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嘎縣
貢嘎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下轄縣,位於西藏自治區南部、雅魯藏布江中遊河谷地帶。
截止至2013年貢嘎縣轄5個鎮、3個鄉、43個行政村(社區)、168個村。貢嘎縣總面積2386.11平方千米,總人口5萬人。縣人民政府駐吉雄鎮。
貢嘎縣境內地勢西高東低,屬高原乾旱季風氣候區。貢嘎縣手工毛紡工藝歷史悠久,「傑德秀圍裙」享譽中外。貢嘎縣是拉薩貢嘎國際機場的所在地,是西藏著名的航空大縣。
目錄
歷史沿革
貢嘎藏語意為「寨後白山,山頂白色」。吐蕃時期約茹管轄。
公元13世紀,由蔡馬萬戶管轄。
14世紀中葉,元順帝授權西藏帕莫竹馬政權接管西藏地方事務,大司徒絳曲堅贊執政後,在此設立貢嘎宗。後為西藏噶廈政府管轄,貢嘎宗歸屬洛喀(山南)基巧。
1959年5月,將貢嘎宗和傑德秀堆合併,正式成立貢嘎縣,隸屬山南地區(專區)管轄至今。
1960年,縣府由貢嘎學村遷至熱麥村。縣府現駐吉雄。
1987年,撤區並鄉,轄傑德秀鎮和朗傑學、昌果、克西、甲日、吉雄、甲竹林、崗堆、江塘、達然多鄉、吉納鄉、娘索鄉、廣嘎、芝龍13個鄉、1個鎮,168個村委會。
2000年,貢嘎縣轄5鎮、3鄉。
2016年2月,山南撤地設市,貢嘎縣屬山南市管轄。
2018年,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貢嘎縣退出貧困縣。[1]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貢嘎縣轄5個鎮(吉雄鎮、崗堆鎮、甲竹林鎮、江塘鎮、傑德秀鎮)、3個鄉(朗傑學鄉、昌果鄉、東拉鄉),43個行政村(社區)。縣人民政府駐吉雄鎮。
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貢嘎縣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通過培訓就業、易地搬遷、生態補償、健康及教育扶貧等有力舉措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多措並舉「拔窮根」
要實現真脫貧,就要想方設法增強貧困戶的「造血」能力。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貢嘎縣堅持按照「四跟四走」的產業發展模式,結合資源稟賦,探索推廣「短、平、快」產業。 截至目前,該縣共啟動扶貧項目35個,投資規模達88798.13萬元。
這些產業項目的實施,大大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增強了當地群眾脫貧增收的能力。
此外,貢嘎縣狠抓教育脫貧。在認真落實「兩免一補」「營養餐改善計劃」等教育惠民政策的同時,實施了貧困生助學金政策,兌現營養改造資金177.51萬元,「三包」經費492.5萬元。
與此同時,貢嘎縣在社會保障方面下足功夫。啟動了全民健康體檢,對因病致貧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疾病篩查等工作。截至目前,該縣共為792人建檔立卡貧困戶開通特殊門診補償政策,兌現2017年國家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補貼116.39萬元,解決貧困群眾住院醫療周轉金、先住院後結算保證金、補充醫療保險資金410萬元。
除此之外,貢嘎縣把符合兜底條件的五保、低保和農村醫療特困群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納入社會保障政策兜底和大病救助範圍,實現了農村低保標準和扶貧標準「兩線合一」。今年上半年,該縣共兌現農村低保對象生活補助資金59.9704萬元,落實特困人員供養資金85.6915萬元,落實臨時救助資金11.4萬元。
齊心協力脫真貧
