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鄠邑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西秦凤凰讨论 | 贡献2020年6月7日 (日) 15:01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鄠邑区,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原称鄠县、户县,位于西安市西南部,北临渭水与兴平市咸阳市秦都区隔岸相望,东以高冠河、沣河与长安区毗邻,西以白马河与周至县为界,总面积1282平方千米。

2016年11月24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户县,设立西安市鄠邑区。2017年9月9日,鄠邑区撤县设区正式揭牌,成为西安市第11个区。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围棋之乡。

2019年,鄠邑区下辖8个街道、6个镇,常住人口56.4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23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7.71亿元,第二产业51.68亿元,第三产业100.84亿元,三次产业比例结构为15.4:28.7:55.9。

历史沿革

鄠邑区地处陕西关中渭河流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远在新石器时代(前40—前21世纪),祖先便在这里劳动繁衍生息,与自然界进行着艰苦的斗争,创造了原始公社氏族文化,为后来鄠邑区地区方国(包括邑、方、都、邦)的形成提供了先驱条件。

夏代(前21—前16世纪),鄠邑区为有扈氏国,与夏同姓姒,为夏之属国。有扈氏国为鄠邑区地区建置最早的方国,也是鄠邑区地名的由来。

商代(前16—前11世纪),鄠邑区有崇国,其后有丰邑,都是商之属国。前1143年,西伯(周文王)国势强盛,四十余国诸侯尊西伯为王。前1136年,西伯伐崇侯虎,自岐迁都于丰。武王伐纣时,誓师于丰。当时的丰京实际上已成为政治中心,但仍为商之属国。由于商代人口稀少,交通阻塞,小方国政权常在狭小的地域范围内形成,所以有的史书记载,商代鄠邑区的甘亭、甘盘也是商之属国。

西周(前1133—前771年),武王灭纣后,虽建都于沣河以东的镐,而丰京不移,每遇大事,如伐商、作洛之事,皆步自宗周,以告于宗庙。在西周时期,一直是丰、镐并举。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周平王东迁,以岐丰之地赐秦襄公。

秦代(前221—前207年),在咸阳设内史,兼治三辅,鄠邑区属内史管辖。

汉代(前206—220年),汉初置鄠县,属右扶风,高帝九年属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属右扶风,东汉仍属右扶风。

鄠县自汉初确定了县的建制以后,两千多年来,只有隶属关系的变更,县名及县制设置相沿未改。

三国、魏(220—265年),置雍州三辅,下设8郡,鄠县属始平郡

晋代(265—420年),鄠县属始平郡。

北魏(420—534年),置雍州下设7郡,鄠县属京兆郡。

西魏(535—556年),鄠县属雍州京兆郡。

北周(557—581年),雍州下设5郡1尹,鄠县属京兆尹

隋朝(581—618年),全国分为109郡,关中设京兆、冯翊、扶风3郡,鄠县属京兆郡

唐代(618—907年),全国分为10道,鄠县属关内道京兆府京兆郡。开元二十一年(733)全国改设为15道,鄠县属京畿道〔注19〕。

五代(907—960年),梁时鄠县属大安府。唐、晋、汉、周鄠县属京兆府

北宋(960—1127年),全国分为15路,在长安设立陕西路,后改陕西路为永兴军路,鄠县属永兴军路京兆府京兆郡〔注21〕。

金代(1127—1234年),陕西分6路,鄠县属京兆路京兆府。

元代(1271—1368年),陕西设行中书省,下辖6路,鄠县属奉元路。

明代(1368—1644年),明初陕西仍设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年)置陕西布政使司,下分4道,鄠县属关内道西安府。

清代(1644—1911年)仍依明制,鄠县属西安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陕西布政使司,全省分7府,鄠县属西安府

民国三年(1914年)撤销府的建制,全省分3道,鄠县属关中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撤销道的建制,鄠县属陕西省政府直接管辖。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陕西省政府以下设立行政督察区,鄠县属第10行政督察区(区治在咸阳)管辖。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21日,鄠县解放后,鄠县属陕甘宁边区咸阳分区管辖。

