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46.5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孙星衍 的原始碼
←
孙星衍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孙星衍.jpg|缩略图|孙星衍[http://img.zwbk.org/baike/spic/2015/01/11/20150111181105068_4870.jpg 原图链接]]] '''孙星衍'''(1753年~1818年) ,[[字]]渊如,又字伯渊、伯如、季逑,别署芳茂山人、微隐等,[[江苏]]阳湖(今武进)人。幼有异稟,过目成诵,未冠补诸生。是[[清代]]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书法家、经学家。少年时与[[杨芳灿]]、[[洪亮吉]]、[[黄景仁]]以文学见长,[[袁枚]]称他为“天下奇才”。<ref>[http://www.shufaai.com/a/lidaizj/sunxingyan_839.html 孙星衍介绍]书法爱</ref> 于经史、文字、音训、诸子百家,皆通其义。辑刊《[[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堪称善本。著有《[[周易集解]]》、《[[寰宇访碑录]]》、《[[孙氏家藏书目录内外篇]]》、《[[芳茂山人诗录]]》等多种文集。 ==简介== [[File:孙星衍3.jpg|缩略图|孙星衍作品[http://www.yac8.com/upFiles/infoImg/201508/2015081966471673.jpg 原图链接]]] 孙星衍(1753-1818),字伯渊、渊如,阳湖县(今常州市区)人。生于观子巷(今和平南路),后迁居双桂坊。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殿试榜眼,历任[[翰林院]]编修、刑部主事。乾隆五十九年(1794)再升刑部郎中。后任道台、署理按察使等职,清廉有政声。<ref>[http://www.360kuai.com/pc/9794753142157e774?cota=3&kuai_so=1&sign=360_e39369d1 乾隆年间藏书家孙星衍,编出了最早的图书馆式书目]聚格传媒之语梦说娱乐2019-08-04 07:06</ref> [[嘉庆]]十六年(1811),他在任代山东布政使时称病请假回乡。3年后他客居扬州,参与校刊《全唐文》。嘉庆二十一年(1816),他主持[[南京]]钟山书院。先后主讲[[泰州]]安定书院、[[绍兴]]书院、[[杭州]]诂经精舍等书院,乐育英才。嘉庆二十三年(1818),他66岁时病逝。 孙星衍生平钻研经史文学音训之学,旁及诸子百家。精于金石碑版,工篆隶书,尤精校勘,辑刊《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堪称善本。他勤于著述,积30多年之功,集古今各经学家成就,刊成《尚书古今文注疏》,标志清代古文经学达到高峰,孙星衍因此成为乾嘉学派(古文经学派)的重要人物。他还著有《周易集解》、《寰宇访碑录》、《孙氏家藏书目录内外篇》、《芳茂山人诗录》等多种文集。<ref>[https://www.toutiao.com/a6686787323713028622/ 孙星衍《篆书轴》纸本篆书]東海書畫 2019-05-04 03:18:00</ref> ==生平== 孙星衍(1753-1818),字渊如,又字伯渊、伯如、季逑等,江苏阳湖(今武进)人。 