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中清泉岗机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流年似水讨论 | 贡献2020年3月29日 (日) 19:12的版本 (added Category:440 工程學總論 using HotCat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中清泉岗机场(IATA代码:RMQ;ICAO代码:RCMQ)是位于中华民国台中市的机场,为台湾中部唯一的联外机场,场区横跨台中市的沙鹿、清水、神冈、大雅等区,占地1,800公顷。该机场于日治时期开辟,在冷战时期扩建至今日规模,曾是中华民国空军和驻台美军专用的军用机场,之后因应台中水湳机场的关闭而转型为军民合用机场,但场区仍由军方管理。

其民用部分称为台中航空站(英语译名:Taichung Airport),但对外使用名称为台中国际机场(英语译名:Taichung International Airport),由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管理及运营;军用部分则有空军清泉岗基地(英语译名:Ching-Chuan-Kang Air Force Base)驻扎有国防部空军司令部第三战术战斗机联队(前第427战术战斗机联队),以及陆军陆航清泉岗基地驻扎国防部陆军司令部陆军航空特战指挥部基地在此,此外内政部空中勤务总队第二大队基地亦设在此处。另外机场跑道北侧土地设有清泉岗高尔夫球场,跑道西侧土地则对外租用为经济作物农地。

日治时期

台中清泉岗周边古名“公馆”,1936年(日治昭和11年)在此兴建台中飞行场(或称公馆飞行场)。战后的台湾省政府于1950年,通告台中公馆改称清泉岗。

冷战/美军驻扎时期

冷战时期的清泉岗空军基地曾经是美国空军重要的支援设施。1954年后,依《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国府在驻台美军顾问团(MAAG)协助下征收了台中机场与周边土地扩建机场。美军战斗单位进驻清泉岗始于1958年,当时正值八二三炮战爆发,第83战斗机拦截中队(83rd Fighter Interceptor Squadron)的12架F-104星式战斗机进驻清泉岗,机场亦部署了斗牛士导弹,以应对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威胁。在战势和缓后,83中队在清泉岗及桃园空军基地的飞机和人员又调回美国。

1966年3月20日,为纪念徐蚌会战阵亡的邱清泉中将,故更名为清泉岗空军基地,机场代号CCK,是当时远东最大的空军基地,可起降12架B-52战略轰炸机。1960年代越南战争爆发后,清泉岗机场逐渐成为驻台美军最大、驻屯人数最多的基地之一。

现况

为近年来台湾机场中成长率最大的机场。中国大陆的观光客必游景点如日月潭、埔里、溪头、杉林溪等重要景点几乎都在台湾中部县市,因此非常适合两岸直航航班大幅增加,可便利观光客节省南北高速公路往来奔波之苦及交通风险与时间之浪费。 同时,中台湾为传统产业与精密机械工业重镇,商务旅客往来两岸频繁,透过台中清泉岗机场直航两岸及邻近国家可提高中部县市企业经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