1950年5月,鄠县属咸阳专区管辖。

1953年元月,鄠县直属陕西省人民政府管辖。

1958年11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鄠县保留县的建制,划归西安市人民委员会管辖。

1961年8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鄠县划归咸阳专区管辖。

1964年9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经国务院批准,将“鄠县”改为“户县”。

1969年到1982年,户县属咸阳地区管辖。

1983年10月20日,将户县划归西安市管辖。

2016年11月24日,《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西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2016年12月23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西安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相继批复同意撤销户县,设立西安市鄠邑(hùyì)区,以原户县的行政区域为鄠邑区的行政区域,鄠邑区人民政府驻甘亭街道东街7号。

2017年9月9日,鄠邑区撤县设区正式揭牌。

行政区划

2019年,鄠邑区下辖8个街道、6个镇。鄠邑区人民政府驻甘亭街道7号。

人口

截至2019年末,鄠邑区常住人口56.4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60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3.12‰,死亡率6.31‰,自然增长率6.81‰。全区城镇人口24.21万人,占42.9%,乡村人口32.25万人,占57.1%。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59.8793万人(其中西高新托管秦渡、草堂、庞光街道13.6731万人)。全区户籍人口中,男性人口30.6902万人,女性人口29.1891万人。

交通运输

交通

普通公路:民国时期,鄠邑始有官办民修之公路,境内与西安相通的干线公路分南北两条,以及城区至大王镇一条,皆在原大路两旁拓宽一丈五尺而成。南路由与长安接界的正庄起,经丰盛堡、韩家第五桥至城区,再由城经陂头、元王村入周至境;北路由长安梧村起,经大王、涝店镇西入周至。除此,区内还修有专线公路6条。建国后,从1953年修建砾石公路开始,到1983年底,全区共修干线、专线和区社公路456千米。其中砾石路面333.7千米,渣油路面122.3千米,渣油路占公路总长的27%。公路里程比民国时期增加五倍多。

高速公路:过境高速:连霍高速(新西宝高速),西咸北环线高速,京昆高速(西汉高速),鄠邑至眉县高速(规划即将建设)。

鄠邑境内有G5京昆高速西汉段(西汉高速),鄠邑区十分钟即可对接西安主城区。

铁路:鄠邑区至西安的铁路于1955年兴建,1956年3月1日正式通车。此路北接陇海线,南至余下,鄠邑区境内长18千米,是国家修建的厂矿单位专线。通车后,设有鄠邑车站和余下车站,鄠邑区境内沿途还设有韩旗寨、显落村两个过站。建站之初,鄠邑车站仅有两股道,3间候车室,1975年,建成3股道,1976年鄠邑车站又建成大楼候车室一座,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并铺专线920米。1983年,鄠邑车站增添为4股道,余下车站增为6股道,并修建通往工厂专线5条,共25.75千米,西余铁路客运已经停运。

高铁:鄠邑站是西安西南方向的门户站,是西成高铁进入古都西安的第一座高铁站,处于西成高铁入秦岭必经要冲。站场规模2台6线,位于鄠邑秦渡街道,距鄠邑城区中心7千米,距西安高新区8千米,距大西安新中心CBD18千米,距西安古城中心地标建筑钟楼30千米,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35千米,距西安北站约40千米。

地铁:西安地铁15号线是一条贯穿西安市长安区东西并连接鄠邑区和草堂科技产业基地的地铁线路,一期工程西起细柳站,东止于韩家湾站,线路总长19.15千米,均为地下敷设,设11座车站,平均站间距1.9千米,设细柳车辆段以及2座主变电站,采用6辆A型车编组。西安地铁15号线已纳入《关中城市群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运输