幼有异稟,过目成诵,未冠补诸生。 旋与女诗人[[王采薇]](玉瑛)结婚,夫唱妇和,伉儷殊為情深。 [[乾隆]]三十九年(1774),被聘讲学於南京钟山书院,因与[[钱大昕]]、[[洪亮吉]]、[[杨芳灿]]、[[卢文弨]]及[[袁枚]]等相结识,而深受汉学家考证学风之影响。诗文之外,并及於经史、文字、音训、诸子百家之学。 乾隆四十二年(1778),王夫人卒,星衍至感悲伤,特将其遗著长离阁(诗)集刊行於世。 乾隆四十五年(1780),以参加南京恩科试未第,转治佛学。 次年,為陜抚毕沅所延,入其幕府,前后五年。毕氏所撰之关中胜蹟志、山海经注、校正晏子春秋、墨子,及校刻惠栋诸书,皆星衍所手订。他如陕西醴泉县志、邠州志、澄城县志之撰修,星衍亦参与其事。 乾隆五十二年(1787)成[[举人]]。次年,以一甲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三通馆校理。其后历官刑部主事、员外郎、[[山东]]兖沂曹济道,所至皆有政声,不畏权贵。 嘉庆四年(1799),以丁母忧去官。 嘉庆六年(1801),一度浙抚阮元聘他延讲“詁经精舍”教习及主讲钟山书院,以学术渊博称。性嗜聚书,闻人藏有善、秘本,借抄无虚日。金石文字拓本,古鼎彝书画,无不考其源委。后服闋入都,仍以道员分发山东。 嘉庆十年(1805),署登莱青道。 嘉庆十二年(1807),署市政使。<ref>[http://www.cidianwang.com/shufa/sunxingyan2742.htm 孙星衍书法]词典网</ref> 嘉庆十六年(1811),以病退休。晚年主讲於钟山书院。 嘉庆二十三年(1818),他66岁时病逝。 孙星衍是清代著名经学家,校勘学家,骈文家,治学范围较广,对经史、文字、音韵、诸子百家、金石碑版等,均曾涉及,被袁枚称作奇才。《履园丛话》称其“守定旧法,当为善学者,微嫌取法不高,为梦英所囿耳”。著作甚富,著有《寰宇访碑录》、《平津馆金石萃编》、《魏三体石经遗学考》、《京畿金石考》、《泰山石刻记》、《续古文苑》等。 孙星衍书法以篆,隶最工,直追秦汉。篆书精妙圆润,工稳遒劲。其书篆时毛笔剪去笔尖,以达到万毫平铺的效果,故篆字显得更瘦硬工整。亦工篆刻,不多作。<ref>[http://www.shufaai.com/a/lidaizj/sunxingyan_839.html 孙星衍介绍]书法爱网</ref> ==藏书== 孙星衍博极群书,勤于著述。阮元曾聘他为“诂经精舍”教习,主讲钟山书院,以学术渊博称。性嗜聚书,闻人藏有善、秘本,借抄无虚日。金石文字拓本,古鼎彝书画,无不考其源委。家有藏书楼“平津馆”、“问字堂”、“孙氏祠堂”、“廉石居”等,贮书极富,以校勘精审见称。 编撰有《[[孙氏家藏书目]]》,分外编3卷、内编4卷。《[[廉石居藏书记]]》1卷、《[[平津馆鉴藏书籍记]]》3卷,续编1卷,补遗1卷。嘉庆五年(1800),刊行《[[孙氏词堂书目]]》7卷。金石学代表作《[[寰宇访碑录]]》12卷,嘉庆七年成书。为收录石刻种类较多的一部石刻文献目录。全书依时代著录,周秦至元代石刻8 000余种,每件石刻注明撰人、书人、书体。 编辑和刊刻文献甚多,嘉庆中刻有《[[岱南阁丛书]]》16种128卷,主要收集自著诗文集和校订的《[[古文尚书]]》、《[[孙子]]》和地理、刑律方面的古籍。《[[平津馆丛书]]》10集32种,主要为辑校的[[诸子]]、[[医学]]、[[历史]]等方面的古籍,选择精严,校勘精审。 藏书印有“东方廉使”、“东鲁观察使者”、“伯渊”、“孙氏祠藏”、“孙忠愍侯祠堂藏书”、“都官”、“星衍私印”、“芳茂山人”、“五松书屋”、“太史之章”、“青溪寓公”、“绿衣执法大夫印”、“丁未对策上第”、“东方都漕使者”等。