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瑪四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拉瑪四世, 名蒙固(Mongut) (泰語:มงกุฎ, 1804年10月18日-1868年10月1日), 是曼谷王朝的第四位君主, 諡號為帕瓊格勞(Phra Chom Klao), 在中國史書中稱為鄭明。 他繼位後勵精圖治,並推行改革開放,同時暹羅也不再向大清納貢稱臣。[1]
上世紀九十年代,1956年由美國影星尤·伯連納主演的音樂劇《國王與我》, 及1999年由香港影星周潤發主演的《安娜與國王》中飾演的暹羅國王, 就是講述拉瑪四世和女教師安娜之間的一段情緣。
目录
成長歷程
拉瑪四世(1804-1868), 是拉瑪二世的兒子,母親是一位陳姓華裔商人的女兒。 12歲時被父親委任為武裝力量總司令,14歲時出家做見習僧侶7個月,他本應是王位第一順位繼承人,當他20歲時正式出家為僧時,剛過兩個星期父親即去世,他的異母兄弟帕喃格勞被貴族們推舉為國王,是為拉瑪三世。 蒙固只好到全國各地遊歷,用了27年時間學習西方知識,學習了拉丁文、英語和天文學知識,精通七國語言,他是當時亞洲唯一一個會說流利英語的國王。同時, 體會了下層人民的疾苦。[2]
1851年,拉瑪三世駕崩,由於拉瑪三世沒有指定王位繼承人,朝廷上下經過商議,決定迎回已經是得道高僧的47歲蒙固繼承王位,成為曼谷王朝第四代君主。
登位後, 對泰國進行改革,最重要是主動開放國家,在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方面都學習西方,令暹羅面貌煥然一新。第一件事,為了改變暹羅的蠻夷形象, 就是改革國內的服飾以及跪拜制度。 他改變了大臣覲見時必須赤上身的做法,並且廢除了爬行的跪拜制度,表現了拉瑪四世的親民之風。
1860年,他宣佈泰國曼谷王朝脫離與中國大清王朝的宗藩關係,使得曼谷王朝成為大清王朝最早脫離藩屬國身份的國家。[3]
勵精圖治, 改革開放
外交
蒙固在青年時期遊歷的經歷及他熱愛學習西方知識的精神,使他了解當時的國際形勢。他的外交特徵是開展平衡外交。在《鮑林條約》簽訂後,他和法國、美國、德國、普魯士等許多西方國家簽訂了一系列開放通商條約。
他還聘請英國、法國、美國等許多國家的人在暹羅政府中當顧問或任職,在任用外國人時儘量做平衡。在和法國關於柬埔寨的交涉中,暹羅作了許多讓步,希望借法國的勢力來抗衡英國的勢力, 使暹羅成為東南亞各國中唯一不曾被西方列強統治過的國家。
改革奴隸制度
19世紀初,暹羅大米出口增加,耕地面積隨著不斷擴大,相對勞動力的需求也急劇增加,而傳統的「薩迪那」制限制了勞動力的供給。對此,蒙固逐步用雇傭工人承擔公共工程的建設,以代替無償的強迫徭役制。他曾說,像木工、泥水磚瓦工等項目,要減少一半的徭役人工,而改用雇傭工人。同時,限制封建主不能任意出賣隸屬的依附民為奴,允許奴隸用錢向主人贖身;如主人虐待奴隸,奴隸可以另尋新的主人,為他付出贖身錢後歸附新的主人。[4]
稅制方面的改革
上臺後宣佈減免50%關稅; 取消王室的貿易壟斷,以利擴大進出口貿易,取消沿用已久的大米出口禁令。1854—1855年,蒙固下令取消了按戶徵收產品的十分之一的實物稅(什一稅),改征貨幣稅,每萊年稅0.25—0.75株。1857年,還規定凡新墾稻田第一年免稅,此後二、三年內再看情況減征。
設立國家制幣廠,鑄造硬幣,以錫幣和銅幣代替古老的貝幣,並以銀幣逐步取代舊的銖幣。
修築道路,發展交通
1862年,蒙固王親自規劃修建曼谷市內的大街,在大街兩旁修建商店、辦公室,並建了三條現代化道路。另外,還挖掘了四條運河,連接了重要的市鎮; 並建立造船廠,發展海岸船運交通。
文化
他提倡宗教自由,蒙固是佛教徒,但他與羅馬天主教徒,英、美基督教傳教士,以至伊斯蘭教徒來往甚密。他還允許在曼谷建立天主教、基督教禮拜堂,也容許伊斯蘭教建立清真寺。