2019年,鄠邑区道路货运量508.3万吨,货运周转量12706.5万吨千米;客运量2139.5万人,客运周转量31693.5万人千米。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鄠邑区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岭与安康市宁陕县接壤,北临渭水与兴平市咸阳市秦都区隔岸相望,东以高冠河、沣河与长安区毗邻,西以白马河与周至县为界。介于东经108°22′—108°46′,北纬33°46′—34°16′之间,东西最宽处30千米,南北最长处53千米,总面积128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地形:鄠邑区地形为山区、山前坡地及平原区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南部秦岭山区峪道中森林植被茂密,最高海拔冰晶顶(静峪脑)3015.1米,山脊海拔680米,渭河滩地最低点海拔388米。鄠邑区南部山区除秦岭梁为东西走向外,其余山梁均为南北走向,山势陡峭(45度以上),峰峦重叠。按地表形态分为中山、低山、陡坡。中山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上,分水岭陡峻,起伏较大,多为对称山脊,山脊有孤峰存在,各山岭由南向北呈叶脉形分布,形成大小支脉175道,成为各沟峪的分水岭。较高山峰有11座:首阳山、凤凰山、方家梁、土坡梁、九华山、木咀梁、万家岭、圭峰山、郭家山、宛华山、天空岔梁。河谷一般呈“V”型,谷宽5—20米,河谷切割不对称。由于山高坡陡、土层薄,不宜农耕,现多为林地及荒山草坡。低山分布于海拔600—1000米之间,山脊起伏不大,分水岭成浑圆形。山坡堆积物较多,低洼处保留有黄土状砂质粘土,厚度5—20米。有的地方为土、石、岩屑混合物。河谷一般呈“V”形,宽度在25米以上,个别地方为“箱形谷”。由于坡度较缓,且有一定的黄土沉积,多为山区农耕地。

地貌:鄠邑区北部平原构造上属渭河地堑的一部分,按地貌特征可分秦岭北麓山前洪积扇、扇缘洼地、黄土台原、渭河阶地及河漫滩地,海拔600—388米。洪积扇分布于山基线以北,童家滩、郝家寨、南斑竹园、仝夏堡、余下村、焦将村、高力渠、草堂寺东西一线以南。地表坡度0度30分至4度,地势较高,水利条件较差。扇缘洼地分布于洪积扇以北,秦渡镇、牛东村、牙道村、城区、格家庄、甘水坊东西一线以南,地表坡度小于1度,土层较厚,水利条件好,但排水不畅,雨季地表常积水。黄土台原分布于扇缘洼地以北,文义村、王守村、坳河村、涝店、甘河村东西一线以南,即眉坞岭地带,地表坡度小于1度,未受渭河冲积影响,为原生黄土沉积,土层深厚。渭河阶地南与黄土台原界线明显,分布于眉坞岭以北,渭河防洪堤以南,为河流冲积而形成。河漫滩系防洪堤以北渭水漫滩。地面从南向北,从西向东微倾斜,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是鄠邑区主要粮食产区。

气候特征

鄠邑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冷暖干湿分明,无霜期年平均216天,光、热、水资源丰富,光照全年总时数为1,983.4小时,年平均气温是13.5℃,年总降水量为627.6毫米。

水系水文

地表水:以中等年计,鄠邑区地表水总量为31,850万立方米,占降雨量34.1%。其分布是通过山区形成36条大小河流,出山后汇成涝河、新河、太平河、高冠河四条水系,分布全县,贯穿南北,为平原地下水补给形成水网。地表水的变化与大气降水分布大体一致,径流深度,由南向北递减。秦岭深山为450毫米,浅山区为350毫米,县南为250毫米,甘河、涝店一带仅40毫米,与深山区相差10倍多,径流模数(立方米/分秒•平方千米):山区12、沿山7、渭河二级阶地3.2,一级阶地1,相差11倍。各代表年间差距也大。湿润年为4.395亿立方米,干旱年为1.51亿立方米。

(一)涝河水系

涝河发源于秦岭梁的静峪脑,全长75.8千米,总落差780米,流域面积441平方千米,山区集水面积346平方千米。年总流量13,400万立方米,到平川后最高洪水量904立方米/秒。涝河出山后又汇纳了西至白马河,东至暴峪的12个山峪内的小河流,北流投入渭河,涝河的最大支流为甘河,甘河在山区的河长17千米,集水面积69.1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2,418万立方米。出山后又汇纳白马河,流至涝店桥北投入涝河。

