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國際政治 |
中文名: 國際政治 外文名:International Politics 地 位:是構成國際社會的基本單位 含 義:全球性的政治活動 |
國際政治(英語: International Politics ),是指全球性的政治活動,它與國際關係、國家間的互利與合作、各個國家的政治動態有很大的關係。[1]
簡介
國際政治的含義
摩根索指出,國際政治像一切政治一樣,是追逐權力的鬥爭。無論國際政治的終極目標是什麼,權力總是它的直接目標。
國際政治是指國際社會中各主權國家、國際組織以及各種政治力量相互之間的關係及其矛盾運動過程的綜合。
由於國際政治是隨着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而產生和發展的,所以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定以前,不存在國際政治。
基本內容
國際政治的基本內容包括行為體、實質、運行狀態、運行機制、層次等諸方面。
國際政治行為體是構成國際社會的基本單位。當代國際社會存在着兩類國際政治行為體:國家行為體(即主權國家)和非國家行為體。
國家、國際組織及其他政治實體,在參與國際社會活動過程中發生的關係的總和。廣義指國家、國家集團及國際組織等國際政治行為體之間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法律及其他各方面的相互關係,即通常說的國際關係;狹義指各種國際政治行為體,主要是國家之間的政治關係。研究國際政治發展規律的科學稱作國際政治學或國際關係學。
主權國家
主權國家在國際法上是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獨立行為主體,是國際政治的基本行為體。國際法理論認為:在國際關係中的國家需具備四 要素:確定的領土、定居的人民、一定的政府組織和完整的主權。其中主權是國家最重要的屬性,是一個國家獨立自主地處理國內外事務的最高權力,具有鮮明的權威性和完全的排他性。在國際關係中,國家行使主權,進行制訂和實行對外政策、處理國際事務、簽訂條約和協定、宣布戰爭與和平等一系列職能活動。當今世界上 170多個主權國家之間的關係構成了國際政治的主要內容和基本形式。
運行狀態
大致表現為三種基本狀態:競爭、合作和衝突。
競爭
國際競爭是國際政治最基本、最普遍的運行狀態。一國為了實現其國家利益,必然要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內同他國相互競爭:追趕或超越,從而使該國不斷發展。當今國際社會競爭規模日益擴大,170多個主權國家和大量的國際組織都投入了空前的全球性發展競爭。國際競爭促進了經濟、技術發展和社會進步,同時也加深了現存的國際經濟、政治危機,有時可能轉化為衝突和戰爭。
合作
國際合作是指各種行為體之間在一定領域和範圍內,在利益和目標一致或基本一致的基礎上所進行的一定程度的協調和聯合。合作的領域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合作的規模可分為雙邊性合作、區域性合作和全球性合作。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種國際行為體之間多渠道、多層次的聯繫和交流日益擴大,標誌着全球性多邊合作時代的開始。但各國地位、處境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政治經濟上的不平等,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的存在等,都大大阻礙了國際合作的進程。
衝突
國際衝突是各種國際行為體之間因彼此利益和目標不同而造成的矛盾和對立。各國都有特定的國家利益,任何主權國家都不會放棄或忽視該國的國家利益,因此在國家消亡之前,國際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國際衝突的內容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領域。國際衝突的烈度可分為 5個層次:①語言象徵性衝突,即尚未付諸實際行動的衝突,如美國在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問題上與其他國家的衝突;②非對抗性矛盾引起的衝突,如美國和西歐之間的經濟衝突;③對抗性矛盾所引起的衝突,如冷戰時期的美蘇衝突;④國際危機,如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⑤國際戰爭,如1991年的海灣戰爭。國際戰爭是最高層次的國際衝突。國際衝突的形式以軍事衝突最為常見。在自由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之前,世界上只有局部戰爭一種形式。到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科技和生產力迅速發展,國際聯繫和競爭不斷加強。國際衝突的加劇,在20世紀前半期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戰後,世界各國在經濟、政治、文化和安全各方面的相互依賴日益加深,國際矛盾更加複雜,戰爭危險依然存在。但和平力量也在不斷發展壯大,制約戰爭的因素在增長,國際局勢的日益緩和表明:世界和平是可以暫時維護的。
非國家體
非國家行為體包括國際組織、政黨、民族解放組織、跨國公司乃至國際恐怖主義組織等。20世紀90年代初,世界上各種影響較大的國際組織已達4000多個,其中政府間的重要組織已超過 500個。非國家行為體由於為數眾多,活動領域廣泛,對國際關係產生日益重要的影響,已成為當代國際政治不可缺少的、積極的參與者。由於它們的性質、宗旨、成員、組織形式的不同,非國家行為體常常發揮着國家難以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全球普遍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在調節國際衝突、促進國際合作、改善國際安全環境、維護世界和平等方面發揮着重要的作用。非國家行為體的作用同主權國家相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具備主權國家的某些特殊權利、義務,如領土、主權等,在國際社會中居次要地位。
運行機制
國際政治的運行機制可分為自發性作用機制和控制性作用機制:①自發性作用機制: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這種機制在國際政治中占主導地位。當時國際社會的組織程度較低,國際行為大部分是單個國家作出的。雖然也存在某些對國際政治運行過程實施控制的行為,但其作用和範圍很有限。因此國際政治的運行過程帶有很大的混亂性、盲目性。②控制性作用機制在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空前的戰爭災難之後,國際社會希望通過某種組織體制的安排,對國際生活實施管理。各種國際組織,如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應運而生,各種雙邊和多邊的、地區性和全球性的交往都越來越多地被納入國際組織體制之內--各類國際組織各司其職,協調日常國際生活,使之正常運轉,並努力抑制和防止直接使用武力的戰爭行為,維護國家之間以及地區和世界的和平。控制性作用機制的出現,並不意味着國際政治的運行過程可以完全控制。在現實的國際生活中,不可控制的因素還大量存在,現存的國際組織體制也不能對所發生的一切有害於國際生活正常運轉的事件進行絕對有效的控制。所以,非暴力衝突乃至某些戰爭行為是難以避免的。
