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曹浩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曹浩森

图片来自华人百科

个人资料

出生 1886年?月?日
逝世 1952年2月5日(1952岁-02-05)(65-66岁) 中华民国台湾省台北市
国籍 大清(1886年–1911年) 中华民国(1912年–1926年) 中华民国(1926年–1952年)
政党 中国国民党

曹浩森(生1886年-1952年2月5日殁),名明魏,字浩森,以字行,号浩笙,江西省南康府都昌县周溪乡牌楼曹村人,中华民国江西省政府主席,陆军上将。

生平

孙文支持派

曹浩森早年学习旧学,后来立志从军,先后入江西陆军小学堂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堂。1909年(宣统元年)[1],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振武学校。1911年毕业归国。1912年(民国元年),被江西都督府任用。不久,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1期步兵科,后毕业。1913年(民国2年)夏,作为李烈钧的手下参加二次革命,败北后流亡日本。其后,外游南洋

1915年(民国4年)12月护国战争爆发,曹浩森归国,任李烈钧领导的护国军第2军参谋厅上校课长。翌年,参加第2军进攻广东。战后,第2军改编为驻粤滇军第3师、第4师,曹浩森任第3师第31团团长。1918年(民国7年)后,参加孙文(孙中山)的护法运动,历任粤赣湘边防军务督办署副官长、大元帅府少将高参、援桂第3路军参谋长。1920年(民国9年),任孙文的侍卫副官。1921年(民国10年),曹再度赴日本留学,入陆军大学校

国民军到国民革命军

二次革命[2]

1913年3月,宋教仁袁世凯暗杀后,李烈钧义愤填膺,通电反对袁世凯,6月初潜赴上海,与孙中山共谋决策,同月中旬返回江西组织武装起义。李烈钧举行湖口起义之前,派人去保定军校,秘密邀约江西籍的学员回赣参加讨袁战役。曹浩森闻讯后,立即辍学回赣,与赣籍同学多人南下参加讨袁之役。编入讨袁军左翼林虎部下,担任一团团副,驻军德安、瑞昌一线。7月12日,李烈钧在湖口举旗,林虎所部与北洋军激战于九江沙河、德安之间,曹浩森与团长杨祖世一道率队突袭瓜子岭,猛夺沙河镇,予敌以重创。反袁军队连战告捷。后因左翼军孤立无援,退守永修、奉新,最终失利,曹浩森随残馀的部队撤向长沙。"二次革命"失败后,曹浩森随林虎等赴汉口,乘日舰东渡,亡命日本。

亡命生涯[3]

曹浩森日本后,得到了日本友人的推荐,加入日本陆军第十四团工兵部队,作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候补生,但此时却被北洋政府所获悉,于是通过外交手段,咨请日本政府驱逐他,曹浩森只好转赴南洋,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苏门答腊等地流浪。在华侨的资助下,他在《苏门答腊报》任华文总编。1915年又赴雅加达任火山华侨敦本学校校长。

护国战争[4]

  • 1915年12月,袁世凯窃国称帝,蔡锷在云南发难,曹浩森得知讯息后,随李烈钧由印尼潜回国内到达昆明,在云南组织讨袁护国第二军,李烈钧担任护国军第二军总司令,任命曹浩森为总司令部参谋厅第二课课长,主办机要军务事宜。次年6月,曹浩森升任第二军第三十一团团长,奉命率部兵发广东驱逐龙济光,占领广州。在攻占韶关时,曹浩森团攻克帽子峰,仅仅向韶关开了三炮。守军镇守使朱福全闻风而逃。这就是当时著名的"三炮定韶关"的趣闻。此后,曹率部守卫南雄。

结缘总理[5]

  • 1917年,护法运动爆发。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之后,成立中华民国护法军政府。李烈钧担任大元帅府总参谋长。在李烈钧的推荐下,曹浩森任广州警备军总参谋部参谋。1918年6月,调升滇粤桂联军总司令部参谋。次年4月,又调任总司令部副官。这时,护法军政府参谋部为了培养军事人才,选派曹浩森等4人到日本陆军大学深造。曹为此兴奋不已,立即起程赴日,可是到了日本后,北洋军阀政府又致电日本政府,阻挠广东护法军政府所派的人员入陆军大学。曹在日本无法入校,不得已而回国。
  • 1920年,曹浩森奉调在孙中山大元帅府担任孙中山的侍卫副官,因而有机会向孙中山陈述自己的志愿,并得到孙中山的嘉勉,1921年5月,代表孙中山赴贵州巡视,任参谋本部特派参谋、赞襄滇黔援桂军第三路、第四路军务兼援桂军第三路司令部参谋长,由贵州随军入广西柳州。同年11月,曹浩森再次东渡日本,进入日本陆军大学。
  • 1924年冬,曹浩森毕业回国。刚到上海,便接到李烈钧的电报,叫他马上去北京。当时,孙中山正在北京同北洋军阀首脑段祺瑞进行会谈,不料肝癌发作,住进北京协和医院诊治。为了孙中山的安全,李烈钧命令曹浩森担任总侍卫。此后一段时间,曹浩森住宿于协和医院,专门护卫病重的孙中山,期间兼任孙中山发言人。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后,李烈钧为治丧委员会首席委员,曹为治丧事务处负责人。