(二)新河水系

新河上游的主河是曲峪河和潭峪河,分别发源于秦岭山脉北坡的郭家山和玛瑙山。新河全长37千米,流域面积87平方千米,山区集水面积37.76平方千米,曲峪河和潭峪河在山区沟长约为10千米左右,集水面积亦均为十平方千米左右,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325万立方米和387万立方米。曲峪河在蔡家坡改道入潭峪河,在马家河北两河归一,仍称潭峪河。至五竹公社韩旗寨以北与蚰蜒河、沙河相汇为新河,向北流入沣河。

(三)太平河水系

太平河发源于秦岭的静峪脑,全长为32千米,流域面积200.09平方千米,山区集水面积179.01平方千米,总落差380米。出山后又汇纳神水峪、紫沟峪、十房峪、土地峪、牛心峪的流水,流至长安县境内的郭村向北投入沣河。

(四)高冠河水系

高冠河发源于秦岭梁,是鄠邑区与长安区的界河,在鄠邑区境内长23千米,集水面积158平方千米,其中属鄠邑区的集水面积45.61平方千米,年总径流量6300万立方米,其中鄠邑区径流量1944万立方米。最大洪水量154立方米/秒。河道出山后,与鄠邑区接壤的有0,68千米。峪口有“高冠瀑布”,为“户县十二景”之一。

地下水:鄠邑区属富水区,中等年地下水储量为1.9143亿立方米,不重复储量为1.01亿立方米,占年总降水量10.8%。近十年来,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比解放初下降约3.8米。地下水分布除山区多为火成岩含水介质差外,浅层水的分布主要在平原,按埋藏条件基本可分为六个岩组:

(一)渭河及支流漫滩(包括涝河、太平河),埋深1.75—7.7米,单位涌水量1.84—7.89升/秒米;

(二)渭河一级阶地区,埋深4.23—12.55米,单位涌水量3.55—5.55升/秒米;

(三)渭河二级阶地区,埋深1.6—18.2米,单位涌水量0.55—7.99升/秒米;

(四)洪积平原,埋深3—71米,单位涌水量3.17—7.91升/秒米;

(五)洪积扇群区,埋深15—70米,单位涌水量0.15—1.63升/秒米;

(六)黄土丘陵区,水量贫乏,涌水量小于0.01升/秒米。解放后,由于自然降水量逐渐减少,开采量逐年增大。据22眼地下水动态观测井4年(1976—1979年)资料分析,累计下降幅度为3.85米。

自然资源

水利资源

鄠邑区境内水资源充沛,地下水存量4亿立方米,有36条大小河流,均源出秦岭北麓,出山后汇成涝河、甘峪河、太平河、高冠河四大水系,分布全区,贯通南北。甘峪河流入涝河,涝河北流入渭,太平河与高冠河水系汇入沣河

植物资源

鄠邑区植物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岭山区,约在千种以上。产量较多而且比较重要的种类:有药材类340多种,药用价值和产量大的有菖蒲、猪苓、寸香、贝母、五味子、首乌等17种;纤维类有罗布麻、马蔺等10种;油料类有松籽、柏籽等11种;淀粉类有橡籽、葛根、蕨根等6种,化工原料类有橡壳、漆树等12种;干鲜果类有中华猕猴桃、柿子、软枣、野桃等16种;花卉类有牡丹、杜鹃、野蔷薇、野菊花等15种;作物近缘野生品种有野生大豆3种,野三粒两型豆4种,野生豌豆7种,野扁豆1种,野生麦类2种,野生麻类1种,野生油菜1种,特别是1980年科技人员发现命名的太白野豌豆新种,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牧草类有禾本科植物12种,豆科植物8种,菊科植物5种。

动物资源

鄠邑区主要的野生兽类有羚牛、草兔、松鼠、黄鼠、豺狼、狐、黑熊、鹿、黄獾、豹、林麝、青羊、苏门羚、野猪、刺猬、猴等;主要乌类有环颈雉、锦鸡、长尾雉、血雉、野鸭、斑鸠、杜鹃、画眉、小噪眉、锈颊噪眉、猫头鹰等;山区和未污染的河道中,有野生鱼类,隶属4目7科18种。深山溪涧中有鲵(俗名娃娃鱼)。羚牛是中国一类保护珍贵动物,大鲵、长尾雉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林麝、豹、血雉、青羊等属国家三类保护动物。多少年来,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清光绪时所修《户县乡土志》中作为户地特产而记的虎、猿猴等现已绝迹。

