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教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绿色教育就是使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课程等有关环境的课程,象数、理、化那样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基础课。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相关知识,使学生毕业后无论赴何种工作岗位,都能具备环境意识,具有基础的环境知识,象“绿色的种子”播撒在中国的大地,为改善中国的环境、继续可持续发展事业打下基础。在中国的多所大学高校、中小学都有了建设绿色校园的尝试[1]。
简介
绿色教育具有艺术性、 综合性、前展性;绿色教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绿色教育富有时代感、责任感, 科学、高效;绿色教育以人为本、以能力为中心、已综合育人为己任;绿色教育激励、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吃苦耐劳、养成良好的习惯, 形成正确的 价值观、 人生观、 世界观; 绿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服务于社会的人身目标, 积极、乐观,责任明确,主动健康发展。
绿色教育的入口是师生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特殊伙伴关系;绿色教育的基础是保证教育的方向性、健康性、 民族性;绿色教育的关键是突出时代特色,适应社会转型,培养适应社会的人;绿色教育的重点是传承文明、教书育人、习惯养成、务实创新,把书本世界和社会实际、 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绿色教育的转折点是克服形式主义,克服保守主义,克服急功近利;绿色教育的主渠道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一切教育的保障;绿色教育的保证是双基并举、能力中心、全面育人;绿色教育的突破口是把学习的自主权、发展权还给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创造;实施绿色教育的过程是由“重教到重学”, 再把品位提高到全方位宏观育人,特别要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精神境界的培养。“教、学、育”融为一体,既是目标又是过程。绿色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构建、自我约束、自我评价,愉快学习、快乐成长、乐中发展,男生绅士化女孩淑女般。
绿色教育中教师就是“导师”。
绿色教育是时代赋予人们的重任。绿色教育既是目标又是方式。要不断反思、善于调整、勇于实践。
教育方式
绿色教育不仅是生态环境教育,更是一种民主、人文、和谐的现代教育观,是通过师生民主公平参与的系列行为实践活动来提高全体师生的环保素质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因此,以“提高校园生活质量,提升学生生命状态”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课堂教学为绿色教育主阵地,课内外相结合,通过环境熏陶、学科渗透、社会实践、道德践行等途径,开展绿色教育,增强环境意识,培养提高了人文素养和绿色行动能力,实行四个结合,拓宽绿色教育途径。
一是环境教育与绿色教学相结合。把课堂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绿色教育的主阵地,强调教学应与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追求师生与 学校教育生态的和谐。学校还制定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制度,把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爱护美好 自然的情感作为新课程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把环境教育渗透作为教学常规进行检查。
二是环境教育与班团活动相结合。学校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卫生日、 世界水日等环境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让全校师生通过对环境纪念日主题的了解、学习,增强师生环保意识[2]。
三是环境教育与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道德教育与环境教育,有许多共同的交叉点,两者相辅相成。
学校积极为学生提供各种活动载体,鼓励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去服务社会,组织学生到社区和工厂开展环保宣传、保洁、护绿等活动,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学生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
概念
“绿色教育”植根于“化民成俗”的优秀历史传统 继承历代鸿儒志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尚情怀 融入崇尚民主科学、张扬自由个性、激励实践创新的时代精神 努力为新世纪培养心胸开阔、志向高远、基础扎实、特长突出、素养全面、个性鲜明、富有自主意识和独创精神、勇于探索实践的现代英才。
绿色教育的主体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交融,培养科学和人文的精神,追求教育的灵性。绿色教育更重要的应该要关注于人,关注学生的素质发展,培养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学生的不断持续发展。
视频
绿色教育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GB/T51356-2019《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最新解读(附全文),搜狐,2020-03-11
- ↑ 【低碳生活】日常低碳环保小常识! ,搜狐,2018-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