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朝鲜战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韩之间的民族内战,后分别支持朝韩双方的美国苏联中国等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得到苏联默许,不宣而战进攻韩国,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韩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并肩作战,经过历次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38线一带。

1951年 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

基本信息

名称:朝鲜战争

地点:朝鲜半岛

时间: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

参战方:朝鲜、中国、苏联、韩国、联合国军

结果:1953年7月战争双方签署停战协议

参战方兵力:中、朝、苏军队1,066,000-1,642,600 韩军、联合国军队972,214-1,205,605

伤亡情况:中朝苏伤亡65万,中国阵亡197,653人 韩军、联合国军伤亡57万以上

主要指挥官:麦克阿瑟李奇微李承晚

其他名称:韩战(东南亚)

战争起因

1945年9月开始,美国陆军在朝鲜南半部接受日本军队投降,随后美国把流亡在中国重庆的朝鲜临时政府运送回国,但每一个回国的朝鲜人都要签署一份拥戴美国占领军的声明。早一步进入朝鲜的苏联军队,这时已经封闭了整个三八线以北地区,随苏军入朝的是数以万计的在抗日期间在苏联居住学习的劳动党流亡者。

三个月以后,美国仍然坚持他的国际托管原则,12月下旬,美国促成与英国苏联三国外长在莫斯科制定了一个包括中国在内的四国对朝鲜进行为期3年的托管协议。消息传到了朝鲜,南方发生了骚乱,美国占领军进行了残酷的镇压,朝鲜人开始把美国看成是第二个日本,在同一时间里,朝鲜北方实施了土地改革,千百万农民第一次获得了自己的土地,他们由衷的感激苏联培育起来的北朝鲜政府,这时,苏联撤出了大部分驻军。这样一来整个1946年期间,在朝鲜比较被动的倒是美国。美国占领军成了南朝鲜人民反抗新的外国统治者的目标。为此,南方政府颁布了新的军事管制法,但这样更加引发了频繁的暴乱。

1947年美国开始改头换面,他以一个新的面貌出现。一年前,美国华盛顿成立联合国组织,十月份美国在联合国提出议案,建议于次年3月31日以前,在朝鲜南北同时进行选举,由联合国监督,建立统一的朝鲜,这个议案被通过。1948年5月,联合国坐镇,朝鲜进行选举,北朝鲜宣布,既不参加,也不承认选举结果。8月15日,南朝鲜单方面选举了李承晚为国号大韩民国的总统,联合国随即接纳他为联合国成员国,美国南太平洋司令麦克阿瑟亲自赴南朝鲜参加李承晚南朝鲜总统的就职典礼。不到一个月,9月9日,北朝鲜选举了金日成为国号朝鲜民族主义共和国的主席,苏联和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立即予以承认。一个有着两千多年统一史的国家,就这样在一个月之内分裂成两个敌视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两个国家落下如此命运,一个是战败国德国,一个就是朝鲜。

1948年12月31日,苏军全部撤出了北朝鲜,半年之后,1949年6月31日,伪军全部撤出了南朝鲜,这时朝鲜半岛一下子被抽成了真空。两个大国留下了两个互相敌对的政权,任何外部压力都会使之破裂,朝鲜半岛的战争正是来源于此。[1]

五大战役

1、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

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1月5日结束,共12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敌我双方在运动中由遭遇进入交战。

志愿军参战部队共6个军18个师,敌方参战部队为4个军10个师另1个旅1个团。敌我兵力为1∶1.2(敌海空军未计在内)。10月19日,志愿军在紧急情况下入朝,原准备抢占龟城、泰川、球场洞、德川、宁远、五老里一线,组织防御。后因敌人已越过志愿军预定组织防御的地区,并继续分兵冒进,志愿军即采取了在运动中歼敌的作战方针,利用敌未估计到志愿军参战这一战略上的突然性和敌分兵冒进的弱点,以一部兵力(第42军之第125师)于东线黄草岭地区进行防御,阻敌前进。同时集中主力(第38、第39、第40军、第50、第66军和第42军之第125师)于西线之宣川、龟城、博川、云山、温井、熙川等地区,在运动敌各个歼灭。