参谋西北[6]

1925年5月,孙中山先生的治丧工作结束后,曹浩森随同李烈钧会见国民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冯玉祥。冯玉祥聘请李烈钧为国民军总参议。经李烈钧推荐,曹浩森被冯玉祥任命为西北边防督办公署参谋处处长,不久,升任参谋长。

1926年3月,西方列强趁冯玉祥去苏联考察之机,策动"讨赤盟军"五路进攻冯部。曹浩森于4月命国民军撤退北平,集结南口,构筑工事,与"讨赤军"顽强地战斗了三个多月,大挫敌军精锐。由于寡不敌众,加上饷械供应不足,终于败退甘肃、宁夏。不幸的是,在从宁夏退往平凉的路上,曹浩森乘坐的汽车因驾驶员操作不慎,导致翻车,掉到两三丈深的沟里,曹浩森受了重伤,在平凉医院住了很久才慢慢痊愈。南口大战钳制了北洋军阀兵力,帮助了同年7月出师北伐的国民革命军。

9月上旬,冯玉祥回国了解情况后,立即赶赴五原,与于右任等组织国民军联军,并发表宣言,与北伐军南北呼应。曹浩森被任命为国民军联军总司令部副总参谋长,率部转战河北、山东、河南等地。此后不久,国民联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冯玉祥为总司令,曹浩森为总参谋长。五原誓师,在中国大西北举起了武装讨逆旗帜,对刚开始的北伐战争作出了有力的支持和配合。

秦德纯晚年回忆写道:那时我由二集团军十四军军长调任该集团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是曹浩森先生,他品端学粹,耿介廉洁。我与他同住一个房间,房内布置简单,仅有一个办公桌两把木椅及两个行军床,曹先生的行军床,颇为脆弱,人坐床上,常吱吱作响,他曾写了几句话贴在床侧墙上:"此床甚弱,诸君注意,床坏事小,恐伤尊腿。"因此来访的客人均立谈完毕,即行辞去。确有利于我们的办公业务。

对于曹浩森在西北军中的贡献,简又文曾评价道:"曹任西北军总参谋长,于国民革命一役,策划军事,数建大功。"

1927年初,蒋介石为了分化冯玉祥瓦解冯玉祥的武装力量,对曹浩森进行了拉拢。此年,蒋介石特任曹浩森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此时,冯玉祥已请曹浩森担任全集团军的督训责任。蒋介石又邀请曹浩森回江西为桑梓服务,并委任他为江西省建设厅厅长。曹浩森念及与冯玉祥的旧情,拒绝了蒋的邀请。

1928年8月,冯玉祥就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部长,曹浩森任军政部陆军署署长。冯到南京之后,渐渐察觉到蒋介石排除异己的阴谋,遂于1929年2月,以治病为理由匆匆离开了南京。曹也随冯弃职出走。5月,冯玉祥在陕西华阴与曹浩森、韩复渠等高级将领密商反蒋。可是韩复渠向蒋介石告密,冯的计画失败,冯也因此遭到蒋的明令讨伐。

韩复渠、石友三叛冯投蒋后,冯玉祥与曹浩森商量反蒋的对策,曹提出了联合阎锡山共同倒蒋的意见。冯遂派曹浩森与邓哲熙两人到陕西太原见阎锡山。阎锡山对曹浩森说:"请你转告焕章先生,请你到太原一行,我将同他做出决策,或出国一游,争取外援,相机倒蒋。"曹转告冯后,便于6月陪同冯玉祥一同到达太原。阎锡山一面虚张声势,号称"阎冯合作";一面又向蒋介石告密。蒋介石在北平秘密会见阎锡山,并派阎为山西宣抚使兼办军事善后事宜。阎即将冯软禁于五台县建安村。曹浩森一看情势不妙,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跑到南京去了。

离冯附蒋[7]

曹浩森到达南京后,忧心忡忡,顾虑重重。蒋介石听说曹浩森已到南京,便立即召见,不但未加责备,反而礼遇有加,表示关切,并任命为军政部陆军署署长。从此,曹投入了蒋的怀抱。

