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克里斯蒂安·B·安芬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Naocc讨论 | 贡献2019年11月28日 (四) 10:17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克里斯蒂安·伯默尔·安芬森英文Christian Boehmer Anfinsen,1916年3月26日-1995年5月14日)[1],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莫内森出生,美国生物化学家,他和斯坦福·摩尔威廉·霍华德·斯坦一起研究核糖核酸酶,特别是胺基酸序列与生物活性构象之间的关联,而在1972年共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2]


人物履历

生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莫内森,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学习,1943年获得哈佛大学生物化学的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50年起一直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工作。他还担任过美国生物化学会会长和科学技术协会常务理事等重要学术职务。他在大学时代,就致力于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细胞生理代谢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对一些常见病和慢性病的病理学、病毒学研究也有突出的成就。

人物成就

他提出:一个概念从理论上说明了酶的化学合成的可能性,即蛋白质的高级结构是由它的一级结构所决定,由细胞内的RNA按照DNA遗传信息指令建立起来的蛋白质的某种特定的氨基酸序列,也决定着它具有某种特定的高级结构。他的研究成果对阐明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及其遗传学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为测定和阐明其它各种酶奠定了基础,为此,他获得了1972年诺贝尔化学奖。他的主要著作有:1959年出版的《生物进化的分子基础》以及许多有关论述蛋白质、酶的组成和性质的论文

参考资料

  1. Anfinsen, Christian Boehmer. Who Was Who in America, 1993-1996, vol. 11. New Providence, N.J.: Marquis Who's Who. 1996: 7. ISBN 0837902258. 
  2.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