此役于10月25日打响,志愿军实施大胆的战役迂回,配合正面主力坚决勇猛地进攻,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赢得了初战胜利,歼敌1.55万余人。把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敌妄图于“感恩节”(11月23日)以前吞并朝鲜、结束战争的计划。

2、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从1950年11月6日开始,至12月24日结束,共29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诱敌深入、正面突击与战役迂回相结合。

第一次战役后,敌虽遭志愿军沉重打击,仍错误地判断志愿军兵力不大,轻视志愿军力量,发动了所谓“圣诞节”(12月25日)攻势,妄图占领整个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对此,志愿军决定采取故意示弱、诱敌深入和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方针,争取将战线推进到平壤、元山地区。

在战役布势上,志愿军以刚入朝之第9兵团(辖第20、第26、第27军)于东线长津湖地区争取在运动中歼敌一部;同时,集中主力于西线博川、价川、德川、宁远地区,向敌实施反突击。根据第一次战役的教训,西线采取双层战役迂回,以两个军(第38、第42军)从敌翼侧薄弱部(德川、宁远地区)突破,向敌纵深猛插,断敌退路,主力四个军(第39、第40、第50、第66军)由正面配合,实施战术上的分割合围,各个歼灭敌人。东线采取分割包围的战法。西线和东线参战部队在缺乏冬装的情况下,冒着零下40度的严寒气温,艰苦战斗,战胜了敌人,歼敌3.6万余人,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全部领土,迫敌于“三八线”以南转入防御,基本上扭转了战局。

3、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

从1950年12月31日开始至1951年1月8日结束,共8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主要从政治上考虑必须打过三八线,中朝部队向预有防御准备之敌发起进攻。

战役企图为粉碎敌人利用三八线既设阵地进行的防御,不给敌以喘息机会。中朝两军以5个军(第38、第39、第40、第50军和人民第1军团)于西线向东豆川、汉城实施主要突击;以4个军(第42军、第66军和人民军第2、第5军团)分别向济宁里、加平、春川方向和自隐里、洪川方向实施突击。作战中,经短促炮火准备后即全线发起进攻,突破敌防御后,迅速投入第二梯队,向敌纵深实施穿插迂回,切断敌人退路。全线进至“三七线”附近时,即停止了追击,转入积极防御作战。此役,是志愿军入朝后首次大规模向预有防御准备之敌的进攻。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连续作战7昼夜,歼敌1.9万余人,向前推进80至110公里

4、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

从1951年1月25日开始,至4月21日结束,历时87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一翼进行坚守防御,从侧翼实施反突击和作顽强的机动防御作战。

在三次战役中,敌遭中朝部队连续打击,损失惨重,被迫退至“三七线”,将兵力集中后稍事整顿,即趁志愿军转入休整之际,向北发起进攻。志愿军因连续进行了3次战役,减员甚大,极度疲劳,部队未得到休整和必要补充,又值严寒季节,工事构筑不易,粮食缺乏,且运输线延长,补给十分困难,在战役第一阶段,以3个军(第38、第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在西线汉江南北地区进行坚守防御,箝制敌主要进攻集团;在东线横城地区诱敌深入,集中主力6个军(第39、第40、第42、第66军和人民军第3、第5军团)实施反突击。东线反突击取得了胜利,但进攻砥平里受挫,未能打破敌全线进攻。战役第二阶段,志愿军全线转为机动防御,节节阻击敌人。经过艰苦奋战,制止了敌人的进攻,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此役共歼敌7.8万余人,敌每天前进不到1.5公里,志愿军赢得了掩护战略预备队集结的时间。

