006-12-16 [2006-12-16].
- ↑ Munroe, James P. A Life of Francis Amasa Walker. New York: Henry Holt & Company. 1923: 233, 382.
- ↑ Alumni Petition Opposing MIT-Harvard Merger, 1904–05. Institute Archives, MIT. [10/01/2010].
- ↑ Alexander, Philip N. MIT-Harvard Rivalry Timeline. MIT Music and Theater Arts New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4-07-07].
- ↑ Freeman's 1912 Design for the "New Technology". Object of the Month. MIT Institute Archives & Special Collections. [2012-05-29].
- ↑ Lindsay, David. Eastman Becomes a Mystery Donor to MIT. PBS-WGBH. 2000.
- ↑ MIT Architecture: Welcome. MIT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2007-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23).
- ↑ 20.0 20.1 Dillon, David. Starchitecture on Campus. The Boston Globe. 2004-02-22 [2006-10-24].
- ↑ Flint, Anthony. At MIT, Going Boldly Where No Architect Has Gone Before. The Boston Globe. 2002-10-13.
- ↑ 22.0 22.1 Jarzombek, Mark. Designing MIT: Bosworth's New Tech. Bost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04: 50–51. ISBN 978-1-55553-619-0.
- ↑ Names of MIT Buildings. MIT Archives. [04/10/2007].
- ↑ Names on Institute Buildings Lend Inspiration to Future Scientists. The Tech XLII (70). 1922-12-22 [2015-05-30].
- ↑ Campbell, Robert. Colleges: More Than Ivy-Covered Halls. The Boston Globe. 03/02/1986.
- ↑ Challenge to the Rectangle. TIME Magazine. 1953-06-29 [2008-08-13].
- ↑ Flagpole in the Square. TIME Magazine. 1960-08-22 [2008-08-13].
- ↑ Campbell, Robert. Architecture's Brand Names Come to Town. The Boston Globe. 2001-05-20.
- ↑ Paul, James. The Campuses of Cambridge, A City Unto Themselves. The Washington Post. 04/09/1989.
- ↑ Lewis, Roger K. The Hubris of a Great Artist Can Be a Gift or a Curse. The Washington Post. 2007-11-24 [2008-08-13].
- ↑ 2010 361 Best College Rankings: Quality of Life: Campus Is Tiny, Unsightly, or Both. Princeton Review. 2010 [07/06/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