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衡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衡東縣,隸屬於湖南省衡陽市,位於湖南東部偏南,居湘江中游的衡陽盆地與醴攸盆地之間。東連攸縣,南與安仁縣衡南縣為鄰,西部是50公里長、400米寬的湘江與衡山縣隔水分界,北與淥口區接壤。該縣森林覆蓋率達到51%,是「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

有「魚米之鄉」、「皮影戲之鄉」、「花鼓戲之鄉」、「剪紙之鄉」和「印章之鄉」之稱,是湖南省截止2014年唯一冠名的「土菜名縣」[1]

2015年,根據衡東縣鄉鎮區劃調整方案,調整後下轄2鄉15鎮:踏莊、珍珠2個鄉和城關鎮成建制合併設立洣水鎮。德圳、栗木、莫井3個鄉和吳集鎮成建制合併設立吳集鎮。大橋鎮、三樟鄉成建制合併設立三樟鎮。草市鎮、高塘鄉成建制合併設立草市鎮。

本輪鄉鎮行政區劃調整,衡東縣共撤銷7個鄉級建制,現轄石灘、南灣2個鄉,洣水、吳集、三樟、草市、大浦、新塘、霞流、甘溪、楊橋、榮桓、蓬源、石灣、白蓮、楊林、高湖15個鎮。縣人民政府駐洣水鎮(原縣人民政府駐地)。

位置境域

衡東縣位於湖南東部偏南,居湘江中游的衡陽盆地與醴攸盆地之間。東連攸縣,南與安仁縣、衡南縣為鄰,西瀕湘江與衡山縣隔水相望,北與湘潭株洲接壤 。縣域面積1926平方公里,約占湖南省總面積的0.9%。

風俗文化

影子戲

影子戲是一種以漁鼓說唱與紙型或牛皮影子相結合的摹擬戲。聲腔分道情、四平、神仙腔、崑腔及小調五類。明代,用漁鼓伴唱,多為一人班;清代為二人班,增加鑼鼓、課子、胡琴,一人打鑼鼓,一人耍菩薩(影型),甲唱乙和,繪影繪聲。影型鏤花古樸、細膩,為民間剪紙雕刻藝術珍品[2]。民間傳說、歷史故事、戲曲劇本等都被吸收為影子戲橋路,劇目多達2000餘出。鄉里人家有喜慶,必請班子入戶,演唱一出或數出連台戲,左右鄰居圍而觀之,很是熱鬧。

花鼓戲

衡東花鼓戲是衡州花鼓戲的一個流派,是湘中和湘南最具影響的一支花鼓戲。衡東花鼓戲劇工作者堅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在普及上的基礎上提高,共整理傳統花鼓戲143個、劇本100餘個,唱腔曲牌288個。

衡東土菜

衡東土菜源遠流長。清朝時期,三樟黃椒就因清脆可口、色味俱全,被賜為「貢椒」。此外,楊橋麩子肉、新塘地皮子、草市豆腐、霞流鹹蛋、石灣脆肚等土菜也早已成為代表菜。衡東人就地取材,開始大規模經營衡東土菜餐飲。

衡東話

衡東話是衡東縣域的主流方言,屬於湘語長益片。它與衡山話極為相似,兩地原屬同一區劃,故也常常統稱為衡山話。衡山話分為前山話和後山話,衡東縣均使用前山話。衡東話有21個聲母,39個韻母,6個聲調。樸素的農業元素和淳樸的人文風俗。

視頻

衡東 相關視頻

衡東銅鑼灣宣傳片
你好!衡東-衡東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