層次
可分為兩個大的層次:①微觀層次,即以國際政治行為體為中心建立的雙邊和多邊關係,這是國際交往中最普遍和常見的形式。雙邊關係如美日關係、中美關係等。多邊關係如美、歐、日三邊關係等。雙邊關係和多邊關係是整個國際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和變化對國際關係全局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②宏觀層次,指各種行為體之間通過各種複雜關係連結成有機的統一體,即國際政治體系。國際政治體系建立、維持和變動的基礎是國際力量對比的變化。各成員在體系中的利益和地位是依據國際力量對比而確立的,它們的作用和影響不可能超越自身實際力量所能達到的程度。國際力量對比的變化是一個漸進的緩慢過程,一種國際政治體系一旦確立,就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同時,體系中各成員的力量對比是不斷發生變化的。當體系中各個成員,特別是主要成員之間的力量對比發生明顯的根本變化時,就會引起整個體系的變動。
在國際政治體系中,每個成員的特殊利益和目標能否實現,關鍵看其自身的力量。一國為提高其國際地位,增強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爭取有利的外部條件,必然竭力發展自己的實力,即綜合國力。綜合國力是一國實現對外戰略目標的基礎,包括地理環境、自然資源、工業能力、科技、軍備、人口、文化、教育、民族特點、國民素質、社會凝聚力、組織管理能力、動員能力等要素,這是衡量一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作用和影響的重要尺度。當今世界各國正在展開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
發展狀況
國際政治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它隨着國家的產生而出現,也將因國家的消亡而消失。國際政治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社會階級內容和特點。
古代國際政治 在古代和中世紀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時期,由於經濟落後,交通不便,國家間的交往一般局限在個別國家和局部地區之間。當時的國際政治關係處於低級階段,空間跨度狹窄,時斷時續,關係的交叉線比較簡單。
近代國際政治 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來,由於科技和經濟的發展,交通和通訊的飛躍進步,打破了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國與國之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密切,國際貿易的範圍由歐洲擴大到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到19世紀中葉,已初步形成了統一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和全球性的國際政治體系。在這個時期的國際政治體系中,存在着 4類基本矛盾;資本主義國家與封建專制國家的矛盾、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封建專制國家之間的矛盾以及被壓迫民族與壓迫民族之間的矛盾。其中,資本主義國家與封建專制國家的矛盾則占據主導地位。
18世紀以前,資產階級革命只在個別國家取得勝利。當時資產階級雖然代表着先進的生產方式和社會制度,但還沒有成為國際政治的主導力量,封建君主專制國家對國際事務仍擁有重大影響。1789年爆發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沉重地打擊了歐洲的封建體系。歐洲各國封建勢力視法國革命如洪水猛獸,它們內外勾結,結成反對資產階級革命的聯盟。19世紀初,在拿破崙戰爭失敗後召開的維也納會議上,建立了現代意義上的第一個國際政治體系──維也納體系。當時的歐洲列強俄國、英國、普魯士、奧地利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在歐洲劃分了勢力範圍,奠定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政治格局。維也納體系的特點是:封建專制國家在其中占支配地位,形態上是多極均勢結構,以恢復歐洲封建秩序、消滅法國大革命的民主原則為目的。1848年,席捲法國、意大利、奧地利、普魯士等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給歐洲封建制度以沉重打擊,宣告維也納體系瓦解。在此有利條件下,資本主義迅速完成了從手工業工場向機器大工業的過渡。並在新舊兩種政治力量的較量中戰勝了封建勢力,確立了它的統治地位。
19世紀70年代,自由資本主義開始向帝國主義過渡。由於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一些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跳躍式地趕上並超過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國際力量對比發生了明顯變化,資本主義各國之間的矛盾逐步成為國際政治體系中的突出矛盾。資本主義列強為了爭奪原料產地、商品銷售市場和投資場所進行了激烈鬥爭,對殖民地的爭奪達到高潮,到19世紀末,世界領土基本上已被瓜分完畢。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帝國主義政治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大國爭奪世界霸權,爭奪領土。德國在20世紀初工業生產總值超過美國,僅次於英國。它不僅追求建立歐洲霸權,還向英國的世界霸權地位挑戰。英德矛盾在世界範圍內上升為主要矛盾。為此,英與法、俄結成三國協約,同德、奧、意三國同盟相對抗。歐洲出現了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國際格局。它們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和重新瓜分世界,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