经济

综述

2019年,鄠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2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7.71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51.68亿元,下降9.7%;第三产业100.84亿元,增长7.6%;三次产业比例结构为15.4:28.7:55.9,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3.1个百分点。2019年,鄠邑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95.5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0%。

固定资产投资:2019年,鄠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33亿元,同比下降33.7%。其中,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完成104.92亿元,同比下降35.8%,农户投资10.41亿元。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完成42.14亿元,同比下降8.9%;工业投资28.78亿元,同比下降6.0%,工业技改投资15.3亿元,同比增长109.0%。

财税收支:2019年,鄠邑区财政收入10.30亿元,比上年下降38.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9亿元,同比下降36.4%。税收收入5.60亿元,下降16.8%。其中增值税下降0.9%,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下降8.3%、29.3%。

2019年,鄠邑区财政支出37.77亿元,同比下降19.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84亿元,下降16.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4.0%,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2.1%,交通运输支出增长19.8%,公共安全支出增长3.5%,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10.7%,教育支出下降10.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下降16.1%,农林水支出下降22.2%,卫生健康支出下降20.7%。

人民生活:2019年,鄠邑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28元,比上年增长9.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88元,比上年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32元,比上年增长9.8%。

第一产业

2019年,鄠邑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01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2.30亿元,同比增长3.5%。区属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24.86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农业16.82亿元,林业1.43亿元,牧业4.81亿元,渔业0.0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1.71亿元。

种植业:2019年,鄠邑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05万亩,同比增长3.5%,全年粮食总产量16.58万吨,比上年增长2.1%。其中,夏粮产量8.11吨,秋粮产量8.47万吨。全年蔬菜播种面积7.52万亩,蔬菜总产量24.69万吨,面积、产量较上年基本持平。

林业:2019年,鄠邑区瓜果类面积1.53万亩,产量4.8万吨,其中大棚草莓面积2680亩,产量1.04万吨,增长0.8%。区属园林水果种植面积5.57万亩,较去增长4.1%;全年园林水果产量7.58万吨,较上年增长8.6%。葡萄种植面积3.77万亩,占园林水果总面积的67.7%,产量5.10万吨,占园林水果总产量的67.3%。

畜牧业:2019年,鄠邑区肉类总产量4855吨,同比下降2.8%;其中猪肉产量3109吨。生猪年末存栏5.00万头,生猪出栏3.98万头。禽蛋产量5568吨,同比增长4.7%,奶类产量5885吨,同比增长0.4%。

第二产业

工业:2019年,鄠邑区工业增加值44.39亿元,比上年下降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82亿元,下降4.5%;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22.57亿元,增长3.1%。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7.70亿元,下降7.0%。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总产值62.16亿元,增长4.9%;重工业总产值205.54亿元,下降10.1%。规模以上工业中,其中装备制造业总产值178.82亿元,比上年下降11.4%;食品工业总产值25.2亿元,比上年增长0.9%;能源化工业总产值18.37亿元,比上年增长8.4%;医药制造业总产值18.30亿元,比上年增长9.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总产值13.89亿元,比上年下降0.6%;印刷及纸制品业总产值7.39亿元,比上年下降12.8。

建筑业:2019年,鄠邑区建筑业增加值7.52亿元,比上年下降37.3%。区属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4.16亿元,同比下降24.8%,签定合同额22.47亿元,同比下降34.8%。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2019年,鄠邑区服务业增加值100.84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1.22亿元,增长4.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08亿元,增长13.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77亿元,增长12.2%;金融业增加值14.51亿元,增长1.5%;房地产业增加值14.81亿元,增长2.4%;其他服务业增加值48.92亿元,增长11.3%。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8.37亿元,同比增长25.8%。

