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彼得·魏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彼得·魏斯(1916年11月8日-1982年5月10日),德国剧作家、小说家、画家和电影艺术家,入瑞典国籍。他最为知名的作品是戏剧《马拉/萨德》(Marat/Sade) 和小说《反抗的美学》(Die Ästhetik des Widerstands)。

生平

魏斯出生于勃兰登堡的Nowawes(现在属于波茨坦巴伯尔斯贝格的一部分),父亲是匈牙利籍犹太人,母亲是基督教徒。3岁时,他随家人迁徙到布莱梅,随后又移居柏林。他的青春期是在柏林度过的,并在那里接受了后来使他走上视觉艺术家生涯的基本训练。1934年,他的家搬到了英国伦敦东南部的小镇Chislehurst,在那里他进入摄影工艺学校(the Polytechnic School of Photography)学习摄影,之后的1937年至1938年就学于布拉格美术学院(the Prague Art Academy)。1938年在,德国占领苏台德地区之后,他的家人逃亡到瑞典,而魏斯本人则去了瑞士。1939年,他又移民到了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他的余生都是在那里度过的。1946年,他正式成为瑞典公民。[1]

魏斯有过三段婚姻:1943年,和画家Helga Henschen;1949年,Carlota Dethorey;1964年,和Gunilla Palmstierna。作为瑞典共产党党员,他参与政治活动,并于1967年在斯德哥尔摩参加了的“罗素法庭”(这是一个由罗素萨特发起的民间法庭,主要反对越南战争)。1970年,魏斯罹患心脏病后停止了写作,1982年于斯德哥尔摩逝世。

美术和文学

1936年,魏斯举办第一次画展。1950年,他写出第一出戏剧《塔》(Der Turm)。1952年,他加入了瑞典实验电影工作室,在那里制作了几年电影。这期间,他还在斯德哥尔摩的人民大学教授绘画,并为瑞典文版的《一千零一夜》绘制了插图。魏斯也写小说,直至60年代初期。他的小说作品简洁而凝炼,在细节和感受上都是“卡夫卡式”的,往往具有自传背景。魏斯最有名的电影之一是一部名为《幻影》(The Mirage,1959)的实验片。他接下来的一部影片很少被人提及。这个片子是魏斯1960年时和Barbro Boman在巴黎一起导演的。影片有很多名字,英语片名为《花花女郎》(Play Girls)或《火热的性爱》(Flamboyant Sex),在巴黎放映时叫《瑞典女郎》(Schwedische Mädchen),在德国放映时叫《诱惑》(Verlockungand)。 后来据说此片的广告语就是“连巴黎都为之震动”。在魏斯的短片中,《浮士德博士的工作室》(The Studio of Doctor Faust,1956)显示魏斯和德国文化背景强有力的联系。

魏斯最为人所知的作品是戏剧《马拉/萨德》(1963)。该剧于1964年首演于西德,使他得到了国际性的广泛关注。次年,传奇导演彼得·布鲁克纽约执导了一个著名的版本。此剧通过两位个性极端且“风马牛不相及”的历史人物来研究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两个人物一个是让-保罗·马拉(Jean-Paul Marat),法国革命中残忍的英雄;另一个是萨德侯爵(the Marquis de Sade),举世皆知的虐待狂。在《马拉/萨德》中,魏斯使用了一种独特的技巧,那就是“戏中戏套戏中戏”:“我们戏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那些伟大的主张和它们的对立面拆得烂碎,看看它们是怎么工作的,再让它们决一胜负”。 这出戏被视为经典,尽管不会定期上演,却也是常演不衰。

近二十年中,魏斯荣膺多个奖项:1963年,查尔斯·维隆奖;1965年,莱辛奖;1966年,亨里希·曼奖;1967年,卡尔-阿尔伯特·安德森奖;1978年,托马斯·戴勒奖;1981年,科隆文学奖;1982年,布来梅文学奖,德·尼奥斯奖、瑞典戏剧评论家奖和乔治·毕希纳奖。

《马拉/萨德》的中译本由胡其鼎翻译。

相關影片

Peter Weiss - Ein Portrait
Peter Weiss im Gespräch mit Friedrich Luft (1964)
Peter Weiss über "Die Ästhetik des Widerstands"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