1929年10月,冯玉祥部下宋哲元、刘郁芬、孙良诚等率国民军公开反蒋,国民军攻势勇猛,一路杀向河南。而此时已在国民党中央军担任参谋的曹浩森,把国民军的优点和缺点都一一列举出来,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办法,于是中央军避开国民军的锋芒,采取了防守的策略,使国民军攻而无功,损失惨重,而中央军逐渐占据了上风。例如:国民军的特效战术是于夜间"摸营",兵士右手执大刀,左手提短枪,偷劫敌营,所向披靡,但是在这次战役中,由于曹浩森的献计,中央军扎营的地方,夜间都燃起火把,彻夜遍地光明,国民军大刀队一旦前来劫营,都被射杀,使孙良诚等人一时找不到破敌良策。

中原大战[8]

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曹浩森随同蒋介石到柳河督战。但是蒋冯两军对峙,蒋因后方接力不及,情况紧张。蒋在柳河召开军事会议,杨杰、曹浩森等均参加,研究对策,决定进退。曹即向蒋进策,说:"冯玉祥用兵素来稳扎稳打,从不冒险深入,我军应把握时机,以进为上策,可以迅速集结兵力,重点突击,进行强攻,我军变被动为主动,赢得时间,则后续部队可到,必操胜券。"蒋介石依计而行,果然,冯军因不知对方虚实而后撤,以致被蒋个个击破,无法收拾。从此,曹便为蒋所倚

同年9月,冯阎兵败,中原大战结束。冯玉祥所部第一集团军由孙连仲率领,投奔了山东韩复渠。蒋介石获悉此讯,深感不安,便与曹浩森商议,如果能将孙连仲的部队拉过来,派到江西"围剿"红军,则孙连仲离开韩复渠,这岂不是一箭双雕?曹便自告奋勇,向蒋介石邀功,去担任说客。蒋介石大喜,即派曹为秘密特使,前往山东说服孙连仲,接受改编。当时,孙连仲的处境很困难,但又不甘居于韩复渠之下。曹浩森在担任西北军参谋长时,和孙连仲的私交很好,同时,孙部的高级将领,如参谋长赵博生、旅长董振堂都是曹在保定军校的同学,还有旅长季振同也是熟悉的老友,因而说服工作进展的很顺利。1931年春,曹浩森亲自陪同孙连仲部旅长以上军官到南京觐见蒋介石,蒋介石亲自到南京车站迎接。由此,蒋介石对曹浩森倍加宠信,不久,曹浩森当选为国民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升任为军政部常务次长,仍兼陆军署署长。

参与剿共[9]

  • 1931年6月22日曹浩森陪同蒋介石乘坐的永绥舰由南京直抵南昌,下午7时,在樵舍抛锚,然后乘车下榻南昌行营。他当晚立即召集军政部长何应钦、参谋长熊式辉以及陈铭枢、孙连仲陈诚等军事将领开会,确定对中央苏区和红一方面军发动第三次"围剿"计画。6月26日,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党政委员会"、"政务设计委员会"成立,蒋兼任委员长,熊式辉为行营参谋长,曹浩森副委员长,均由曹主事,推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发动政策。
  • 1932年曹浩森任军事委员会陆军处处长。当何应钦担任赣粤闽边区"剿总"总司令,蒋介石曹浩森任参谋长。同年5月,蒋介石亲任鄂豫皖"剿匪"总司令,曹浩森任参谋长。曹经常往返于开封、武汉、安庆之间。
  • 1933年9月,蒋介石发动对江西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时,曹浩森等人与德国军事顾问团共同策划"堡垒主义"新战略,参与对中共中央根据地发动的第五次"围剿"。

抗日战争、晩年

抗日战争爆发后,曹浩森继续任军政部政务次长,为抗战体制的整备尽力。1942年(民国31年)2月,就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翌年5月兼任江西全省保安司令,参与对日战争的指挥。1945年(民国34年)5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

战后的1946年(民国34年)3月,曹浩森辞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同年11月当选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7年(民国36年)3月,就任监察院监察委员。同年冬,获授陆军上将位,并退役。第二次国共内战国民党败北,曹逃到台湾

1952年(民国41年)2月5日,曹浩森在台北市病逝。享年67岁。

参考资料

  1. 刘国铭主编‘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2130页作1909年(宣统元年)。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订版’1641页作1908年(光绪34年)。
  2. 曹浩森-参与剿共. 《参见华人百科》. 
  3. 曹浩森-亡命生涯. 《参见华人百科》. 
  4. 曹浩森-护国战争. 《参见华人百科》. 
  5. 曹浩森-结缘总理. 《参见华人百科》. 
  6. 曹浩森-参谋西北. 《参见华人百科》. 
  7. 曹浩森-离冯附蒋. 《参见华人百科》. 
  8. 曹浩森-中原大战. 《参见华人百科》. 
  9. 曹浩森-参与剿共. 《参见华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