脫貧路上大家齊努力。貢嘎縣積極發揮各單位優勢,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脫真貧、真脫貧。駐貢嘎縣某部官兵為駐地建檔立卡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10起,提供就業崗位2個,協助幫建村集體經濟項目1個。此外,還開展義務醫療服務2次,為農牧民義診132人次,譜寫了軍民魚水情新佳話。
與此同時,貢嘎縣積極發揮金融扶貧作用,「貸」動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增收。在金融扶貧政策的幫助下,貢嘎縣吉塘鎮2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獲得了5萬元小額信用貸款,入股組建了貢嘎縣中心苗圃基地,除貸款本金由苗圃基地償還外,每戶每年還能拿到不低於3000元的分紅。不離鄉不離土實現就業,建檔立卡貧困戶不僅學到了技術,拓寬了增收渠道,還解放了思想,提高了對黨的惠民政策的認識。
「扶貧宣講員定期到基層宣傳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把脫貧攻堅政策宣講到一線,讓我們真正明白了惠在何處,惠從何來。」克西鄉群眾桑傑羅布說。
貢嘎縣注重惠民政策的宣傳教育,制定並下發了3000冊藏漢雙語《脫貧攻堅政策宣傳手冊》,12000本《貢嘎縣精準扶貧工作手冊》,完成了首次8個鄉鎮脫貧攻堅政策宣講工作。今年上半年,該縣共開展集中宣講42場次,受眾3.97萬人次。
因地制宜促增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旅遊是發展經濟、增加就業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產業。」
江塘鎮崗巴村是貢嘎縣深度貧困村。該村土地資源貧瘠,農牧業產值低下,2016年全村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8006元,低於全縣農牧民人均收入10149元的平均水平。
為打破江塘鎮崗巴村貧窮落後的局面,貢嘎縣依託羊湖景區開發建設,投入資金200萬元對崗巴拉4280觀景台進行了重新改造。改建後的觀景台不僅保證了整體風貌和諧優美,還增加了護欄、停車場、雅江河谷石碑等建設內容,提升了景觀台的品質,增加了客流量。目前,崗巴村村民通過輪流在觀景台銷售民族手工藝品、帶藏獒與遊客拍照,提供餐飲服務等方式,增加了現金收入。據統計,自2017年6月該觀景台開放以來,共接待遊客27萬人次,創收191萬元,帶動崗巴村群眾就業65人,帶動貧困戶共19戶、92人脫貧。
去年崗巴村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416.21元,同比增長17%,高於全縣13%的增長率,極大地增強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與決心。
崗巴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旅遊業,只是貢嘎縣產業脫貧的一個例子,像這樣例子在貢嘎縣還有很多。
人口民族
1997年,面積2280平方千米,人口4.49萬。轄2鎮12鄉:傑德秀鎮、甲竹林鎮、吉雄鄉、江塘鄉、娘索鄉、芝隆鄉、朗傑學鄉、克西鄉、廣嘎鄉、昌果鄉、貢堆鄉、甲日鄉、達惹多鄉、吉納鄉。縣政府駐吉雄鄉。
2000年,貢嘎縣轄5個鎮、3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44624人,其中:吉雄鎮 4931人、甲竹林鎮 7879人、傑德秀鎮 7746人、崗堆鎮 6670人、江塘鎮 4705人、東拉鄉 3808人、朗傑學鄉 6076人、昌果鄉 2809人。
交通
截至2013年,貢嘎縣境內公路幹線為2條國道。拉薩至貢嘎公路為二級黑色公路。全縣另有鄉村公路9條,全縣各鄉鎮增色通汽車。貢嘎縣素有「西藏的空中門戶」之稱。
即將建設的拉林鐵路在這裡設有貢嘎站。
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
貢嘎縣位於西藏自治區南部、雅魯藏布江中遊河谷地帶。
地形地貌
