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歐亞草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歐亞草原

中文名稱 : 歐亞草原

外文名稱: Eurasian steppe

地理位置: 歐亞大陸

意       義: 世界上最寬廣的一個草原地帶。

氣       候: 山地草原氣候

分       區: 3個

緯       度: 約北緯35°-51°

動物區系: 嚙齒類、野驢等

歐亞草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草原[1],從中國東北松遼平原,至歐洲多瑙河下游。草原呈連續帶狀延伸,經蒙古高原哈薩克丘陵西西伯利亞平原東歐平原,東西綿延15000多公里,構成地球上最寬廣的草原地帶。考古證明,中新世時歐亞大陸已廣泛存在草原景觀,第四紀以後草原面積逐漸擴大,至晚更新世(距今10萬年)前已形成目前的草原類型。

形成

歐亞草原是草原文明的發祥地,也是古代文明擴散和傳播的起源地之一。關於古印歐人和印歐語系的起源有不同觀點,例如「波羅的海—黑海起源說」「中歐—巴爾幹起源說」「小亞細亞起源說」「黑海—裏海起源說」等,都與古代歐亞草原民族有關。其中「黑海—裏海起源說」認為青銅時代在黑海和裏海北部的半遊牧民創造了原始印歐語,並隨着他們的馬匹和輪車向歐洲亞洲擴散,此說被稱為「大草原假說」。

我們知道,地球上的被子植物從白堊紀末期起開始繁盛,並逐漸發展成最大的一個植物類群。其中較年輕的一個大科——禾本科從第三紀中期開始分化,並很快分布到全世界,約有4500種,其中有些是草原植被的主要建成者。稱號「草原之王」的針茅屬(Stipa),其誕生時期不遲於漸新世。孢粉資料證明,中新世時期在歐亞大陸已廣泛存在草原景觀,進入第四紀以後,草原逐漸擴大其面積,至少在晚更新世(距今10萬年)前已形成目前的草原類型。

分布

世界各地的草原有其各自的地方性名稱:歐洲匈牙利草原叫普斯塔(Puszta),俄羅斯草原叫斯特帕(Steppe),北美草原通稱普列利(Prairia),南美草原稱潘帕斯(Pampas)。

在北半球溫帶,天然草原幾乎是連續地分布在歐亞大陸北美大陸,介於森林地帶和荒漠地帶之間的遼闊平原、高原和台地上,構成一個完整的歐亞-北美環球草原帶。

歐亞草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草原,自歐洲多瑙河下游起,呈連續帶狀往東延伸,經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哈薩克丘陵、蒙古高原,直達中國東北松遼平原,東西綿延近110個經度,構成地球上最寬廣的歐亞草原區。根據區系地理成分和生態環境的差異,歐亞草原區可區分為3個亞區:黑海-哈薩克斯坦亞區、亞洲中部亞區和青藏高原亞區[2]

在中國,草原廣布於東北地區西部、內蒙古黃土高原北部、西北荒漠地區山地和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區。中國草原是歐亞草原的一部分,即由東北經內蒙古直達黃土高原,呈連續帶狀分布。此外,還見於青藏高原、新疆阿爾泰山前地區以及荒漠區的山地,大致從北緯51度起南達北緯35度。

氣候特徵

草原地區年降雨量較少,而且多集中於夏秋兩季,冬季少雪嚴寒,具明顯的大陸性氣候。

作為歐亞大陸草原的一部分,在新疆阿爾泰山以及塔爾巴哈台山、烏爾卡沙爾山、沙烏爾山等山地分布着最漂亮的山地草原,這裡的草原與哈薩克斯坦的草原連為一體。這一草原區域,山前平原及低山區的降水量約為120-200毫米,隨着海拔升高,有所增加;1500-2000米的中山地帶降水量可在500毫米以上。降水量的季節分配特點自西北向東南有很大差異。其中夏季降水量占30.6%,春季占21%,冬季占18%,秋季占30%,降水分配還比較均勻。

草原植被

由低溫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時為旱生小半灌木)組成的植物群落,是溫帶半濕潤地區向半乾旱地區過渡的一種地帶性植被類型。在歐亞大陸,草原植被自歐洲多瑙河下游起,呈連續的帶狀東伸,經羅馬尼亞蘇聯蒙古,直達中國,構成世界上最寬廣的草原帶[3]。植物以叢生禾本科為主,如針茅屬、羊茅屬等。此外,莎草科、豆科、菊科、藜科植物等占有相當比重。

