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菲臘牙科醫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8月22日 (一) 17:03 由 习包子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
前往: 導覽搜尋

菲臘牙科醫院

圖片來自stheadline

菲臘牙科醫院The Prince Philip Dental Hospital)是香港一家牙科教學醫院,根據香港法例第1081章《菲臘牙科醫院條例》成立,並以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王夫菲臘親王命名。牙科醫院位於香港島西營盤醫院道東邊街交界,毗鄰香港公園。香港政府於1979年4月批出9700萬港元的建造合約動工興建11層高的醫院大樓,整個牙科醫院項目涉資2億港元。1981年3月24日,菲臘親王出席牙科醫院的開幕禮,並主持揭幕儀式,而牙科醫院也以他的稱號名為「菲臘牙科醫院」。[1]

運作

菲臘牙科醫院的運作經費由政府提供,並作為香港大學牙醫學院牙醫學生的校舍和訓練中心。牙科醫院並不提供公共牙科診療服務,但會通過轉介及遴選接收病人,供牙科學生進行訓練及實習,以及進行牙科醫療相關研究。

京劇行當

京劇行當的劃分,除依據人物的自然屬性(性別年齡)和社會屬性(身份職業)外,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徵來分類。京劇班社舊有"七行七科"之說 :七行即生行旦行(亦稱占行)、淨行醜行雜行武行流行[2]

京劇舞台上的一切都不是按照生活里的原貌出現的。京劇舞台上的角色也不是按照生活當中人的本來面貌出現的,而是根據所扮演角色的性別、性格、年齡、職業以及社會地位等,在化妝服裝各方面加以若干藝術的誇張,這樣就把舞台上的角色劃分成為生、旦、淨、丑四種類型。這四種類型在京劇里的專門名詞叫做"行當"[3]

歷任審計主任

參考文獻

  1. 菲臘牙科醫院,stheadline
  2. 國粹京劇你了解多少,搜狐,2018-05-04
  3. 淺談京劇行當之劃分,豆丁網,201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