貢嘎縣地處雅魯藏布江中遊河谷區和江南高山寬谷區。境內高山縱橫起伏,邊綿不斷。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海拔3750米。地勢南北高,中間向雅魯藏布江傾斜,地勢平坦、寬闊。
平均海拔3564米,海拔最高達5438米,相對高差1890米。
水文
貢嘎縣屬雅魯藏布江水系。雅魯藏布江從海拔5300米以上的喜瑪拉雅山中段北坡冰雪山嶺發源,自西向東奔流於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南部,最後於巴昔卡附近流出國境,改稱布拉馬普特拉河,經印度、孟加拉國注入孟加拉灣。它在中國境內全長2057多公里,在全國名流大川中位居第五;流域面積240480平方公里,居全國第六,流出國境處的年徑流量為1400億立方米,次於長江、珠江,居全國第三位。河床一般高程在海拔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
氣候特徵
貢嘎縣屬高原帶乾旱季風氣候區。日照射間長,氣溫日差較大,年差較小,冬春寒冷多風,雨季降水集中,形成長冬無夏,春秋相邊的氣候特點。年日照時數為3194小時。年無霜期142天。年降水量為356.6毫米集中在6-9月份。風災最為頻繁,年均大風日40天,集中在2-4月。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生物資源
貢嘎縣主要有藏馬雞、獐子、天鵝、野氂牛、野驢、藏羚羊、野驢、藏羚羊、藏原羚、紅腳鶩、斑頭雁、赤麻鴨、貝母雞、灰鶴、黑頸鶴等。名貴中藥材有沙棘、爬地柏、銀白楊、人參果、雪蓮花、蟲草、貝母、麝香等。
經濟
綜述
2012年,貢嘎縣實現全縣生產總值達到62015.5萬元,同比2011年增長12%;財政收入達到5325萬元,增長1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8036萬元;社會消費品總額達到5030.5萬元,同比2011年增長22%;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677.1元,同比2011年增長13%以上;城鎮失業率控制在36%以內。
第一產業
貢嘎縣是山南地區的農業大縣,為西藏商品糧基地縣之一。主要農作物有青稞、冬小麥、春小麥、豌豆、蠶豆、油菜、蘿蔔、馬鈴薯、元白菜、西紅柿、花菜等。畜牧業主要有氂牛、犏牛、黃牛、改良牛、山羊、綿羊、馬、驢、騾、豬等。全縣林覆蓋面積為4.87平方公里。主要經濟作物有桃、核桃、蘋果等。1987年被評為全國綠化先進縣。貢嘎縣大力發展優質青稞、油菜、蔬菜、食用菌等優勢產業,並加強優質作物示範和推廣工作。2011年第一季度,該縣完成糧食播種面積5.6萬畝,比2000減少0.7萬畝;擴大經濟作物播種面積,其中油菜種植面積1.2萬畝,比2000增加0.6萬畝;蔬菜0.6萬畝,同比增加154畝;飼料2600畝,同比增加228畝;建立高產穩產田3.7萬畝;良種推廣面積達5.3萬畝。牧業方面以產業化經營為重點,逐步形成區域化種植、專業化養殖的格局。第一季度,縣裡共接羔5.1萬隻,幼畜成活4.9萬隻,成活率95%。在禽流感期間,全縣共接種免疫家禽3萬隻,免疫率達到100%。2011年第一季度,貢嘎鄉鎮企業共完成產值427萬元,營業收入388萬元,增加181萬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85.4%、85%和96.7%;農牧民多種經營總收入913萬元,純收入358萬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38.7%和10.5%;勞務輸出人數達1185人。全縣一季度財政收入實現316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1萬元,增長40.44%。
第三產業
獨居空港區位優勢和藏民族的民俗文化的特色結合起來,專門成立了禮儀服務公司,按照藏民族的接待習俗,對進出藏遊客進行接待禮儀服務。2009年1~5月份,接待國內外旅遊人數達到3萬餘人次,創旅遊收入32餘萬元。截至2007年5月,縣內第三產業市場主體達996戶,註冊資金累計達1434.86萬元。僅2009年1-4月份就實現總稅收90餘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
