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曹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7月22日 (一) 07:37 由 Ted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ed Category:三國人物 using HotCat
前往: 導覽搜尋
魏明帝
概要
姓名 曹叡
廟號 烈祖
諡號 明皇帝
陵墓 高平陵
政權 曹魏
在世 204年-239年1月22日
在位 226年6月29日-239年1月22日
魏文帝
文昭甄皇后
年號

太和:227年-233年正月
青龍:233年二月-237年二月

景初:237年三月-239年

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從226年到239年在位,享年35歲。曹叡能詩文,惟文學成就遠不及曹植和曹丕。曹叡是曹魏最後一位擁有實權的皇帝,自從曹叡崩後,曹爽掌權,魏帝自此淪爲傀儡。再後曹爽被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斬殺,魏國大權完全落入司馬氏家族手中。

生平

立儲太子

曹叡從小得到祖父曹操的喜愛,常令他在左右。曹叡年幼聰慧,曹操曾驚異地說:「我基於你可以有三世之業了。」在朝會宴席上,也經常叫他與侍中近臣並列。曹叡好學多識,特別留意法理。

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繼位魏王後封曹叡為武德侯。同年十月曹丕稱帝,次年封曹叡齊公,再次年封平原王。

由於曹叡生母甄夫人得罪了曹丕被殺,曹丕懷疑曹叡心懷不滿,因此始終沒有立為太子,有一段時間甚至打算立徐姬之子曹禮作為太子。直到曹丕病重將死,曹叡才被立為太子。

野史《魏末傳》記載,曹叡小時候曾經跟從曹丕狩獵,見到母子兩鹿。曹丕射殺了鹿母,命令曹叡射殺子鹿,曹叡不從,並且說:「您已經殺掉了母鹿,我實在不忍心再殺掉它的孩子。」說完哭泣不已。曹丕於是放下了弓箭,因為此事十分讚許曹叡,並且立其為太子的心意已經確定。

登基帝位

226年,五月十六日丙辰(6月28日)魏文帝病危,立平原王曹叡為太子,召曹真曹休陳群司馬懿,並受遺詔輔佐嗣主。十七日丁巳(6月29日)崩於嘉福殿。曹叡繼位,是為魏明帝。

明帝登基後首先必須對抗內外敵人的攻擊,226年八月孫權江夏襄陽,227年孟達反,到234年為止諸葛亮五次進攻曹魏,234年孫權攻合肥。明帝重用滿寵於合肥與孫權作戰並成功擊敗孫權諸葛亮等等這些內外戰爭。他重用曹真張郃司馬懿等名將與諸葛亮作戰。235年諸葛亮死後,魏邊境上的情況有所減緩,明帝開始在洛陽大建宮殿,常用人力物力,大臣楊阜高堂隆等對此一再勸練,明帝雖多未採納,但也頗有氣度的不因此問罪。同年,他將他的養子曹芳封為齊王。

237年,聽從高堂隆的建議,發布《景初暦》,是歲將青龍五年春三月改為景初元年夏四月[1],同年遼東公孫淵造反,自立為燕王,明帝令司馬懿攻遼東,司馬懿遂帶兵四萬,和夏侯霸等人出征遼東,大破燕軍,殺公孫淵,成功收復遼東。

託孤重臣

從238年冬開始,魏明帝的健康開始惡化。239年初,魏明帝病重,曹叡本意讓燕王曹宇為大將軍,曹獻、曹爽、曹肇秦朗共同輔政,但曹宇一直不接受。於是曹叡單獨召見劉放孫資到其床邊問話,問道「燕王為何一直不接受大將軍的安排?」劉放和孫資回答:「燕王實在是自己知道不堪大任所以推辭」,曹叡又問:「曹爽可以代曹宇為大將軍麼?」劉放和孫資表示贊同,同時又多次強調應該迅速召見太尉司馬懿來輔助朝綱,曹叡答應並令劉放起詔書。劉放、孫資退下之後,曹叡的想法突然改變,宣詔讓司馬懿不要入宮,過一段時間曹叡見到劉放、孫資說:「我同意召見司馬懿,但是曹肇等人卻讓我不要這樣做,差點壞了我的大事!」於是再次起草詔書,命曹爽、劉放、孫資一同接受詔令,同時免去曹宇、曹獻、曹肇、秦朗等人的官職。

景初三年正月初一(239年1月22日),司馬懿率師從遼東回到河內郡駐紮。明帝傳令把他急招入臥室,拉着他的手囑咐說:「終於等到你來,現在把後事託付給您,和大將軍曹爽共佐曹芳。我在死前能見到你,也沒什麼遺憾的了。」[2]又把齊王曹芳和秦王招來,囑託宣王照顧。當天,明帝駕崩於洛陽宮嘉福殿,年僅三十五歲[3]。《三國志》載魏明帝逝世於嘉福殿,《魏書》載他殯於九龍前殿。正月廿七癸丑日(2月17日),葬高平陵。

辯誣曹叡身世

曹叡生母甄氏原為袁紹中子袁熙婦,據《三國志》卷二《明帝紀》記載魏明帝去世時「時年三十六」。裴松之在《三國志注》中計算曹叡年齡時,認為甄氏在建安九年(204年)八月曹操攻占鄴城後才被曹丕所納,到景初三年正月初一丁亥日(239年1月22日)曹叡死時最多也只有虛歲三十五歲,不能計為三十六歲。由此如盧弼等人就認為曹叡或許是袁熙之子,陳壽在年齡上故意曲筆。

