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八仙传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八仙传说,唐宋以来各个时期的文人笔记小说中屡见不鲜,以八仙为题材创作的戏剧、小说、曲艺、绘画等各种文艺作品,也不断涌现,促使八仙及其传说越发深入民间。

八位仙家身份、朝代不一,得道升仙先后有别,其知名度、故事流传的多寡各异。八仙过海,是在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神话传说之一。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后来,人们把这个典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

八仙道教中的八位神仙,分别代表男女老幼、贫贱富贵八种不同的人群[1],由于八仙均为凡人得道,所以个性与百姓较为接近,晚近为道教中相当重要的神仙代表,台湾许多地方都有八仙宫,迎神赛会也都少不了八仙。他们手持的法器或宝物,也称为“八宝”。八仙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八仙的由来

“八仙”一词在中国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一直拥有不同的涵义,直到明朝吴元泰的《八仙出处东游记》(一般称为《东游记》)[2],才正式定型为铁拐李汉钟离(或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何仙姑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八仙人物出处不一,时代不同。最初见于史籍且确有其人的,是初盛唐时道术之士张果。

西汉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汉淮南王刘安着成《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药,后世传其为仙,淮南八仙之说可能附会此事而起。五代时道士作画幅为蜀中八仙,所画人物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唐朝杜甫写的《饮中八仙歌》,指的是李白贺知章等八位能诗善饮的文人学士。今之所谓八仙,大约形成于元代,但人物不尽相同。

五代宋初,关于吕洞宾的仙话传说,流传甚盛,与道教内丹修炼法的传播相煽助,两宋之际即盛传“钟吕金丹道”。金元时全真教兴起,为响应民间信仰及传说以宣扬其教法,将钟离权、吕洞宾等推为五阳祖师,民间传说、杂剧戏谈等便与道教神仙相互演衍,八仙故事流传益广,内容益繁富。吕洞宾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称之为吕祖,各地道观,尤其全真道观祭祀不辍。

道教的八仙缘起于时期,当时民间已有“八仙图”,在元朝马致远的《岳阳楼》、范子安的《竹叶船》和谷子敬的《城南柳》等杂剧中,都有八仙的踪迹,但是,成员经常变动。马致远的《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中,并没有何仙姑,取而代之的是徐神翁。在岳伯川吕洞宾度铁拐李岳》中,有张四郎却没有何仙姑。明《三宝太监西洋记演义》中的八仙,则以风僧寿玄虚子取代张果老何仙姑刘海(或作刘海蟾)虽然现在不列在八仙当中,但在许多地区仍位于八仙之列。明《列仙全传》用刘海顶替了张果老,在江西某些地区的“跳八仙”中,也有以刘海代替汉钟离的。

南宋末年的李简易玉溪子丹经指要》卷首载《混元仙派图》列举了内丹钟、吕一系的传承系谱,虽不可尽信,却不失为最早、最系统的内丹传承史料。按该图所列,第一代钟离权所传有吕洞宾王老真人陈朴等,其中吕洞宾最为著名。其中,钟离权吕洞宾曹国舅李铁拐这四位道教人物都是后世“八仙”原型。

日本民间信仰也有类似的神明组合,称为“七福神”,七福神中除了惠比须日本固有神明之外,其余皆为外来神明[3]大黑天毘沙门天辩财天传自印度佛教寿老人福禄寿布袋则传自中国

形象

八仙与道教,均来自人间,而且都有多采多姿的凡间故事,之后才得道,与一般神仙道貌岸然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众喜爱,其中有将军、皇亲国戚、乞丐道士等等,并非生而为仙,而且都有些缺点,例如汉钟离袒胸露乳、吕洞宾个性轻佻、铁拐李酗酒成性等等,但他们都是道家的仙人,常常在一起。

铁拐李在民间传说中为八仙之首,有的书中称其姓李,名洪水。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则说他姓李,名玄;赵翼的《陔余丛考》中又说他姓刘。

《历代神仙通鉴》称,其原本一俊伟丈夫,善道术,会使导出元神法术,修炼于砀山岩穴中,有次应师父老子之约,行“元神出壳”法术,赴千里之外华山,数日后回归,发现其尸体被同门师弟误焚,突见附近一饿殍,灵机一动说“即此可矣”。即从饿殍脑门而入,神魂归壳后则成一蓬头卷须、黑脸巨眼,并且还跛了一只右脚的丑陋汉子。看来他是一位民间口耳相传、诸事附会而成的道家仙人。