在草原植物中,旱生結構普遍存在,如葉面縮小、葉片內卷、氣孔下陷等;植物的地下部分發達,其鬱閉程度常超過地上部分。多數植物根系分布較淺,集中在0~30厘米的土層中。植物的發育節律與氣候相適應,季相明顯。以營養繁殖為主。就生活型而言,以地面芽植物為主。雖然各地組成草原的植物種類差異很大,但針茅屬(Stipa)植物普遍,特別在歐亞草原植被中表現更為明顯。

新疆阿爾泰山以及塔爾巴哈台山、烏爾卡沙爾山、沙烏爾山等山地分布着的山地草原,以廣泛分布的沙生針茅為其重要特點。其次還有溝葉羊茅、小蒿等。這一草原區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之一。其天然草場有效利用面積占全新疆的1/5,在全新疆草場平衡中的載畜能力為1/4,草場的主要缺點是冬場面積太小,所以四季草場不平衡,夏場有富餘,冬場不足,這種情況成為更進一步發展畜牧業的嚴重障礙。所以改良冬場,建立穩產高產的人工飼草飼料基地,是保證該地區畜牧業發展的重要措施。

草原文化

古代文化

逐水草而居是遊牧民族共同的生活規律。他們的遷徙一方面造成自身文化的擴散,另一方面也把東西方不同的文明成果傳播到更遠的地方。古印歐人不僅遷到歐洲,也遷移至中亞,南下又進入南亞次大陸西北部,即印度古文獻中的雅利安人,他們往南驅逐古達羅毗荼人,創造吠陀文化,把雅利安—旁遮普語族的語言帶到了印度。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以前,居住在中亞草原地區,有的部落從這裡向西移入伊朗高原東部,也有的向東遷徙至中國西北地區,新疆地區發現的吐火羅文化[4]被認為與古印歐人有關。

安陽殷墟出土玉器達1200件以上,其中有新疆和田玉。玉石文化通過北方草原傳播到西伯利亞地區,在貝加爾湖沿岸青銅時代早期格拉茲科沃文化墓葬中,出土的白玉環,形制與中國商代玉器完全相同。蘇聯考古學家吉列謝夫說:「商代的白玉西傳完全證實,在塞伊瑪時期伏爾加河和卡馬河沿岸、西伯利亞貝加爾湖沿岸與中國北方之間曾有聯繫。」

古代東西方交通來往的通道還有沙漠綠洲之路和海上絲路,但在人類活動的早期,沙漠綠洲之路和海上絲路的交通工具都不及草原民族的駿馬和輪車,歐亞草原民族充當了東西方文化交流最早的承擔者和推動者。

歷史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郭物根據草原文化考古學資料指出,青銅時代末期和早期鐵器時代,由於馴化馬技術的成熟、氣候的變化,綿羊在畜群中所占比重的加大,歐亞草原開始了遊牧化的進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許倬雲認為,歐亞大陸間遊牧的草原文化,在公元前2000年開始有擴散的現象,其原因之一是以畜牧為生的族群人口增加,二是牧人們學會了騎馬,三是草原上氣候乾燥,生活環境惡劣。中亞遊牧民族的大遷徙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始於公元前2000年,第二個階段在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200年,第三個階段始於公元前700年左右。商周時期,中國北部和西北部都承受了來自草原遊牧民族擴張的壓力,與戎狄的長期戰事就是例證。

中亞遊牧民族擴散的第三次浪潮與草原氣候變化有關。據竺可楨研究,公元前1000年左右,中國地區曾有一段寒冷時期,至春秋時逐漸變暖。嚴寒迫使遊牧民遷移,溫暖的氣候適宜草原民族的生活和繁衍,草原人口畜群的增加會造成對水草的爭奪,同時也會向周王朝的領地進行侵擾。當周王朝衰落不能有效抵制其進犯時,西北地區不免受其襲擾,幽王之死與平王東遷皆與此相關。