貢嘎縣實驗中學是一所集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中教育為一體的自治區唯一一所實驗中學。學校成立於1996年,是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與湖南長沙援助建成的。
衛生
2014年醫療衛生不斷提高,完成城鄉居民及在編僧尼免費健康體檢50610人,先心病篩查5453人,兌現合作醫療補償費用982.91萬元,受益1451人(次)。投入480萬元完成24個村級醫療衛生室規範化建設,基本實現縣域全覆蓋。五大保險征繳工作進展順利,發放養老保險資金255.71萬元,落實城鄉低保資金454.1萬元。為城鄉低保、五保、優撫對象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資金200.97萬元,為全縣4萬餘名農牧民群眾購買人身意外保險。兌現城鄉醫療救助資金173.33萬元,受益765人次。強基惠民活動投入資金585萬元,為民辦實事好事265件,落實「短平快」惠民項目共15個,總投資達450萬元。
風景名勝
日托寺
日托寺在一個小島上,三面被湖水環繞,登上寺廟的觀景台,心曠神怡,海闊天空。 島上有一個700多年歷史的寺廟叫日托寺,意思是山上的石頭,而這個寺廟裡確實供着一個神石。[2]
莫溪溝
莫溪溝旅遊區為暖溫潤性的複合帶生態系統,有6個垂直帶,由貢嘎山和子梅山組成的高山峽谷,具有氣勢磅的貢巴冰川及多彩的冰川地貌,座落在海拔3700米第四紀冰川測磯提上的貢嘎寺,已有700多年歷史,是康定地區噶舉派有名的寺廟.座落在海拔3400米莫溪溝谷地的子梅村和魏石達村,是名符其實的"世外桃源"。[3]
莫溪溝生態旅遊區為暖溫潤性的複合帶生態系統,有6個垂直帶,由貢嘎山和子梅山組成的高山峽谷,具有氣勢磅的貢巴冰川及多彩的冰川地貌,座落在海拔3700米第四紀冰川測磯提上的貢嘎寺,已有700多年歷史。
曲果日山
曲果日山是西藏佛教四大神山之一,有「西藏幸福源泉」之說。多吉扎寺,位於江北昌果鄉,建於1718年,是寧瑪派(即紅教)的重要寺廟。熱麥寺,是較大的黃教寺廟。因交通便利,前來朝拜的信教和國內外的旅遊者絡繹不絕。
傑德秀鎮
位於縣境東部,東接扎朗縣,西鄰吉雄鎮,北隔雅魯藏布江與昌果鄉相望,南倚朗傑學鄉。傑德秀是聞名的「圍裙之鄉」,也是「八大古鎮」之一。傑德秀,系藏語「口齒伶俐」之意。曾名姐得秀、傑得雪等。傑德秀鎮古為傑德秀堆駐地,海拔3580米。占地面積1平方公里。傑德秀圍裙廠即在此。[4]
1959年建區,轄3個鄉。1987年建傑德秀鄉,1999年改稱傑德秀鎮。面積約175.36平方公里。轄傑德秀、色麥居委會和秀爾、克西、果吉村委會,有28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地傑德秀居委會。常住人口5036人(2017年),均為藏族。經濟以農業為主,兼有牧、副、手工業。耕地面積1417畝,種植青稞、小麥、土豆和油菜,是貢嘎縣糧食主產區之一。草場面積9671.5公頃,主要飼養氂牛、黃牛、山羊和綿羊。全鎮有133.4公頃濕地保護區,棲息着黑頸鶴、黃鴨、白鴨、斑頭雁等野生保護動物,還有豐富的魚類資源。全鎮有交通運輸、糧油加工、機械修理等各種服務業120戶,鎮中心建有傑德秀鎮圍裙廠。1987年,傑德秀鎮修建了沃卡電站至傑德秀鎮高壓輸電線路,1998年修建傑德秀鎮變電站,2000年修建了羊湖電站高壓輸電線路,基本滿足了全鎮的生產生活用電。交通便利,101國道貫境。鎮中心有合作醫療站、中心完小2所、魯康商業街和頓希曲果寺,以及蘇若林寺、曲布尼姑寺和帕當巴拉康,其中頓希曲果寺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名優特產
視頻
貢嘎縣七彩邦典文化旅遊節
視頻
《貢嘎》一分鐘宣傳片中文版
視頻
貢嘎縣足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