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剎帝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1月31日 (五) 23:02 由 Keystone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ed Category:500 社會科學總論 using HotCat
前往: 導覽搜尋
剎帝利_Kshatriyas
原圖鏈接
種姓制度中的婆羅門
原圖鏈接


剎帝利,梵語ksatriya的音譯。古印度社會四階級中第二級,即貴族。《大唐西域記.卷二》:「二曰剎帝利,王種也,奕也君臨,仁恕為志。」[1]

古印度種姓制度中的一個階級,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婆羅門思想的受眾,他們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主政軍,負責守護婆羅門階層生生世世。[2]

剎帝利是「力」、「權力」的意思。它是從「羅闍尼亞」發展而來的。剎帝利的基本職業是充當武士。國王一般仍屬於剎帝利瓦爾那,但是剎帝利瓦爾那並不限於王和王族。剎帝利是掌握軍事和政治大權的等級。 [3]

種姓制度

另在印度種姓制度中, 婆羅門是祭祀貴族,剎帝利是政治貴族、吠舍是平民、首陀羅是奴僕。賤民則不列在種姓制度內,是被開除人籍,不算人的階級。地位最高的婆羅門大約僅占印度總人口的5%,卻擁有接近一半的國會席位。

如今,印度人的身份記錄里不會再有任何關於種姓的記載。種姓制度在今天的印度社會,依舊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印度人民靠手腕上的繩子以及名字判斷階級,印度人手腕上的繩子叫做「梵線」或是「聖線」。婆羅門佩戴棉線,剎帝利佩戴亞麻線,吠舍是毛線,首陀羅和賤民佩戴塑料的或者不佩戴。[4]

參考資料

  1. 剎帝利 詞語解釋. 漢典 (中文). 
  2. 種姓制度之困:婆羅門為何贏過剎帝利?. 每日頭條. 2019-05-11 (中文). 
  3. 剎帝利的起源是什麼?身份地位怎麼樣. 趣歷史. 2019-02-13 (中文). 
  4. 印度婆羅門到底有多橫:永遠的特權階層. 每日頭條. 2018-12-07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