但這一推論仍與三國志本身矛盾。由《三國志·明帝紀》記載「年十五,封武德侯」與《文帝紀》延康元年五月戊寅日(220年6月21日)「封王子叡為武德侯」可以推知,魏明帝應生於建安十一年(206年1月27日至207年2月14日之間),斷然不可能是袁煕之子。[4]

軼事

魏明帝曾經下令由盧毓來推舉官吏,並要求不要只看候選人的名氣,而要看他們的品行與能力。明帝表示,名氣就像是圖畫的餅一樣,根本無用,無法充飢。這就是「畫餅充飢」的典故。

評價

  • 陳壽:「明帝沉毅斷識,任心而行,蓋有君人之至概焉。於時百姓彫弊,四海分崩,不先聿修顯祖,闡拓洪基,而遽追秦皇、漢武,宮館是營,格之遠猷,其殆疾乎!」(《三國志·魏書·明帝紀第三》)
  • 孫權:「及操子丕,桀逆遺丑,薦作奸回,偷取天位,而叡麼麽,尋丕凶跡,阻兵盜土,未伏厥誅。」(《三國志·卷四十七·吳書二·吳主傳第二》)
  • 孫盛:「魏明帝天資秀出,立發垂地,口吃少言,而沉毅好斷。初,諸公受遺輔導,帝皆以方任處之,政自己出。而優禮大臣,開容善直,雖犯顏極諫,無所摧戮,其君人之量如此之偉也。然不思建德垂風,不固維城之基,至使大權偏據,社稷無衛,悲夫!」
  • 劉曄:「秦始皇、漢孝武之儔,才具微不及耳。」(《世說新語》)
  • 陸遜:「選用忠良,寬刑罰,布恩惠,薄賦省役,以悅民心,其患更深於操時。」(《三國志·吳書·張顧諸葛步傳第七》)
  • 鍾會:「烈祖明皇帝奕世重光,恢拓洪業。」(《三國志·魏書·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
  • 閻纘:「及至明帝,因母得罪,廢為平原侯,為置家臣庶子,師友文學,皆取正人,共相匡矯。兢兢慎罰,事父以孝,父沒,事母以謹,聞於天下,於今稱之。」(《上書理湣懷太子(司馬遹)之冤》)
  • 王沈:「好學多識,特留意於法理。」(《魏書》)
  • 裴松之:「魏明帝一時明主。」
  • 司馬光:「漢主壽常慕漢武,魏明之為人。」(《資治通鑑·卷第九十六》)「帝沈毅明敏,任心而行,料簡功能,屏絕浮偽。行師動眾,論決大事,謀臣將相,咸服帝之大略。性特強識,雖左右小臣,官簿性行,名跡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經耳目,終不遺忘。」(《資治通鑑·卷第七十四》)
  • 郭威:「漢高祖為義帝發喪,魏明帝正禪陵尊號,一時達禮,千古所稱。」(《全唐文·卷一百二十三》)
  • 胡應麟:「詩未有三世傳者,既傳而且煊赫,僅曹氏操、丕、睿耳。」(《詩藪》)
  • 呂思勉:「魏文帝本來無甚才略。死後,兒子明帝繼立,荒淫奢侈,朝政更壞。」(《中國通史:後漢的分裂和三國》)
  • 蔡東藩:「曹叡奢淫無度,違理蔑倫,種種荒謬,俱足亡國,而反得平定遼東,擒斬公孫淵父子,是所謂天奪之鑑,而益其疾也。」(《後漢演義》)
  • 馬植傑:「綜觀曹叡之行事,優缺點各占一半,其優點是善為軍計、明察斷獄、比較能容人直諫。曹叡在容受直言、不殺諫臣方面,在古代封建君主中是少見的,這算是他的特色。曹叡的最大缺點是奢淫過度,還有一個重要的失誤,則在確定繼承人和輔政大臣方面。」(《魏的政治與司馬氏專政》)

家庭

父母

養母

后妃

子女

親生兒子

  • 曹冏,226年立為清河王,同年去世。
  • 曹穆,228年立為繁陽王,229年去世。
  • 曹殷,231年出生,232年去世。

養子

  • 曹詢,235年立為秦王,244年去世。
  • 曹芳,任城王曹楷之子。235年立為齊王,後任皇帝。
  • 曹髦,曹叡弟曹霖子,曹芳被廢後過繼給曹叡並立為皇帝,後被弒並追廢。
  • 曹奐,曹叡叔叔燕王曹宇之子,曹髦死後入繼大宗繼承皇位

女兒

參考文獻

  1. 《三國志·高堂隆傳》:帝從其議,改青龍五年春三月為景初元年孟夏四月
  2. 《三國志·魏略·明帝紀》:乃召齊、秦二王以示宣王,別指齊王謂宣王曰:「此是也,君諦視之,勿誤也!」又教齊王令前抱宣王頸。魏氏春秋曰:時太子芳年八歲,秦王九歲,在於御側。帝執宣王手,目太子曰:「死乃復可忍,朕忍死待君,君其與爽輔此。」宣王曰:「陛下不見先帝屬臣以陛下乎?」
  3. 三國志·魏書·程國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4. (清)潘眉,《三國志考證》:「延康元年以武德封曹叡為國,本紀載年十五封武德侯,延康元年即建安二十五年,帝是年十五,則生於建安十一年也。」
  5. 《三國志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爽飲食車服,擬於乘輿;尚方珍玩,充牣其家;妻妾盈後庭,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將吏、師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皆以為伎樂。詐作詔書,發才人五十七人送鄴台,使先帝婕妤教習為伎。......初,張當私以所擇才人張、何等與爽。疑其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