同時, 他對民主思想很感興趣。比如,他主張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貴族犯法與庶民同罪; 允許平民百姓直接向國王申訴,蒙固王每個月有兩天親自接見前來申訴的百姓; 廢除國王出巡時百姓必須回避的制度;在宮廷禮儀中,廢除經過國王面前必須匍匐爬行的陳規;外國使節覲見時免除跪拜禮,以表平等。
蒙固還熱衷於西方的民主選舉的觀念。在位時,有兩名法官去世,要委任新人補充職位,蒙固下令由王室所有親王及官員投票選舉,並申明除國王副王的隨從不能被選外,其他任何人,包括奴隸,只要他有能力和智慧,能根據真理、正義和法律對案件做出明確而滿意的判決,都可被選,命令中還詳細規定了選舉的辦法和規則。[5]
軍事
蒙固還仿效歐洲國家現代化軍隊模式,創立了新式的陸軍和海軍,成為暹羅現代軍隊建制的雛形。
天文
蒙固尤其喜好計算地面坐標和行星運動, 在1849年11月18日蒙固寫給一位美國朋友的信中,他特地標明這封信寫於北緯13度26分、東經101度3分泰國灣的海面上。
他也對泰國傳統的占星術進行了改造,重新編撰審定了泰歷。他經常在宮廷公告中展示自己的占星知識, 來糾正當時已經錯漏百出的宮廷占星師既有的體系。
拉瑪四世還精準地公佈了1868年8月18日日食的發生時間和持續時間,本次日全食持續時間為6分鐘,日全食帶將掃過泰國南部的克拉地峽, 他採用西方方法測算的結果與宮廷占星家們的測算結果大為不同,占星家們認為只是日偏食, 而拉瑪四世認為只是日全食。根據拉瑪四世的計算,位於東經99度42分,北緯11度39分,班武里府華欣縣南部的和光(Wako)是本次日食最佳觀測地點。 他親自然帶了許多官員前往這一位於熱帶叢林中的觀測點,還向英法等國的高級官員發出邀請,新加坡總督哈里·歐德爵士趕來捧場。臣民們為拉瑪四世和他的貴賓準備了各種豪華設施,甚至還從曼谷專門運來了消暑用的冰塊。 可惜當地這天是陰天, 突然天空放晴了,日全食被在場的人們完整見證,拉瑪四世所做預測的每一個細節都與實際的天象相吻合。
64歲的拉瑪四世和他的15歲的兒子朱拉隆功在熱帶叢林中染上了瘧疾,拉瑪四世於兩個月之後去世,朱拉隆功雖然一開始病情嚴重但最終轉危為安,繼位成為拉瑪五世。
現在50泰銖面值紙幣的背面有拉瑪四世的形象,左側印有地球儀和天文望遠鏡,或許這是對拉瑪四世與他的天文事業的一種致敬。[6]
人物評價
蒙固的改革目標是改變泰國的落後狀態, 他主動向西方國家開放,向西方學習,允許西方宗教和文化在泰國傳播,這大大地改變了泰國的傳統落後觀念。
他的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促進了泰國經濟的發展, 開始了泰國的現代化進程。他的改革僅僅是初步的, 泰國的改革一直並沒有停止,朱拉隆功繼位後, 進行了更加深入、更加廣泛的改革。
軼事典故
蒙固對科學極其熱愛,他曾向法國傳教士學拉丁文、數學、和天文學; 又向美國傳教士學英文。英文成了他的第二語言,並能用英文簽署國家檔。霍爾對他的英文水準充滿了讚譽,說他“作為國王,他用羅馬字簽署所有國家檔,他那流利而不拘語法的文風,使他的書信讀起來津津有味。”
視頻
參考來源
- ↑ “拉瑪四世”鄭明:開啟泰國近代化改革,不再向大清納貢稱臣. 快資訊. 2020-03-06 [2020-07-07].
- ↑ 50泰銖面值紙幣為什麼會在拉瑪四世身旁印有地球儀和天文望遠鏡. 每日頭條. 2016-10-18 [2002-07-07].
- ↑ 世界唯一一对父子大帝,没有这对父子,此国必定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鳳凰網歷史. 2019-11-28 [2002-07-07].
- ↑ 拉瑪四世在位時間的措施有哪些 關於拉瑪四世的軼事和評價分別是什麼. 趣歷史. 2018-12-17 [2020-07-06].
- ↑ 拉玛四世与日食——泰国版康熙历狱. 科學網. 2014-11-16 [2020-07-10].
- ↑ 拉玛四世与日食——泰国版康熙历狱. 個人博客. 2014-11-16 [2020-07-07].
外部連結
[2]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