5、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

从1951年4月22日开始,至6月10日结束,共50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为粉碎敌军登陆计划,提前发起进攻战役。参战部队共15个军,即除使用原有的志愿军第9兵团和第39、第40军,人民军第1、第2、第3、第5军团外,还投入了刚入朝的2个兵团6个军(即第3兵团的第12、第15、第60军,第19兵团的第63、第64、第65军)。战役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一部分兵力突破敌防御后,直向战役纵深发展进攻,割裂敌整个防御体系,集中主力对预期歼灭之敌实施两翼迂回,配合正面突击,分割包围,各个歼灭敌人。战役共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解放军集中3个兵团12个军(内人民军一个军团)于西线实施主要突击,经7天激战,推进50余公里,歼敌2.3万余人,造成东线之敌翼侧暴露,迫敌主力退至春川、汉城地区组织防御。第二阶段,敌为破坏志愿军的进攻,继续北犯,志愿军迅速调整部署,转移主力,以第3、第9兵团和人民军金雄集团向东线之敌实施主要突击。首先集中主力一部割裂美军和南朝鲜军的联系,歼灭县里地区之敌,尔后向纵深发展。以第19兵团在西线箝制美军主力,积极配合行动。此阶段歼灭南朝鲜军第3师、第9师大部,将第5师、第7师击溃。第三阶段,实行战略转移。敌及时以战役预备队堵塞了缺口,形成东西相连的防御体系。解放军经连续作战,粮弹基本用完,继续进攻亦有困难,决定停止进攻,以一部兵力进行机动防御,掩护主力转移休整。转移中,志愿军第180师遭受了严重损失。此役共歼敌8.2万余人,消耗与缴获了敌大量物资装备,锻炼了刚入朝参战的部队。[2]

战争伤亡情况

朝鲜战争从1950年6月开始,一直到1953年7月结束,整整持续了3年之久,在这3年的时间里面,中美双方在不到20万平方公里的朝鲜半岛上投入了超过300万的军队进行战争,其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军队总数为120万,中朝联军人数为188万,其中中国人民志愿军140万。这场持续3年之久的战争对于战争双方的伤亡人数究竟是多少很少人知道,因为双方公布的伤亡人数悬殊很大。

朝鲜战争结束之后,美国宣布“歼灭”中国人民志愿军达到96万人,如果把朝鲜军队算进去的话,那么伤亡的总人数达到140万-150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联合国军”的伤亡,只有区区46万,其中美军更少,只有14万,韩军则有30万人伤亡,其他盟军1万多人伤亡。中方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统计总共伤亡52.5万,其中牺牲11.8万,负伤38万,失踪2.5万,在加上伤重不治的有3.5万,志愿军在朝鲜战争总共牺牲了15万人,但近些年有权威发布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的牺牲人数为18.3万人,这可能是最权威的数字了。

志愿军宣布歼灭100多万“联合国军”,其中美军14.7万,由于统计不清楚,关于朝鲜战争美军究竟死了多少人一直没有确切的说法,有人说是3万,有人说是5万,后来美国在华盛顿兴建了一座朝鲜战争纪念碑,要把每一个牺牲的士兵都刻在这座纪念碑上,目前纪念碑上的人名总数为54246,这就是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总共牺牲的人数。[3]

停战谈判

朝鲜停战谈判自1951年7月至1953年7月,经过曲折复杂的斗争,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订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  

协定的主要内容有:自协定签订后十二小时起,双方停止一切敌对行为;以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各自由此线后撤二公里,以建立一非军事区,自停火之日起停止向朝鲜境内增援部队和武器,并组成军事停战委员会和中立国监察委员会进行监督;停战协定生效后六十天内,双方将一切坚持遣返的战俘分批直接遣返,将来予直接遣返的战俘交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处理;双方军事司令官向有关各国政府建议,在停战协定生效后三个月内,召开双方高一级的政治会议,协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朝鲜战争至此停火。  

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共投入了三分之一的陆军、五分之一的空军和二分之一的海军,支出二百亿美元的直接战费,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一切现代化武器,还拼凑了十五个仆从国家的兵力,最后仍以失败而告终。据统计,朝中军民共歼敌军一百零九万三千余人,其中美军三十九万七千余人,把侵略者赶回到三八线附近。[4]

战争影响

1、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出兵朝鲜,与世界头强美国在战场上取得均势,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辉煌胜利,这在政治上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中国与苏联真正形成了基本平等的兄弟关系(东欧各国与苏联则是父子关系)。 此战又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扬眉吐气的一场对外战争。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终于被公认为强国,获得了近代从未有过的地位,美国也承认自此才把新中国看成一个平等的对手。过去日本社会上都轻蔑地称中国为“支那”,看到自己最敬佩的美国居然被中国人在朝鲜打败,才心服口服地改称正式国名。