2019年,鄠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6.0%。全区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66亿元,下降0.1%。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11.5%,日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6.6%,天然气类销售额同比增长8.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及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7%、19.2%和2.8%。

招商引资:2019年,鄠邑区实际利用外资1600美元,比上年下降3.6%;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5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房地产业:2019年,鄠邑区属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6.78亿元,同比增长9.7%。房屋施工面积185.4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6%。商品房销售面积29.9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1.8%。

邮电通信:2019年,鄠邑区邮政业务总收入5769万元,比上年增长6.4%。2019年,鄠邑区电信业务收入40462万元,比上年下降4.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80万户,比上年下降3.1%;其中城乡居民住宅电话用户6.05万户,比上年下降1.8%。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16.0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2.43万户。

旅游业:2019年,鄠邑区接待游客2100.62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68.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金融业:截至2019年末,鄠邑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6.82亿元,比年初增加12.4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49.33元,比年初增加25.31亿元。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19年,鄠邑区规模以上工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内部经费支出0.93亿元,投入强度0.80%。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00户,比上年增加63户,众创空间38个,比上年增加1个。

教育事业

截至2019年末,鄠邑区共有区属基础教育学校(园)201所,其中小学78所,初中20所,高中7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95所。基础教育学生数57818人,其中学前教育13430人,小学24197人,中学20191人。基础教育教职工5825人,专任教师4402人。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5375人,全年招生2152人,毕业生1551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9%,初中毕业升学率77.3%。全年向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4448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19年末,鄠邑区共有文化馆、文化站12个,博物馆1个。全年组织文艺活动305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4622场次,观影人数35.85万人次。区图书馆藏书18.5万册。

卫生事业

截至2019年末,鄠邑区共拥有各类医院、卫生院27个,病床数3209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264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334人。年末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34.02万人,报销合疗医药费用2.79亿元。

劳动就业

2019年,鄠邑区区属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1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77万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19年末,鄠邑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09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参保人数3.20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数1.05万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22.84万人。区属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21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人数5.04万人,城镇居民参保人数4.17万人。城镇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6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0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24万人。

基础建设

2019年,鄠邑区城市维护建设财政性资金1.62亿元。新增天然气管道80.50千米,供气总量1.0104亿立方米。新增排水管道23.98千米,新增路灯3306盏。全区绿化覆盖率39.57%。

社会福利

2019年,鄠邑区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1.41亿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4339人,其中城镇享受低保339人,发放低保金351.67万元;农村享受低保4000人,发放低保金2672.30万元。农村五保户救济人数552人。

环境保护

2019年,鄠邑区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86%。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18天,比上年增加29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17%,比上年下降1.27个百分点。

著名人物

杨砺,字汝砺,今西安市鄠邑区人。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杨砺参加科举考试,并一举夺魁,成为宋代319年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

王九思(1468—1551年),明代文学家。字敬夫,号渼陂。汉族,陕西鄠县(今西安市鄠邑区)人。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其间,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等人陆续来北京,相聚讲论,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史称"前七子"。

张乃葳(1891—1950年),中将,字警伯,陕西鄠县(今西安市鄠邑区)余下镇上马营人。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校及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民国十三年(1924年)夏,任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战术及编译教官。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 张率部参加淞沪会战,扼守吴淞。三万士卒伤亡殆尽,张之左耳亦因之失聪。后改任第一战区预备军总参谋长兼陕南师管区司令。

赵寿山(1894—1965年),原名赵生龄,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农历11月21日生于鄠县(今西安市鄠邑区)北乡定舟村。民国十三年(1924年)春参加杨虎城部队。解放后,先后任青海省政府主席,陕西省省长。1965年6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关麟征(1905—1980年),原名志道,字雨东,汉族,陕西鄠县(今西安市鄠邑区)人,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长于急袭的千里驹师的首任师长,生性傲岸,有陕西冷娃之称,部将杜聿明郑洞国刘玉章覃异之张耀明皆一时之名将。

杨明轩(1891—1967年),男,名荃骏,字明轩,汉族,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6月出生于陕西鄠县(今西安市鄠邑区)。中共党员。曾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常委。