  • 铁拐李(贱):太上老君弟子李真人曾灵魂出窍到华山,以赴老君之约,李真人与徒弟相约,七日不见他苏醒,即可将他的身体火化,孰料徒弟欲归家探望病急的老母,忍耐至第六日,即将李真人肉身火葬。第七日,李真人返回之后,仅见到自己的骨灰,灵魂无所依归,于是借尸还魂,附上一饿死乞丐的尸身,蓬首垢面,坦腹跛足,并撑一根铁杖,故此以后被称为“铁拐李”。

钟离权八仙中名气仅次于铁拐李的是钟离权。他在八仙中地位较高。元时,全真道奉其为“正阳祖师”。有关其人物原型,约出现在五代、宋初之际。《宣和年谱》、《夷坚志》、《宋史》等书中都有关于他的记载,只是后来被神化为汉钟离,才被附会为汉代人。《历代神仙通鉴》、《续文献通考》等书称,钟离权,复姓钟离,东汉咸阳人,其父钟离章为东汉大将,其兄钟离简为中郎将,后也得道成仙。而唐代确实有位叫钟离权的人,《全唐诗》录有他的3首绝句,并附有小传云:“咸阳人,遇老人授仙诀,又遇华阳真人,上仙王玄甫,传道入崆峒山,自号云房先生,后仙去。”他留世的《题长安酒肆避三绝句》一诗,其中有“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得道真仙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等句[4],还颇有一些“仙味”,当是一位好道之人。

  • 钟离权(富)钟离权的父亲是个将领,从小就生长在富裕的家庭里,钟离权长大之后,练成了一身的好武艺;也因为父亲的关系,使得他有在朝廷表现的机会。后来,更受到皇帝的重用当上了大将军,被长官梁冀妒嫉,导致战败,于是隐居修道成仙。

张果老,名“张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们尊称其为“张果老”,历史上实有张果其人。《明皇杂录》卷下:“张果者,隐于恒州条山。常往来汾晋间,时人传有长年秘术。……唐太宗、高宗屡征之不起,则天召之出山,佯死于妒女庙前。”武则天时,此人隐居中条山,时人皆称其有长生秘术,他自称年龄有数百岁。武则天曾派使者前去召见,张果佯死不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恒州刺史韦济将其奇闻上奏皇上,玄宗召之,张果又再次装死,气绝很久才苏醒,使者不敢进逼。

  • 张果老(老):鹤发童颜,银须飘拂,常倒骑一只小毛。其原型为唐代方士张果

吕洞宾八仙中流传故事最多的当数吕洞宾,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为“纯阳祖师”,又称“吕祖”。历来大多数研究者均认为,吕洞宾姓吕名岩,唐末人。《金唐诗》、《词综》中都收有他的诗作。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洪迈的《夷坚志》及《集仙传》等书对其均有记载。有说他是京兆人(今陕西西安一带),唐咸通中及第,曾当过两任县令。有说他是九江人,原为唐宗室,姓李,因避武后之祸,易姓为吕。吕洞宾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浓的一个,潇洒、风趣,为民除暴安良,斩妖除怪。他的传说既多且杂,但从中也可看出原是唐代一位慕道的士人,后被人们神化成仙。

  • 吕洞宾(男):本名岩,中进士,曾两度担任县令,不久因厌官场生活,弃官入道,隐居山林。一次游长安酒肆,遇正阳真人钟离权,经过“十试”,钟离权“授以金丹之道,因得道法”,终于成仙。

何仙姑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有关其身世说法不一。一说她是唐朝人。宋初《太平广记》引《广异记》称,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织鞋为业的农妇,后因嫌家居太闷,游于罗浮山,在山寺中住下,经常采集山果供众寺僧充斋。一次,远在200公里外的循州山寺僧来罗浮山寺,称某日曾有仙女去彼山采摘杨梅果子,经查实那天正好是二娘采果的日子,再加之大家又不知二娘从何处采来这众多山果,便认为二娘即为循州山寺采果之仙女,从此二娘远近闻名,也就借此不再寄居山寺了。一说她是宋朝人。宋代的一些文人笔记多称她为北宋永州(零陵)人,有称她幼遇异人,得食仙成仙。有称她放牧于郊野,遇异人送仙,食后而成仙,宋人笔记中还记载了何仙姑一些为人占卜休咎、预测祸福的事迹,一时士大夫及好奇者争先前往彼处占卜。

