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巴伐利亚州市镇列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巴伐利亚州

来自 携程旅行 的图片

本名 巴伐利亚州

首府 慕尼黑

面积 • 总计 70,550.19 平方千米

(27,239.58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2月31日)

• 总计 13,140,183人

• 密度 186人/平方千米

(482人/平方英里)

巴伐利亚州市镇列表,见巴伐利亚自由州德语:Freistaat Bayern),简称巴伐利亚州,又称拜恩州拜仁州,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南部的一个联邦州,其面积位居德国第一(占全国面积1/5)、人口第二(次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府位于慕尼黑[1]

巴伐利亚州的西北部与巴登-符腾堡图林根萨克森、黑森诸州接壤,东部与捷克,南部与奥地利接壤。州府慕尼黑为其最大城市;北部中弗兰肯行政区纽伦堡为该州第二大城市,北巴伐利亚的最大城市;第三大城市是西南部的奥格斯堡,一座古罗马时代就已存在的当时的古罗马国家的边境城市。

巴伐利亚的文化与德国其他州,尤其与北方不同,主要为宗教信仰(天主教为主)和语言(三大方言)差异。巴伐利亚为德国乃至欧洲的一强劲经济体,许多德国企业总部均位于巴伐利亚境内,诸如宝马、奥迪西门子英飞凌彪马阿迪达斯等。

名称由来

“巴伐利亚”来自拉丁文“Bavaria”,德文“Bayern”音译应作“拜恩”、“拜仁”。

地理

多瑙河横贯中部,南部多冰渍垅和冰蚀湖,南缘阿尔卑斯山区有楚格峰,海拔2963米[2],为德国最高峰,其北丘陵起伏,边缘多山。

冬寒夏暖,年降水量600-1400毫米。

历史

巴伐利亚出自Bayuwaren,是罗马帝国统治该地时罗马人给予该地的名称。指的是“来自波西米亚的人(Boii人)”。大约于520年法兰克人也提及此名。在8世纪早期圣波尼法爵传播天主教,使当地居民一律皈依。从此巴伐利亚一直信仰罗马天主教,16世纪巴伐利亚抗拒宗教改革,未曾改宗新教,而至今仍然坚持信仰罗马天主教。

大约由550年至788年,阿芝诺芬家族统治巴伐利亚公国,直至最后一位公爵泰西罗三世被查理大帝罢黜为止。在接着的400年有很多家族统治公国,很少家族能传至第三代。而那些公爵中最后亦是最重要的一位,就是韦尔夫王朝的狮子亨利,亦是慕尼黑的建城者。

狮子亨利被他侄子腓特烈一世罢免萨克森与巴伐利亚公爵的名衔之后,在1180年,巴伐利亚被给予维特尔斯巴赫家族作为封地,从此巴伐利亚由1180年直至1918年都是在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统治下。1255年巴伐利亚第一次分裂成若干数个公国,但在1506年巴伐利亚再被统一,而慕尼黑也成为唯一的首都。1623年三十年战争早期巴伐利亚公爵取代了他们的表亲普法尔茨伯爵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内强大的选帝侯名衔,从那时起不但决定了巴伐利亚拥有选举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利,而且获得在帝国法律之下的特别正式地位[3]

拿破仑撤销帝国名号的时候,巴伐利亚于1806年升格成为了一个王国,而在1815年普法尔茨也与巴伐利亚合并。在1799年至1817年之间巴伐利亚首相马克西米连·约瑟夫·冯·莫约拿斯伯爵(Maximilian I. Joseph, 1756/05/27-1825/10/23)跟随了一个严厉的现代化方针,建下了行政结构的基础,即使当时仍是君主政体。而这方针亦沿用至今日。在1818年一个新宪法通过(以当时为标准),设立两院制议会,包括上议院("Kammer der Reichsräte")及下议院("Kammer der Abgeordneten")。该宪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君主政体倒台之前仍然有效。

独立意识

之后普鲁士透过战争手段迫使巴伐利亚加入德意志帝国,但其仍拥有王国地位,并保留独立的邮政、铁路与军队等事务的自主权(即所谓的“保留权利”Reservatrechte)。

现在巴伐利亚仍然有着自己的文化独特性,许多当地的居民都强调自己和德国其他地区(尤其与北方的原普鲁士各州)的区别。并且强调自己语言的不同。

视频

巴伐利亚 相关视频

德国巴伐利亚州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节”,整个小镇都沸腾了
德国巴伐利亚州的迷人风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