現代國際政治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和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使國際政治格局發生了劃時代的變化。帝國主義陣線開始瓦解,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打破了資本主義對世界政治的壟斷,開始了兩種不同制度國家長期共處的局面。從此,社會主義國家同資本主義國家的相互關係,成為國際政治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開始成為推動國際政治體系運行和演變的重要力量,成為國際社會的新角色。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勝國英、法、美、意、日等國列強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在新的力量對比基礎上重新瓜分世界,確立了戰後國際政治新格局,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該體系的特點是:帝國主義戰勝國占支配地位,非歐大國美、日第一次參與主宰世界事務,形態上依然是多極結構,目的在於維護戰勝國既得利益的國際秩序。該體系從一開始就包含着帝國主義戰勝國同戰敗國的矛盾,並遭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和社會主義蘇聯的反對,極不穩定。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加劇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內部矛盾。1931年日本侵占中國東北,華盛頓會議所確立的列強共同宰割中國的局面被破壞,遠東戰爭策源地形成(見彩圖)。
1933年德國建立法西斯專政,撕毀凡爾賽和約,公開擴軍,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英、法對德、意、日的擴張採取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氣焰,最終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在雅爾塔召開的蘇、美、英三國首腦會議奠定了新的國際政治體系──雅爾塔體系的基礎。美、蘇兩大國在歐洲和亞洲重新劃分了勢力範圍:東歐屬於蘇聯的勢力範圍,西歐屬於美國的勢力範圍。德國由蘇、美、英、法四國分區占領,後來發展為兩個德國。從此,歐洲一分為二,形成以蘇、美為首東西方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的國際格局。雅爾塔體系的特點是以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為中心的兩極結構,取代了傳統的以歐洲為中心的多極結構。雙方互為主要對手,各自建立了針對對方的政治軍事集團。鬥爭內容不僅是國家利益和戰略目標的衝突,而且是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對立。鬥爭的主要形式是冷戰。雅爾塔體系的建立是以戰後初期國際力量對比為基礎的,由於各國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和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不斷地改變着世界上各種政治力量的對比,使雅爾塔體系受到一次又一次的衝擊。①1949年中國革命的勝利,極大地改變了國際力量對比,徹底打破了美蘇在中國劃分的勢力範圍,粉碎了美國控制中國的陰謀,蘇聯也不得不在50年代中後期陸續放棄了在中國東北的特權,這是對雅爾塔體系的一個重要突破。②50~60年代,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解放運動蓬勃興起,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一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獲得民族獨立,成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舞台。第三世界的迅速崛起,給美、蘇兩極體系以有力的衝擊,在各種國際組織、特別是聯合國中,改變了超級大國操縱國際事務的局面。③日本和西歐重新崛起,其經濟以高於美國的速度迅猛發展,資本主義世界逐漸形成了美國、西歐、日本三個經濟中心。西歐和日本獨立自主傾向不斷增長。與此相對應,東歐國家對蘇聯的控制也日益不滿,獨立自主傾向也在發展。兩個超級大國對各自盟國的控制力日趨削弱,兩極格局的基礎不斷動搖,世界多極化趨勢迅速發展。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局勢發生劇變:德國重新統一,華沙條約組織解體,東西方正式宣告冷戰結束,尤其是1991年蘇聯解體,這標誌着以兩大政治軍事集團對峙為主要特徵的國際格局發生了根本變化,雅爾塔體系已經瓦解。
實質
國際政治的實質 是各種行為體之間的利益關係,核心是國家間的利益關係。主權國家和其他行為體各有其特定的利益。它們為實現自己的利益,在國際舞台上積極活動,力圖引導或影響國際形勢的發展,創造對自己有利的國際環境。各種行為體之間的利益關係錯綜複雜,既有共同利益,也有不同或相悖的利益。共同利益和暫時的共同利益,可以構成國際協調與合作的基礎;而利益的不同或相悖,則是引起摩擦和衝突的根源。
國家利益是影響、推動或制止國家在國際關係中行為的基本動因,具有多樣性和複雜性。其內容主要包括:安全、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社會制度、意識形態以及國際威望和地位等。在不同類型的或相同類型的國家之間,彼此的國家利益經常存在着差別和對立。國家間利益的不協調是絕對的,協調一致是相對的、有條件的。這就要求一國的外交政策在維護該國利益的同時,還要協調同他國、該地區乃至世界各國的利益關係。當代科技的進步,國際政治和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各國和國家集團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日益加深,全人類的共同利益變得日益重要,並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但當今國際社會,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依然存在;國際形勢劇烈變化,動盪不安;廣大發展中國家仍要為維護和扞衛該國利益進行長期艱苦的鬥爭。國家利益依然是國際關係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