著述宏富,有《[[尚书近古文注疏]]》、《[[周易集解]]》、《[[考注春秋别典]]》、《[[尔雅广雅训诂韵编]]》、《[[晏子春秋音义]]》、《[[金石萃编]]》、《[[史记天官书考证]]》、《[[明堂考]]》、《[[续古文苑]]》、《[[平津馆文稿]]》、《[[芳茂山人诗录]]》、《[[仓颉篇]]》等。 家有藏书楼"平津馆",贮书极富,以校勘精审见称.编撰有《[[孙氏家藏书目]]》,分外编3卷、内编4卷。《廉石居藏书记》1卷、《平津馆鉴藏书籍记》3卷,续编1卷,补遗1卷。嘉庆五年(1800年),刊行《祠堂书目》。辑刊文献甚多,嘉庆中刻有《岱南阁丛书》、《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主要收集自著诗文集和校订的《[[古文尚书]]》、《[[孙子]]》和地理,刑律方面的古籍。《平津馆丛书》10集32种,主要为辑校的诸子、医学、历史等方面的古籍,选择精严,校勘精审。 著述宏富,有《[[尚书今古文注疏]]》、《[[寰宇访碑录]]》、《[[周易集解]]》、《[[考注春秋别典]]》、《[[尔雅广雅训诂韵编]]》、《[[晏子春秋音义]]》、《[[金石萃编]]》、《[[史记天官书考证]]》、《[[建立伏博士始末]]》、《[[明堂考]]》、《[[续古文苑]]》、《[[平津馆文稿]]》、《[[芳茂山人诗录]]》、《[[仓颉篇]]》、《[[神农本草经]]》等。 [[File:孙星衍2.jpg|缩略图|孙星衍等作品[http://shop.kongfz.com/data/book_pic/sw/kfzimg/101/0ca4d8620a415463_n.jpg 原图链接]]] ==人物故居== [[File:孙星衍故居.jpg|缩略图|孙星衍故居[http://img1.gtimg.com/rushidao/pics/hv1/109/78/1508/98077699.jpg 原图链接]]] 孙慎行、孙星衍故居位于[[常州]]市双桂坊59号。在双桂坊现代建筑的围裹中,路南侧邻公园路的那组占地近900平方米的明清民居宅院虽然显得 两孙故居明式船厅低矮、衰迈,但它却厚重不容小觑。因为它曾拥有过两位历史文化名人:明末著名东林党人孙慎行及他的族七世孙、清代中期被誉为"天下奇才"的孙星衍。 孙慎行、孙星衍故居坐南朝北,原占地面积较大。由孙慎行在做官期间所建,系私人住宅遗址。慎行服官期间曾数次请假里居于此。故居北临双桂坊,东、西、南三面均为住宅区。 到清代乾隆年间其族七世孙、著名学者孙星衍又继承此宅,继续居住。5间花厅等建筑于清代后期毁后重建,房地产由孙氏子孙世代继承并居住。后故居部分房屋被后裔卖掉,余下的最后由[[孙养渊]]继承时,故居呈倒置瓦刀形,入门为长通道备弄(似刀柄),备弄尽头为长方形建筑布局,东首为明式船厅,其西有天井,天井北建有清式花厅5间,花厅左右空地堆黄石假山及花圃等。 20世纪80年代兴建广南大厦时,两孙故居长条形备弄被拆除,保留故居房屋、天井等。由常州市政协大楼与广南大厦间通道通向广南大厦后故居。明式船厅遗存雕花月梁及明代木隔窗,乃明代所建原屋。据孙氏后裔孙养渊透露传家秘闻:船厅地下埋有其祖先孙慎行棺木。并出示其家珍藏的孙慎行手书《[[栀子花记]]》真迹。清式花厅5间面阔19.7米、进深5檩8.9米,前廊后轩,硬山式砖木结构。1987年12月,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孙慎行、孙星衍故居被原地修复。 ==《清史稿》记载== [[File:孙星衍4.jpg|缩略图|孙星衍[https://p1.ssl.qhimg.com/t0193eda083afad5b4d.jpg 原图链接]]] 孙星衍,字渊如,阳湖人。少与同里杨芳灿、洪亮吉、黄景仁文学相齐。袁枚品其诗,曰“天下奇才”,与订忘年交。星衍雅不欲以诗名,深究经、史、文字、音训之学,旁及诸子百家,皆必通其义。乾隆五十二年,以一甲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三通馆校理。五十四年,散馆,试《厉志赋》,用《[[史记]]》“匔匔如畏”,大学士[[和珅]]疑为别字,置三等改部。故事,一甲进士改部,或奏请留馆,又编修改官可得员外,前此[[吴文焕]]有成案。珅示意欲使往见,星衍不肯屈节,曰:“主事终擢员外,何汲汲求人为?”自是编修改主事遂为成例。官刑部,为法宽恕,大学士阿桂、尚书胡季堂悉器重之。有疑狱,辄令依古义平议,所平反全活甚众。退直之暇,辄理旧业。洊升郎中。六十年,授山东兖沂曹济道。 嘉庆元年七月,曹南水漫滩溃,决单县地,星衍与按察使康基田鸠工集夫,五日夜,从上游筑堤遏御之,不果决。基田谓此役省国家数百万帑金也。寻权按察使,凡七阅月,平反数十百条,活死罪诬服者十馀狱。潍县有武人犯法,贿和珅门,嘱讬大吏。星衍访捕鞫之,械和门来者於衢。及回本任,值曹工漫溢,星衍以无工处所得疏防咎,特旨予留任。曹工分治引河三道,星衍治中段。毕工,较济东道、登莱道上下段省三十馀万。先是河工分赔之员或得羡馀,谓之扣费,星衍不取,悉以给引河工费。 时曹工尚未合,河督、巡抚亟奏合龙,移星衍任,寻又奏称合而复开。开则分赔两次坝工银九万两,当半属后任,而司事者并以归星衍。星衍亦任之,曰:“吾既兼河务,不能不为人受过也。”四年,丁母忧归,浙抚阮元聘主诂经精舍。星衍课诸生以经史疑义及小学、天部、地理、算学、词章,不十年,舍中士皆以撰述名家。服阕入都,仍发山东,十年,补督粮道。十二年,权布政使。值侍郎广兴在省,按章供张烦扰,星衍不肯妄支。后广以贿败,豫、东两省多以支库获罪,星衍不与焉。十六年,引疾归。 星衍博极群书,勤於著述。又好聚书,闻人家藏有善本,借钞无虚日。金石文字,靡不考其原委。尝病《古文尚书》为东晋梅赜所乱,官刑部时,即集《古文尚书马郑注》十卷、《逸文》二卷。归田后,又为《尚书今古文注疏》三十九卷,其序例云:“《[[尚书]]》古注散佚,今刺取书传升为注者五家三科之说:一,司马迁从孔氏安国问故,是古文说:一,《书》《大传》伏生所传欧阳高、大夏侯胜、小夏侯建,是今文说:一,马氏融、郑氏康成虽有异同,多本卫氏宏、贾氏逵,是孔壁古文说:皆疏明出典。 其先秦诸子所引古书说及《纬书》、《白虎通》等,汉、魏诸儒今文说、许氏《说文》所载孔壁古文,注中存其异文、异字,其说则附疏中。”其意在网罗放失旧闻,故录汉、魏人佚说为多,又兼采近代王鸣盛、江声、段玉裁诸人书说。惟不取赵宋以来诸人注,以其时文籍散亡,较今代无异闻,又无师传,恐滋臆说也。凡积二十二年而后成。 其他撰辑,有《[[周易集解]]》十卷,《[[夏小正传校正]]》三卷,《[[明堂考]]》三卷,《[[考注春秋别典]]》十五卷,《[[尔雅广雅诂训韵编]]》五卷,《魏三体石经残字考》一卷,《[[孔子集语]]》十七卷,《[[晏子春秋音义]]》二卷,《[[史记天官书考证]]》十卷,《[[建立伏博士始末]]》二卷,《[[寰宇访碑录]]》十二卷,《[[金石萃编]]》二十卷,《[[续古文苑]]》二十卷,《[[诗文集]]》二十五卷。二十三年,卒,年六十六。星衍晚年所著书,多付文登毕亨、嘉兴李贻德为卒其业。 ==参考资料== [[Category:清朝书法家]] [[Category:中国人]]
返回「
孙星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