历史文化

秦腔

俗称“桄桄乱弹”,鄠邑区各村寨都有人会唱上几句。不论是下地干活、赶集上路,还是磨面、碾米,常可听到激越的秦腔声腔。所以有人把鄠邑区叫“戏窝子”。民国以来,鄠邑区的秦腔艺人遍及西北各地。

眉户

又称“曲子”,单从字面上看是流行于眉县、鄠邑区一带的。

据考,早在公元前六、七百年所传下来的“西京调”(眉户中常用曲调之一),就是当时镐京人民对周幽王失败的哀怨声,其曲调如诉如泣,百听不厌(见陕西人民出版社《眉户音乐》一书)。明朝文学家邑人王九思就会唱曲子。史载,他与武功的康海“每相聚沜音泮东户杜间,挟声伎酣饮,制乐造歌曲,自比徘优”(古代指演滑稽戏的艺人)(见明史《文苑传》)。王九思在《碧山乐府》序中也说:“予为碧山乐府,沜东先生既序而刻诸木矣,四三年来乃复有所作。兴之所至,或以片纸书之已即弃去。一日,客有过予者,善为秦声(即曲子),乃取而歌焉。酒酣予亦从而和之,其乐洋洋然,手舞足蹈,忘其身之贫而老且朽矣”。由此可见,眉户从明代就在鄠邑区各地开始流传,其中《张连卖布》、《古城会》等曲目颇为人们喜爱。[1]

碗碗腔

邑人俗称“油客家碗碗”,以其主要演唱者乃孙姑村卖油为生的李茂生之祖,又因击节乐器以灯盏而得名。曲调优雅动听。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国初一度盛行于鄠邑区各地。以皮影形式演出,由1人抱剧本,演唱剧中的生、旦、净、丑。李茂生家原藏有剧本(手抄)三百余种,现多已散失,幸存二十余本,如《七贤牌》、《惠风扇》等。碗碗腔自民国三十年(1941年)以后逐渐衰败下来,现作为一种特殊剧种开始复兴。[2]

汉调二簧

于清乾隆年间传入鄠邑区,流行于县城附近。民国十五年(1926年)前后盛极一时。到解放前夕,从艺人员所剩无几,有山鸣岐等几位老艺人健在。

道情

曾流行冯官寨一带,据曲调及剧目看,其历史源远流长。它虽属关中道情,但自成一格。仍保持着古朴淳厚的风格,主要剧目是民间小戏。

农民画

鄠邑区农民历来就有剪纸、绘画、绣花、编织等传统艺术。1958年,全县开展壁画活动,许多美术爱好者都参加了这一活动。西安美术学院教师陈士衡和鄠邑区文化馆馆长谢志安及美术干部一起组织一些爱好美术的农民在工地办训练班,半天参加劳动,半天学习绘画基本知识。学员用初步掌握的绘画技巧宣传工地上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以及甘峪水库建成后的美好景象。嗣后,县上陆续办了一些培训班,组织作者办黑板报,办展览,画壁画。在宣传实践中,美术作者得到了锻炼,绘画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一些优秀作品分别在《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鄠邑区报》上发表。1959年,成立了美术工作者协会。

从1958年到1983年底,据不完全统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文汇报》、《新华文摘》、《中国农民报》、《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延河》、《群众艺术》、《美术资料》、《新华日报》、《北京日报》、《西安晚报》、《民兵建设》、《中国建设》、《甘肃日报》、《延安画刊》等报刊,先后登载鄠邑区农民画421幅。介绍文章有通讯、调查报告、散记等三十余篇。

1965年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今日中国》专辑中有鄠邑区农民画一节。1973年陕西电影制片厂在拍摄《鄠邑区新向》专辑中有鄠邑区农民画一节。1974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有《鄠邑区农民绘新天》影片专辑。1976年6月25日至27日,挪威朋友来鄠邑区拍有《鄠邑区农民画》电影。1979年5月16日为比利时国王访华,比利时法语电视台和荷兰电视台以让亚多娜和路德贝克斯为领队的联合拍摄组一行四人,来鄠邑区拍摄《鄠邑区农民画》电影。1981年加拿大多伦多太阳升电影公司和日本一家电影公司先后在鄠邑区拍有彩色《鄠邑区农民画》电影。