  • 何仙姑(女):其身世有多种说法。一说乃吕洞宾弟子。

蓝采和: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叫蓝采和。南唐沈汾《续仙传》、宋初《太平广记》、陆游《南唐书》等书中均载有他的事迹,称其为唐末至五代时人。其行为怪僻,贪杯喜唱,平时穿一身破烂衫,一只脚穿只靴子,另一只则光着脚丫子。更不近常情的是,夏天他穿棉衣,冬天却躺卧雪中而全身冒热气(《续仙传》)。他行为癫狂,有人施钱给他,他大都送给贫苦人。蓝采和居无定处,四海为家。这个仙人的人物原型本是一江湖流浪汉,仅由于他的行为癫狂,又好周济穷人,因此深得人们喜爱而被神化成仙。

  • 蓝采和(贫):唐开元天宝时人。夏服絮衫,冬卧冰雪,常于长安市唱踏踏歌,歌词多神仙之意。有人孩童时见过他,及至年老再见,采和颜状如故,后于酒楼乘醉骑鹤而去。元人以此逸事,撰杂剧汉钟离度脱蓝采和。

韩湘子普遍的说法是,韩湘子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侄孙,《唐书•宰相世系表》、《酉阳杂俎》、《太平广记》、《仙传拾遗》等书中都有关于他的介绍。一称是韩愈侄孙,历史上韩愈确有一个叫韩湘的侄孙曾官为大理丞。韩湘子成仙的传说,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书中称韩愈有一年少远房子侄,为人轻狂不羁,不喜读书,韩愈曾责怪他,他却能在7日之内使牡丹花按其叔的要求改变颜色,并且每朵上边还有“云横秦岭家何在……”的诗句,韩愈惊奇万分。还有说韩湘子是韩愈的外甥,所传事迹和《酉阳杂俎》所言大同小异,称其五代时即被仙化。

  • 韩湘子(少):爱吹笛子。道教音乐《天花引》,相传为韩湘子所作。《度韩公》一事当是韩湘开始神话的故事韩若云《韩仙传》载:韩湘,自少学道,吕洞宾度之登仙。 湘又欲度其叔愈。会愈宴集朋僚,湘赴宴,劝愈弃官学道,呈愈诗有“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5]等句, 愈斥为异端,不从。 湘乃以径寸葫芦酌酒遍饮座客,又以火缶载莲,顷刻开花,花上有字成联云:“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愈终不悟,乃别去。韩湘子形象当由《韩仙传》等书所载附会渲染而成。

曹国舅排名八仙之末的曹国舅,出现的时间最晚,流传的仙话也较少。有关其身世的说法大同小异,都和宋仁宗的曹皇后有关。《宋史》有传,曹佾,字公伯,曹彬之孙,曹皇后的弟弟。他性情和易,通晓音律,喜爱作诗,被封为济阳郡王,身历数朝而一帆风顺,年72而寿终。《神仙通鉴》云:曹国舅天性纯善,不喜富贵,却慕恋于仙道,其弟则骄纵不法,恃势妄为,曹国舅对其恶行深以为耻,遂入山修炼,遇钟离权、吕洞宾而收他为徒,曹国舅很快便修成仙道。

  • 曹国舅(贵):相传为宋仁宗朝之大国舅,名佾,亦作景休。曹国舅是宋朝时曹太后的弟弟,他虽然身为皇亲国戚,可是却生性淡泊,不喜欢功名利禄。平日,他除了处理日常的政事之外,空余的时间,就是研究史学和人生哲学,对于人生的悲欢离合看得很淡,认为一切皆是因果循环的结果。可是,他的弟弟“小国舅”却和他完全不同,因为欺压善良被流放,曹国舅听闻弟弟的惨况之后,立刻出家。

八仙也分别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贵贫贱。也因此,一般道教宫庙都有供奉八仙的地方,或是独立设置八仙宫,而神明庙会也有八仙出现。

