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庆亲王奕劻

Gml2018讨论 | 贡献2018年12月31日 (一) 22:06的版本

庆密亲王奕劻Template:标音满语
ᡴᡠᠸᠠᠩ
转写I Kuwang;1838年3月24日-1917年1月28日),爱新觉罗氏,乾隆帝弘历曾孙,不入八分辅国公绵性长子。光绪二十四年慈禧太后世袭罔替庆亲王清末新政代表人物、主要发起者,曾任领班军机大臣,废军机处大学士后,首任内阁总理大臣

庆亲王奕劻
奕劻
第1任大清帝国内阁总理大臣
任期
1911年5月8日-1911年11月16日
(宣统三年四月初十日—宣统三年九月二十六日)
君主 溥仪
副职 那桐
徐世昌
前任 无(新头衔)
继任 袁世凯
个人资料
出生 道光十八年二月二十九
1838年3月24日
清帝国北京城
逝世 民国六年
1917年1月28日(1917-01-28)(79岁)
京兆地方北京市西城区定阜街3号庆王府
国籍
22x20px 中华民国

目录

生平

  • 道光十八年二月二十九(1838年3月24日)出生[1]
  • 道光三十年(1850年)袭辅国将军。咸丰二年(1852年)正月封贝子。十年(1860年)正月,上三十万寿,进贝勒。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同治帝大婚,加郡王衔,授御前大臣。
  • 光绪十年(1884年)三月,命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十月,进庆郡王。十一年九月,会同醇亲王办理海军事务。十二年二月,命在内廷行走。十五年(1889年)正月,授右宗正。光绪大婚,赐四团正龙补服,其子载振头品顶带。二十年(1894年),太后六十万寿,懿旨封庆亲王[2]
  • 二十四年(1898年)封世袭罔替亲王(铁帽子王)。
  • 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庚子事变中,留京会同李鸿章与各国议和。二十七年六月,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奕劻仍总理部事。十二月,加载振贝子衔。
  • 二十九年(1903年)三月,授奕劻军机大臣,仍总理外务部如故。寻命总理财政处、练兵处,解御前大臣以授载振。三十四年(1908年)以亲王世袭罔替。
  • 宣统三年(1911年)出任首任清朝内阁总理大臣首相),组成庆亲王内阁武昌起义后,邀请袁世凯代其出任总理大臣,自任弼德院总裁。后配合袁世凯劝隆裕太后同意宣统退位民国后,据说与其子载振携袁世凯贿赂之汇丰银行两百万银元巨资[3]迁居天津英租界,后来又迁回北京西城区定阜街3号庆王府
  • 1917年1月28日病死青岛[4],奕劻的家人请求逊帝溥仪赐予谥号,内务府把拟定的谥号“哲”送交溥仪,溥仪在当天患感冒没有上课,无法与师傅们商量,只好自己决定,他没有采纳内务府拟定的谥号,另写了几个恶谥“谬”、“丑”、“幽”、“厉”等,溥仪的生父醇亲王载沣劝说另赐个好谥号,溥仪拒绝,说,“奕劻受袁世凯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断送在奕劻手里,怎么可以给个美谥?只能是这个:丑!谬!” 载沣又建议用“献”做谥号,哄骗溥仪这有个犬旁,不是好谥,溥仪直接哭出来,干脆不想给谥号了,最终南书房翰林决定谥号为“密”,溥仪以为不是个好字眼就同意了。溥仪后来从苏洵的《谥法考》上看到“追补前过曰密”,想再改奕劻的谥号也来不及了[5]。民国大总统黎元洪颁令,允许其子载振世袭庆亲王爵衔。

为政举措

奕劻的重要的政治举措就是镇压义和团。义和团尚处于萌芽时期,奕劻就是该运动的直接关系者。由于民教冲突日益增多,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总理衙门拟定了教案处分章程。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山东巨野教案发生,奕劻就是和德国公使海靖进行交涉的主要人物。有着多年对外交涉经验的奕劻,认识到了形势的严峻性。二月十九日,奕劻领衔会奏,请严行查禁直隶、山东一带的义和拳会。并提出了"剿团和洋"的主张。奕劻在义和运动时期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力主镇压、韬光养晦和议和谈判。

光绪二十五年(1901年)九月七日,《辛丑条约》正式签字,从和议开始到光绪二十五年(1901年)二月底,奕劻等人主要与各国使节纠缠于所谓惩治"祸首"的问题,历时六个月之久,奕劻在"剿抚"政策上,和载漪等人尖锐对立,要不是处事圆滑,有可能弄到与被杀五大臣同样的地步。

家庭

清制王爵,正室封福晋,侧室封侧福晋。亲王最多只能有福晋五位,而奕劻竟有六人,地位特殊。

  • 长子载振(母:大侧福晋合佳氏),有四子。
  • 二子载𢱿(母:四侧福晋刘佳氏),有二子溥均溥铭
  • 三子载授(早殇)
  • 四子(早殇)
  • 五子载抡(母:四侧福晋刘佳氏)妻子是山东巡抚孙宝琦的女儿。他与慈禧太后的胞弟承恩公桂祥是儿女亲家,即他的女儿嫁给桂祥的儿子。只有一子溥钰
  • 六子载镨(早殇)
  • 另有格格12人,其中大格格嫁蒙古亲王那彦图四格格裕禄第九子。三格格、四格格常陪伴慈禧太后游玩、照相。

评价

自咸丰十一年(1861年)辛酉政变至辛亥革命,五十年间,奕劻能力不高,学问不行,却始终做官做的顺风顺水。在清朝的最后十年,奕劻或为领班军机大臣,或为内阁总理,又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获授铁帽子王,世袭罔替。庆邸官爵之隆,晚清除醇邸之外,难有其匹者。

但是,奕劻做事,作风稳重,滴水不漏,"荣辱忽焉,皆在圣意"。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变,就是对奕劻政治能力的一个很好说明。

庆亲王内阁

参考文献

  1. 清庆亲王奕劻出生日期,依据《道光十二年至宣统三年王公大臣年岁生日表》。
  2. 庆亲王奕劻中饱私囊,清朝官员明码标价,袁世凯如何投其所好,  历史之记载 2018-12-19
  3. 贾英华《末代皇帝的传奇人生》
  4. 1917年1月28日清庆亲王奕劻卒于青岛。(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
  5. 爱新觉罗·溥仪著. 《我的前半生 第2版》. 北京市: 群众出版社. 2013年1月: 42–50. ISBN 978-7-5014-5037-4 (中文(简体)‎). 
庆亲王奕劻
庆亲王世系
清高宗世系的分支
出生于:1838年3月24日逝世于:1917年1月28日
官衔
新头衔
内阁建立
清朝内阁总理大臣
1911年5月8日-1911年11月16日
继任:
袁世凯
王室头衔
前任:
养父贝子绵悌
庆亲王
任职期间:1850年-1917年
继任:
长子庆贞亲王载振

Template:清朝钦命宪政编查馆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