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鼓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鼓室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歷史的載體,是前人智慧的結晶[1],是有着鮮活生命的「你」「我」「他」,有着濃郁的文化意蘊、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結。漢字之美[2],美在形體、美在風骨、美在精髓、美在真情!

名詞解釋

鼓室(tympanic cavity)是中耳最主要的部分,由顳骨岩部、鱗部、鼓部和鼓膜圍成,與矢狀面近於平行的扁平腔隙。向前藉助咽鼓管與鼻咽部相通,向後藉助鼓竇入口與鼓竇及乳突氣房相通,內側借鼓岬、前庭窗和蝸窗與內耳相鄰,外側借鼓膜與外耳道相隔。鼓室分上鼓室、中鼓室、下鼓室、後鼓室,鼓室上下徑約15mm,前後徑與上下徑相近,橫徑(內、外寬度)在上鼓室約6mm、下鼓室約4mm,中鼓室最窄,在鼓臍處僅為2mm。鼓室的容積1~2ml,鼓室內面襯有黏膜,腔內含有聽骨、韌帶、黏膜皺襞、肌及神經等結構

鼓室各壁

通常臨床上將鼓室看成具有6壁的腔隙。

1.外側壁:鼓室外側壁分膜部和骨部兩部分。膜部為鼓膜,是鼓室外側壁主要部分。骨部為鼓膜周邊的骨性外側壁,主要由骨性鼓環和鼓室盾板構成。

鼓膜為一半透明的薄膜,呈凹面向外的淺漏斗狀,成人鼓膜上下徑9~10mm,前後徑8~9mm,厚度約0.1mm,周邊與中央部較厚,中間區域較薄。鼓膜坐落在鼓溝中,其平面向前外下傾斜,與外耳道下壁和前壁各成45~55°角,與外耳道上壁約成140°鈍角。錘骨柄包埋在鼓膜中並將鼓膜向內牽拉,因此鼓膜略上內凹陷而呈淺漏斗狀。鼓膜分為緊張部和鬆弛部兩部分,緊張部為主要部分,其邊緣增厚形成纖維軟骨環附於鼓溝中,鬆弛部又稱Shrapnell膜,位於緊張部上方,略成三角形,無纖維軟骨環,附着於鼓切跡鼓室盾板下緣。鼓臍相當於錘骨末端鼓膜最凹陷處,位於鼓膜中央略偏後下。錘紋是錘骨附着於鼓膜形成的一條白色條紋影。在錘紋上端有一白色小突起,為錘骨短突將鼓膜向外頂起形成。鼓膜上自錘骨短突向前橫行的條紋為鼓膜前皺襞,自錘骨短突向後走行的條紋為鼓膜後皺襞,兩個皺襞分別附着於鼓切跡的兩端。鼓膜以錘前、後皺襞為界分為以上的鬆弛部和以下的緊張部,緊張部的邊緣在前、後鼓棘處與兩皺襞相連續。用耳鏡檢查鼓膜時可見其前下部有一個窄三角形反光區,系射入光線被鼓膜凹面反射所致,稱為光錐。新生兒至5個月的嬰兒由於鼓膜傾斜近乎水平位,與外耳道底夾角約35°角,故檢查見不到光錐。

2.上壁:上壁即鼓室蓋(tegmen tympani),或稱鼓室天蓋,鼓室憑此骨板與顱中窩相隔。鼓室蓋上有岩鱗裂,一般2歲以後才閉合,故小兒患急性中耳炎時可出現腦膜刺激症狀。正常情況下鼓室蓋位於眶下緣與外耳道上緣連線之上5~10mm,否則為鼓室蓋低位。

3.下壁:下壁稱頸靜脈壁(jugular wall),為一狹窄的薄骨板將鼓室與頸靜脈球隔開。鼓室下壁的表面不規則,有很多氣房,在靠近後份有一個明顯的突起,稱為莖突隆凸(styloid prominence),與莖突根部相對應。下壁的下面為頸靜脈窩,容納頸靜脈球,其前方為頸內動脈管,有頸內動脈通過,因此下壁與頸靜脈球和頸內動脈相鄰。下壁骨質可有缺損,中耳手術應注意避免損傷血管而出現嚴重的出血。下壁尚有小孔,為舌咽神經鼓室支通過的地方。頸靜脈球頂部的外膜內有頸靜脈球體分布,緊靠頸靜脈窩,為頸靜脈球體瘤的原發組織。

4.前壁:前壁有頸動脈壁(carotid wall),上寬下窄。上部有鼓膜張肌半管(semicanal for tensor tympani muscle)及位於其內的鼓膜張肌,其下為咽鼓管鼓口,鼓室藉此與鼻咽相通。兩管之間有薄骨片相隔,此骨片向後向外延伸形成匙突。咽鼓管鼓口之下的骨壁膨隆,為頸內動脈管隆起所致,此骨壁很薄,可有缺損,術中要注意。骨壁表面有許多細小穿孔,有頸鼓神經和血管經此穿入鼓室。

5.後壁:後壁又稱乳突壁(mastoid wall),上寬下窄,面神經垂直段通過此壁之內側。後壁上段相當於上鼓室的後壁有一小孔,為鼓竇入口,上鼓室藉此與鼓竇相通。鼓竇入口之內側有外半規管隆凸,鼓竇入口之底部、適在面神經管水平段和垂直段相交處之後方,有一容納砧骨短腳的小窩,叫砧骨窩(incudal fossa),為中耳手術一重要標誌。

6.內壁:內壁又稱迷路壁(labyrinthine wall),為內耳的外側壁,其結構與內耳的迷路系統有關。有如下結構:鼓岬(promontorium tympani)系由耳蝸基底轉的起始部向外隆起形成,其表面有一溝槽,有鼓室神經(jacobson神經)通過。前庭窗龕(vestibular window niche)系鼓岬後上方一向內凹陷,又稱前庭窗小窩(fossula fenestrae vestibuli)。龕底有一近似橢圓形的窗孔向內通內耳的前庭,稱為前庭窗(vestibular window)或卵圓窗(oval window),面積約3~3.2mm2,被鐙骨底板及環韌帶封閉。圓窗龕(round window niche)為鼓岬後下方一向內凹陷,又稱蝸窗小窩(fossula fenestrae cochleae)。圓窗龕底有一類圓形窗孔通向耳蝸鼓階起始部,稱為圓窗(round window)或蝸窗(cochlear window)。圓窗由一表面覆蓋黏膜的膜性纖維組織結構封閉,稱為圓窗膜(round window membrane)或蝸窗膜(secondary tympanic membrane),也有人稱為第二鼓膜,面積約為2mm2,厚度為0.5~1mm,朝向後下方,其平面幾乎與前庭窗成直角。圓窗龕前上緣凸出明顯,後緣平緩,由於圓窗龕前上緣的遮蓋,必需磨除部分龕上緣和前緣才能觀察到圓窗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