八仙也常出现在年画刺绣瓷器花灯戏剧之中,相传八仙也会定期赴西王母蟠桃会祝寿,所以“八仙祝寿”也成为民间艺术常见的的祝寿题材。民间上演酬神戏曲时,也经常上演《醉八仙》或《八仙贺寿》等所谓“扮仙戏”。

八仙八宝

在传统的绘画、雕刻中,常以八仙表示吉祥,直接明示八仙八位尊神者,称“明八仙”;以八仙之法器表示者,称“暗八仙”。八仙每人都有一至二样宝物法器,一般称为八宝,常出现于刺绣、瓷器纹饰、建筑装饰和民间艺术之中,均代表吉祥之意,而且随场景不同而变换。其中较为通俗的八宝为:

八仙过海

相传,某次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众仙齐附,并定下规则,要各人凭自己道法渡海,不得乘舟。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远处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何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随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傲游东侮。这就是偈后语:“八仙过海,各施各法”的由来[7]

八仙的举动惊动了龙宫,东海龙王率虾兵蟹将出海观望,但言语间与八仙发生冲突,引起争斗,东海龙王乘八仙不备,将蓝采和擒入龙宫。八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撕杀,腰斩两个龙子,虾兵蟹将抵挡不往,纷纷败下海去,隐伏水底。八仙则在海上往来叫战。东海龙王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合力翻动五湖四海水,掀起狂涛巨浪,杀奔众仙而来。危急时刻,曹国舅的玉板大显神通,只见他怀抱玉板头前开路,狂涛巨浪向两边退避,众仙紧随在后,安然无恙。四海龙王见状,急忙调动四海兵将,准备决一死战,正在这时,恰好南海观世音菩萨经过,喝住双方,并出面调停,直至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双方罢战。八位仙人拜别观世音菩萨,各持宝物,兴波逐浪遨游而去。这就是“八仙过海”的故事。

传说介绍

这天,八仙兴高采烈地来到蓬莱阁上聚会饮酒。八仙每人准备一道菜,以当地的大虾、海参、扇贝、海蟹、红螺、真鲷等海珍品为主要原料,加工了8个拼盘、8个热菜和1个热汤。拼盘各自用自己的宝物拼成图案,造形生动别致,盘盘都有神话典故,不仅味道鲜美,还可观赏助兴;热菜烹饪更为精致,呈现蓬莱多处名胜景观,巧夺天工;热汤以八种海鲜加鸡汤制成,味道鲜美奇特。酒至酣时,铁拐李意犹未尽,对众仙说:“都说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景致秀丽,我等何不去游玩、观赏?”众仙激情四溢,齐声附和。吕洞宾说:“我等既为仙人,今番渡海不得乘舟,只凭个人道法,意下如何?”众仙听了,欣然赞同,一齐弃座动身而去。(另一说八仙赴王母娘娘蟠桃会归来。)八位仙人聚到海边,个个亮出了自己的法宝。

逍遥闲散的汉钟离,把手中的芭蕉扇甩开扔到大海里,那扇子大如蒲席,他醉眼惺忪地跳到迎波踏浪的扇子上,悠哉游哉地向大海深处漂去。清婉动人的何仙姑步其后尘,将荷花往海里一放,顿时红光四射,花像磨盘,仙姑亭亭玉立于荷花中间,风姿迷人。众仙谁也不甘落后。吟诗行侠的吕洞宾、倒骑毛驴的张果老、隐迹修道的曹国舅、振靴踏歌的蓝采和、巧夺造化的韩湘子、借尸还魂的铁拐李纷纷将宝物扔入海中。瞬间,百舸争流,各显神通,逞雄镇海,悠然地遨游在万顷碧波之中。

八仙遨海,顿时海面如翻江倒海,滔天巨浪震动了东海龙王的宫殿。东海龙王急派虾兵蟹将出海查巡,方知是八仙各显其能,兴海所为。东海龙王恼羞成怒,率兵出来干涉。八仙据理力争,与之抗辩,东海龙王下令虾兵蟹将抢走蓝采和。蓝采和不甘示弱,与之争斗,终因寡不敌众,被抓住关进龙宫。众仙见状大怒,个个奋勇上前厮杀,在海里打起一场恶战。众仙连斩东海龙王两个龙子,吓得虾兵蟹将魂飞魄散,屁滚尿流,纷纷败下阵来。