风景名胜

太平国家森林公园

太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西安市西南鄠邑太平峪以内。距西安44千米、咸阳60千米,总面积6085公顷。公园有石门子、月宫潭、石船子、黄羊坝、桦林湾五大景区近百个景点。[3]

太平森林公园所处地貌为秦岭中山地。整个区域高差悬殊、峭壁林立、峰峦叠嶂、沟谷连绵、多瀑布、急流和险滩,形成了丰富奇妙的山水自然景观。园内有石门、黄羊坝、月宫潭、桦林湾、秦岭梁五大景区。公园于2004年12月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2009年8月晋升为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7月经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12月西安市政府认定为“西安服务业名牌”。[4]

朱雀国家森林公园

朱雀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鄠邑区南部,秦岭北麓,东涝河上游,面积3000公顷,有朱雀崖、秦岭梁、芦花河、奇秀峰、龙潭子、冰河翠六个景区被列入国家级森林公园。还有直插云霄的天柱峰,青莲峰,佛掌峰,渡仙峰,龙脊岭,有奇姿美态的莲台观音、聚仙山、醉仙台、玉笋佛云等。[5]

草堂寺

草堂寺是中国“佛教八宗”之一“三论宗”的祖庭,第一座国立翻译佛经译场,也是佛教三大译场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译场,是佛教中国化的起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圭峰山北麓。佛教中著名的“中观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都是由鸠摩罗什在草堂寺译出,为三论宗的创立提供了经典,所以他被尊为该宗开祖,草堂寺也因此被奉为三论宗祖庭。[6]

草堂寺被中国佛教三论宗、华严宗和日本佛教日莲宗尊奉为祖庭,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1956年08月06日,草堂寺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立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0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祖庵重阳宫

重阳宫位于鄠邑区祖庵镇,距城区10千米。是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北京白云观,山西永乐宫,陕西重阳宫)之一。是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早年修道和遗蜕之所,享有“天下祖庭”、“全真圣地”之盛名。[7]

金庸名著《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故事就发生于此。现保存的40余通有关道教全真派历史的碑石,其中著名的有王重阳祖师及七真画像碑、《无梦令》诗碑、号称“三绝碑”的《大元敕藏御服之碑》、《全真开教秘语之碑》、元代皇帝圣旨碑(蒙汉文对照碑)和堪称国宝的吴道子《钟馗戏鬼图》画碑等。尤其是元代皇帝圣旨碑是研究中国现已失传的蒙古最古老的巴思巴文仅存的实物资料。象重阳宫碑林这样大量集中保护元代金石文献在国内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学、人体科学、语言文字与书法艺术等,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因此,“祖庵碑林”被人们誉为西安乃至陕西的小“碑林”,2001年6月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渼陂湖

渼陂湖位于鄠邑区涝河西畔,是秦汉上林苑、唐代游览胜地,人文历史遗迹众多,杜甫、岑参、苏轼、程颢等文人墨客都曾在此泛舟、赋诗,有“关中山水最佳处”之美誉。[8]

涝河渼陂湖水系生态修复工程是陕西省坚持柔性治水理念,重点打造的关中水系三大湖池之一,是涝河蓄滞洪区建设的重点工程,是西安市持续推进“八水润西安”工程的重要节点。涝河渼陂湖水系生态修复工程,主要包括涝河河道综合治理、渼陂湖水系生态文化修复两部分,其中渼陂湖水系生态文化修复工程是由西安曲江新区负责实施。渼陂湖水系生态修复工程将恢复水面面积5300亩,其中西岸湖区4690亩(含湿地、水田等),东岸湖区330亩,河道水面280亩。[9]

荣誉称号

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中华诗词之乡

中国鼓舞之乡

中国楹联文化县

全国文明县城

国家卫生县城

全国围棋之乡

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城市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为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19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0年4月,被中共陕西省委平安陕西建设领导小组授予“2019年度平安区”荣誉称号。

视频

鄠邑区渭河湿地

视频

鄠邑区宣传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