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蓬萊米,是一種在台灣廣為食用的稻米品種的概稱,依時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定義。現今概稱的蓬萊米,為粳米和秈米的混種,初始的蓬萊米品種,系由日本稻作專家磯永吉與末永仁改良成功。 1921年,於台北草山(今陽明山)上的竹子湖栽種成功,後逐步推廣。
1926年(大正15年)4月24日,由伊澤多喜男總督在台灣鐵道飯店召開的日本米榖大會中正式公布命名為「蓬萊米」,以有別於台灣本土品種的「在來米」(另外幾個候選名稱包括「新台米」、「新高米」),蓬萊米遂逐漸成為這種新品種稻米的概稱,包括日後廣為種植的「台中六十五號」等品種[1]。
由來
台灣種植稻米,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後隨中國移民大量遷徙前來,帶來秈稻品種的稻種,而成為秈稻農業區域的一環;此種稻米在日治時期被稱為在來米〈即原有的本地秈米〉。在台灣的環境中,可一年兩收,甚至少部分地域內並可有三熟,長期以來成為銷往中國地區的重要糧食及經濟作物。
但在日治時期,台灣在來米的口感並不合習慣粳米的日本人之口味,台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因此引進日本本土品種粳米,經過多次試驗改良研究後,磯永吉技士於1922年培植出成功的新品種。1926年,由伊澤多喜男總督在台北鐵道飯店召開的日本米榖大會中正式命名為「蓬萊米」,而磯永吉也被尊稱為「蓬萊米之父」,蓬萊米的口味也廣為台灣人接受。
蓬萊米的外觀,比在來米短而粗,呈橢圓形,米粒較大、黏性強,能適應高溫,肥料反應性高,故在多肥的配合下,產量可比在來米高。但也因如此,蓬萊米的栽種也必須使用大量的肥料。
蓬萊米也是台灣外銷米種中口碑甚好的一種,曾大量輸往日本本土。在台灣,也廣被用來釀酒,如米酒就是使用蓬萊米所釀成的[2]。
視頻
蓬萊米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他種台灣失傳六十五號米,釀出連日本人都驚嘆的清酒 ,鳳凰網,2019-02-27
- ↑ 暢銷國際市場的台灣蓬萊米 ,中國水稻信息網,20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