东海龙王怒不可遏,急忙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不制服众仙誓不罢休。于是四海龙王催动三江五湖四海之海水掀起惊天巨浪,杀气腾腾地直奔众仙而来。正在一触即发之际,忽见金光闪烁,浊浪中闪出一条路来,原来曹国舅白云板天生具有避水神力,他怀抱云板在前开路,众仙在后紧紧跟随,任凭巨浪排山倒海,却奈何不了他们。四海龙王见此情景,十分恼火,又调动了四海兵将准备再战。恰巧南海观音(一说如来佛)从此处经过(或说专门来调停),便喝住双方出面制止,东海龙王放出蓝采和。八仙拜别观音,各持宝物,乘风破浪、遨游而去[8]

后世影响

八仙过海的传说是中国古代最动人的传说之一,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和典故。特别在民间,它的影响是很广泛的,由此引申出来的一些风俗习惯甚至流传到日本的沿海地区。

八仙因为闹过海,沿海人们大都有“七男一女不同船”的禁忌。理发业奉吕洞宾为祖师爷,相传阴历四月十四的所谓吕祖生日,各地理发业一般要热闹一番。民间祝寿要扮演八仙敬酒,渲染欢乐气氛。

形象来源

八仙与道教许多神仙不同,均来自人间,而且都有多采多姿的凡间故事,之后才得道,与一般神仙道貌岸然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众喜爱,其中有将军、皇亲国戚、叫花子、道士等等,并非生而为仙,而且都有些缺点,例如汉钟离袒胸露乳、吕洞宾个性轻佻、铁拐李酗酒成性等等。八仙也分别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贵贫贱。也因此,一般道教寺院都有供奉八仙的地方,或是独立设置八仙宫,而神明庙会也有八仙出现。八仙也常出现在年画、刺绣瓷器花灯及戏剧之中[9],相传八仙也会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会祝寿,所以“八仙祝寿”也成为民间艺术常见的的祝寿题材。民间戏曲酬神时,也经常上演《醉八仙》或《八仙祝寿》等所谓“办仙戏”。

在中国历史上,有关八仙的文学艺术作品可谓比比皆是,甚至在旧时新娘出嫁所乘的轿子上以及印糕上,都可以看到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八仙造型。明代出现的青花瓷瓶上有以西王母为中心的图案,其中也有八仙祝寿的场面。在民间,有一种颇为人们所喜爱的方桌叫“八仙桌”。凡此种种,说明八仙在人们心目中具有深刻影响。

八仙过海是精彩的八仙故事之一。其生动的记述见于明吴元泰之《东游记》。该书写八位神仙人物好打抱不平,惩恶扬善。有一天,他们一起到了东海,只见潮头汹涌,巨浪惊人。吕洞宾建议各以一物投于水面,以显"神通"而过。其他诸位仙人都响应吕洞宾的建议,将随身法宝投于水面,然后立于法宝之上,乘风逐浪而渡。后来,人们把这个掌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

相关影视作品

*1976年大陆版戏曲电影《八仙过海
*1985年香港版ATV电视剧《八仙过海
*1985年香港版TVB电视剧《杨家将
*1985年大陆版电视剧《八仙的传说
*1993年香港版电影《笑八仙
*1996年香港版TVB电视剧《西游记
*1998年新加坡版电视剧《东游记
*1998年香港版TVB电视剧《西游记(贰)
*2002年大陆版电视剧《笑八仙之素女的故事
*2006年大陆版电视剧《八仙传奇
*2008年大陆版电视剧《八仙全传
*2011年大陆版电视剧《碧波仙子
*2014年大陆版电视剧《剑侠
*2014年大陆版电视剧《蓬莱八仙
*2016年大陆版电视剧《仙班校园
*2018年大陆版电视剧《小戏骨:八仙过海
*2019年大陆版电影《东游[10]

相关地名

视频

八仙传奇相关视频

八仙吕洞宾是真实人物
八仙法宝的来历
八仙齐聚蓬莱山,出场方式都好惊艳,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最经典的八仙过海,没有之一


八仙全传之八仙过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