中国在军事上取得了百年来对外战争从未有过的辉煌胜利,又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共产党的凝聚力,自鸦片战争后百年来丧失的民族自尊和自信力从此得到了恢复。

经过抗美援朝这一仗,中国解救了处于危机中的朝鲜政权。不论后来的半岛局势演变如何,我国工业中心东北就此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外部安全屏障,我国所显示的威力也使周边出现了一个较好的安全环境。后人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时,认为有两大成果最值得重视:一是打出了几百公里的安全纵深,二是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建设环境。

2、对美国的影响

站在美国的立场上看,这一仗也是有失有得,不过是苦涩大于收获。美国政要都一直认为,此战保住了南朝鲜还是值得打的。 美国当权者当时只是担心将其扩大到中国会引起严重后果,从不认为介入朝鲜战争是错误的。

朝鲜战争结束时,美国高层却充满了沮丧,联合国总司令克拉克上将自称是“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军司令官”。 美国经济受朝鲜战争影响,放慢了战后的发展速度,此后又长期受到军备竞赛拖累,这反而为西欧和日本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过朝鲜战争,美国认识到自己的实力难于打赢地面局部战争,战争结束后便实行“大规模报复战略”,把军备重点转到发展核武器和空军方面。美国的年度军费,由朝鲜战争前的150亿美元,飚升至战争期间和战后的年400亿美元以上,同苏联展开了持续的军备竞赛,导致冷战局面进一步加剧。

3、对苏联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看,苏联在朝鲜战争中却成了受益者。虽然援朝和援华花费了一些经费,在其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却很小,中朝牵制美国的主要力量还使其能处于安全地位,新中国也更坚定地站在苏联阵营一边。正由于看到这一点,斯大林希望朝鲜战争长期进行下去,1951年6月他接见中国派出的高岗和朝鲜的金日成时曾表示:“你们打得很好,为什么要谈判呢?”看到中朝希望和平建设的愿望,斯大林不能不同意和谈,却不希望马上停战,于1952年秋天支持中方在战俘问题上的态度,以便继续拖住美国。1953年3月斯大林突然去世,新的苏联领导人忙于解决内部问题,才表示希望尽快停战,为此提出应在战俘问题上让步。苏联通过朝鲜战争虽巩固了自身阵营,却也加剧了同美国的冷战气氛和军备竞赛,后来一些苏联和俄罗斯学者认为,从长远角度看这对本国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4、对日本的影响

在朝鲜战争中获得最大经济收益的,恰恰是此前几年刚刚战败的日本。

据战后的1946年统计,日本因国内生产破坏和丧失多数海外市场,国民产值只相当于战时最高年份的四分之一,众多国民还处于饥饿之中。经过几年恢复,至1950年经济还未恢复到战前水平。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将日本列岛作为主要后方基地,军需品也大都在此采购,当地经济马上繁荣起来。1951年日本经济总量便超过此前的历史最高水平,随后又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当年的日本政客也都承认朝鲜战争对其国内恢复可谓“天赐良机”。战时美国为巩固后方,又允许日本以“自卫队”名义重组军队,美日军事同盟的基础也在此时奠定。

5、对朝鲜和韩国的影响

至于朝鲜战争的最大受害者,则是朝鲜北南双方。由于战事拉锯般地蔓延到整个半岛,加上美军狂轰滥炸,双方的民众死亡上百万人,半岛上经济惨遭破坏。尤其是朝鲜北方的城市和大多数村镇完全被夷为平地,停战时人们形容平壤“不仅找不到一幢完整的房子,甚至找不到一块完整的砖头”。战前的北南分裂局面,通过战争不仅没有解决,还进一步恶化,朝鲜半岛作为世界军事舞台上的一个热点持续至今。[5]

相关视频

1、朝鲜战争的记忆

2、朝鲜战争

參考來源

  1. 朝鲜战争起因,快资讯网,2019-09-16
  2. 朝鲜战争五大战役,学习啦网,2017-06-19
  3. 朝鲜战争:朝鲜战争中美双方到底死了多少人?,快资讯网,2018-11-06
  4. 历史上的7月27日:朝鲜战争结束,网易网,2004-07-27
  5. 朝鲜战争对中国及其他各方的影响,人们网,2010年08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