萩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名稱
通常為日本彼岸節,佛教習俗,江戶時代初始,是春分、秋分加上前後各3天,合計為期7日左右,此時到墓前祭拜或祭拜神祇,使用萩餅(牡丹餅)供奉之用,1712年(正德 (日本)2年)《和漢三才圖會》較早有相關記載。
通常,萩餅是花盛開秋天的稱呼,牡丹餅是牡丹花開季節的稱呼。另外,部份地方,按一年四季分別,各有不同稱呼。
1950年代之前,日本各地存在普遍差異,名稱分歧。例如:
- 以外層包裹的材料來分,小紅豆餡的叫牡丹餅,黃豆粉的叫御萩;
- 以小紅豆餡的狀態來分,細濾成沙泥狀的叫牡丹餅,保持完整顆粒狀的叫御萩;
- 以飯糰的處理過程來分,飯粒搗至全碎(日文為「皆殺」)的叫牡丹餅,飯粒只搗半碎(日文為「半殺」)的叫御萩;
- 以粳米和糯米的混合比例來分,粳米為主的叫牡丹餅,糯米為主的叫御萩;
- 以體積與型態來分,大而正圓的叫牡丹餅,小而橢圓的叫御萩;
- 以製作的季節來分,春天的叫牡丹餅,秋天的叫御萩;
- 以地域性的習慣來分,關西叫牡丹餅,關東叫御萩。
材料
主要以熟糯米或粳稻(蓬萊米),搭配紅豆泥,依季節時分,各地說法、名稱眾多,口感介於麻糬與八寶米糕(甜米糕)之間。
非節日小吃
福岡北九州市的小倉,當地人配「萩餅」吃關東煮,有紅豆和花生粉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