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黏菌,或作「黏液黴菌」(Slime mold)[1],是一種原生生物,分類學上的名稱為「Myxomycota」的次門級分類單元,意思是「真菌動物」,這樣的名稱表現了其外觀與生活型態。它們保有變形蟲的身體構造,但是也與真菌類同樣擁有能夠釋放孢子的子實體,而這些特徵也使他們看起來和黴菌相似。現在的系統分類學將其歸位在植物與真菌之間,與其他原生生物在親源關係上有段距離,兩者之間由部分植物相隔。
黏菌分布於世界各地,具有許多不同的分類群。其中較為著名兩大類是原生質體黏菌與細胞性黏菌。其中原生質體黏菌在分類上稱為黏菌亞綱(Myxogastria),也稱為「真黏菌」或「非細胞黏菌」。而細胞性黏菌則屬於網柱黏菌亞綱(Dictyostelia)。兩者的主要差異在於生命周期與生理結構。
生活史
原生質體黏菌的生活史以絨泡黏菌屬(Physarum)為例(如:多頭絨泡菌);細胞性黏菌的生活史則以網柱細胞黏菌屬(Dictyostelium)為例。
原生質體黏菌
原生質體黏菌的特色是沒有單一細胞,而形成一整團的原生質。其生活史可分為二倍體[2]時期與單倍體時期。
二倍體時期從兩個單倍體細胞經由配子生殖形成合子開始,之後合子進行有絲分裂之後,會形成擁有許多細胞核,但是只有一團原生質的原生質團(合胞體),稱為變形體(plasmodium)。變形體發展成熟之後,會形成網狀型態,且依照食物、水與氧氣等所需養分改變其表面積。此時也稱為營養時期(feeding stage),吞噬作用為其進食方式。接下來形成孢子囊(sporangium),孢子囊發展成熟後發展成為子實體。之後進行減數分裂,釋放出單倍體孢子。
接下來進入單倍體時期,釋放出來的孢子會經由空氣傳播,而且這些孢子會產生兩種配子,其中一種為變形蟲細胞(amoeboid cell);另一種則是鞭毛細胞(flagellated cell)。這兩種細胞可以互相變換,但是最後都只會與同類細胞結合進行配子生殖(syngamy),產生二倍體的合子。
細胞性黏菌
細胞性黏菌的生活史可分為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兩種周期,兩者之間可以互換。其中二倍體時期出現在有性生殖周期中。
剛離開孢子的黏菌細胞稱為單一細胞(solitary cell),在單一細胞的階段為營養時期,此時細胞以吞噬細菌的方式生存。當食物耗盡時,許多原本分開生活的單一細胞會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變形蟲,長相類似蛞蝓,而且可以爬行移動。之後有些細胞進行配子生殖,形成二倍體配子。再經過減數分裂形成新的單倍體變形蟲,重回無性生殖周期。有些細胞則會組成子實體,生產並釋放單倍體孢子。孢子外殼破裂放出單一細胞,完成一次生命周期。
黏菌的性別決定
黏菌的配子也叫做性細胞,其性別決定於3個基因座(locus)上的基因,分別是matA、matB與matC。因此每一株黏菌皆可形成8種性別的性細胞。
此外這3個基因座上的基因皆有多種變化,目前已知matA與matB各有13種變型,而matC則擁有3種變型。由這些已知的變化,可以排列組合出500種以上的性別。
分類
全世界的黏菌大約有100個屬與500個種。可分為3個或4個亞綱。
*Mycetozoa(黏菌下門)
- Protostelia(原柱黏菌綱)
- Protostelida(目)'[
- Myxogastria(黏菌綱)
- Liceida(目)
- Echinosteliida(目)
- Trichiida(目)
- Stemonitida(目)
- Physarida(目)
- Dictyostelia(網柱黏菌綱)
- Dictyosteliida(目)
視頻
黏菌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黏液黴菌通過菌斑網絡融合交換信息,煎蛋網,2019-04-26
- ↑ 什麼叫單倍體、二倍體、三倍體、多倍體?有何特徵?,須知網,201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