秦穆公時征服「西戎八國」,向西北開疆拓土,迫使活動在河西走廊的允姓之戎和部分大夏人西遷,允姓之戎即塞人。月氏西遷時,也驅趕允姓之戎和大夏人向西遷徙,「塞種,本允姓之戎,世居敦煌,為月氏迫逐,遂往蔥嶺南奔」。這造成歐亞草原民族遷徙的連鎖反應,居住在伊犁河流域與楚河流域的斯基泰人被迫離開西遷,斯基泰人向西挺進,又迫使黑海之濱的西米里安人西遷。在公元前2000年以來歐亞草原民族遷徙的背景下,隨着斯基泰人西遷,一條溝通歐亞大陸之間的草原之路形成了。

公元前7世紀後期,希臘詩人阿里斯提士的長詩《阿里麻斯比》對歐亞大陸間草原遊牧民族活動有所記載,「阿里麻斯比」(獨目人)是居住在裏海與中亞草原間遊牧的塞人部落。阿里麻斯比以東還居住着希帕波里亞人,即中國文獻中的月氏人。往東與蒙古高原相通的大道有三道。第一道在東及巴爾喀什湖西緣時,從東南折向楚河谷地,而後進入伊犁河流域。從這裡沿着天山北麓一直向東,直到東端的博格達山以北。從博格達山北麓向北,還可以走向蒙古高原的西部。第二道,從伊犁河流域偏向東北,進至準噶爾盆地,直抵阿爾泰山西南山麓;或者從東欽察草原東進至額爾齊斯河中游,沿着其支流的河谷和宰桑湖南緣進至阿爾泰山。在阿爾泰山脈上,有不止一處可以越過的通道,著名的達坂(意為「山口」)有三個,即烏爾莫蓋提、烏蘭和達比斯。第三道從東欽察草原東緣向東,渡過額爾齊斯河抵達鄂畢河,然後沿着鄂畢河上游卡通河谷地進至蒙古草原。

文化交流

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中國和希臘之間的交流,就是靠中國農耕文化與西北遊牧文化接觸和交流,然後又通過草原遊牧民族繼續向西傳遞而實現的,歐亞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充當了中國絲綢和西域文明的中間商和販運者。因此,這條由遊牧民族活動形成的歐亞草原之路被稱為「斯基泰貿易之路」。

中國古代文獻中有西北草原民族「禿頭人」「獨目人」和塞人的記載。《山海經·海外北經》記載「海外自西北陬至東北陬」之國有「一目國」。《漢書·西域傳》中有塞人、塞種。匈奴強盛時,勢力向西擴展,月氏人西遷,侵入塞人的居住地,導致塞族的分散。一部分南下征服罽賓等地,一部分留居故地。後來由於匈奴的逼迫,烏孫人西遷,又侵入這一地區,大月氏人則繼續西遷。留下的這一部分塞人與烏孫人混合,史籍中所稱的塞人,大約與西方和印度記載中所稱塞西安人、薩爾馬西安人、釋迦人同族。周穆王西征,中國的絲綢已經傳至歐亞草原上活動的斯基泰人,又通過斯基泰人傳到更遠的地方。俄羅斯巴澤雷克墓、克里米亞半島刻赤和德國斯圖加特市霍杜夫村古墓中發現的公元前五六世紀至公元二三世紀的中國絲織品,勾勒出中國絲綢沿歐亞草原西運的路線。出現在公元前五六世紀希臘藝術中的人物,身着輕薄透明的衣物,被認為是中國絲綢布料。

文化交流是雙向的,通過歐亞草原傳播的並不只是中國絲綢。馬的馴化和以馬駕車最早是中亞遊牧民族的成果,鹿石文化遍布歐亞草原各地,西方的金銀器很早就在歐亞草原地帶擴散,歐亞草原西部的青銅文化進入中國新疆。匈奴人柔然人突厥人的西遷,蒙古人的西征,都是發生在歐亞草原的重大事件,對東西方文化交流發生重要影響。當鮮卑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權時,東西方之間的草原絲綢之路進入了一個高潮時期。從中國新疆地區經過中國北方草原,直到朝鮮半島、日本,考古發現的西方器物,都揭示出歐亞草原之路在東西方文明互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視頻

歐亞草原 相關視頻

歐亞民族大遷徙與中世紀的開端:匈奴西遷改變世界版圖
文明史詩——5000年全動態歐亞非版圖變遷,看到大蒙古帝國令人驚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