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方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1月22日 (四) 14:30 由 Slf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张方平'''({{bd|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 == 生平 == 张尧卿之子,少颖悟,…”)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張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號樂全居士,應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

生平

張堯卿之子,少穎悟,讀書過目不忘,宋綬蔡齊以為奇才。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舉茂材異等,爲校書郎,知崑山。又中賢良方正選。李元昊叛,上「平戎十策」。慶曆八年(1048),任滁州知州。[1]英宗時,任禮部尚書。神宗時,除參知政事,與王安石不合,極論新法之害,後以太子少師致仕,曾參與坤寧宮事變事後論戰。

好佛學,在琅琊寺續寫《愣伽經》,「書法宛然不殊」,即今之《二生經》。[2]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卒。蘇軾哀痛不已。[3]贈司空,文定。有《樂全集》四十卷。

家庭

  • 祖父:張嵩[4],一說張嶠[5]宋太平興國五年進士,宋太宗臨軒召對,嘉其器望,選知鄆州
  • 外祖父:嵇適[6]睢陽人,曾隨睢陽大儒戚同文求學,後舉進士第,張方平形容他"蒞官臨事,主於忠恕,局事修整,不出其位,不為虛言奇行以邀聲名,委虵乎州縣之職而優為之"。
  • 外祖母:廣平宋氏[7]
  • 父親:張堯卿[4],習通六經,志不在仕宦,故而並未出仕。
  • 母親:嵇氏
  • 妻子:馬氏
  • 子女:

長女張氏,嫁蔡天申

長子張恕,妻滕氏。

次女張氏,嫁王鞏

着作

着有《樂全集》(一作《樂全先生集》)四十卷,四庫全書版本。

《大宋館閣書目》二卷。

《嘉祐訪遺書詔並目》一卷。

傳記

《宋史》列傳第七十七有傳。

注釋

  1. 《續資治通鑑》卷第五十七
  2. 《冷齋夜話》卷四十五:「張方平以端明殿學士知滁州事,游琅琊山,俯仰梁間,得經函,有寫《愣伽經》半卷,披玩久之,忽悟前身故僧也,乃為終竟書之,書法宛然不殊,號二生經。」
  3. 張邦基《墨莊漫錄》卷五:「樂全先生薨,東坡時守潁州,於僧寺舉掛,參酌古今,用唐人服座主緦麻三月,又別為文往祭其柩,蓋感其知遇也。」
  4. 4.0 4.1 張方平,《張方平集》,卷四十,〈皇考金紫光祿大夫太子少師墓志銘並序〉. 鄭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 723–726. 
  5. 蘇軾〈張文定公墓志銘〉,收錄於《張方平集》. 鄭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 816. 
  6. 張方平,《張方平集》,卷四十,〈贈贊善大夫嵇府君墓志銘並序〉. 鄭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 
  7. 張方平,《張方平集》,卷三十五,〈祭舅氏翰林學士嵇公文〉. 鄭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 

參考書目

  • 《東坡後集》卷一七《張文定公墓志銘》。
  • 《張方平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