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焦桐(1956年8月25日-)原名叶振富出生高雄市。知名诗人,作家,“二鱼文化”事业、《饮食》杂志创办人。[1]诗作被翻译成英、日、法文多种在海外出版。编有年度饮食文选、年度诗选、年度小说选、年度散文选及各种主题文选四十馀种。
焦桐长期担任文学传播工作,曾任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专任副教授、教授等职务。现任中央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世界华文媒体集团”编委会顾问,并任台湾饮食文化协会理事长。[2]
目录
焦桐实记录
拒绝大学联考的小子[3]
年轻时,焦桐曾因为“完全无法接受教科书”而拒绝大学联考,后来经联考分发至中国文化大学戏剧系,接著取得该校的艺术研究所硕士学位。进入社会工作及结婚后又想继续深造,考取辅仁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班。
这种奇特的人生经历创造出焦桐不愿随波逐流的文笔,寻求颠覆传统的路径。
“木栅手工面线”
焦桐在《味道福尔摩莎》里曾说,木栅昔称“面线窟”,如今已没落。但上周在木栅巷子乱晃,还真的晃到一家红砖平房手工面线工厂,转进屋内,老婆婆守在绿色三层收银机旁,问我要买多少。买了三包上面写著大大“寿”字的手工面线,一旁在晒面线的阿伯还呛声:“你是会煮吗”我不会煮至少可以叫别人煮啊(怒)。 “木栅手工面线”。[4]
余光中最爱跟我聊车
焦桐忆及,某年他在国家文艺奖的推荐余光中得奖,“我推荐他,必须要询问他的意愿。”于是致电余老,结果被老人家婉拒。甚至,后来还手写一封长信给他,大意是“老,戒之在德”,就这样把百万元奖金往外推,焦桐自嘲,如果是他,恐怕很难拒绝这样的荣耀与奖金。
回忆余老,焦桐笑说:“他每次都和我谈车。”而且,看似文弱的余光中,即使后来身体不是太好,仍坚持自己开车,展现老派文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5]
《非常人语》吴郭鱼之味
富贵三代始知吃穿,美食家若非有优渥家世,就是有善于烹饪的母亲。但诗人焦桐两者皆无,高雄出生,单亲。他自嘲母亲做菜难吃,诗作《完全壮阳食谱》让他被误以为是美食家,深恐虚名浪得,他开始研究美食,以人类学家做田野调查精神研究台湾美食,一天吃十来家肉圆是家常便饭。
新作《味道福尔摩沙》是台湾小吃大百科,编写该书后期,逢爱妻癌世,美食指南也变成情感日记。茶叶蛋蛋壳上裂痕,让他联想妻子手术后光头上的伤疤,木栅铁观音的苦涩与中年男子丧妻并无不同,他以新诗自疗,企图走出伤痛,中年男子半生经历一如他说推崇桃园溪州楼的吴郭鱼,乍看平凡草根,却有滋有味。 [6]
“饮食文学教父”
现在焦桐是大家熟悉的“饮食文学教父”
他巧妙地将情欲、食物和政治以严肃又戏谑的语言串联在一块。焦桐之后又以做学问的态度及诗意的笔法写台湾小吃文化,于是有《味道福尔摩莎》、《台湾味道》等书的面世;《岁时蔬果记》则是用以六十种蔬果道尽岁时转换、天地人情。每一次书写,不只写饮食,也是记忆深处真动人的情感回眸!
成名作
1999年,出版《完全壮阳食谱》诗集。
掀起了一场情色文学的革命,厨房不但变得情欲横流,且巧妙地将情欲、食物和政治以严肃又戏谑的语言串联在一块。
跨入饮食写作
《味道福尔摩莎》
《台湾味道》三部曲等书。
得奖
曾获全国学生文学奖新诗首奖、散文佳作,共计获奖四次。
1980年,荣获第三届时报文学奖叙事诗优等奖:《怀孕的阿顺仔嫂》
联合报文学奖报导文学首奖。
著作
诗集
1983年,《蕨草》。
1988年,《咆哮都市》。
1993年,《失眠曲》。
1999年,《完全壮阳食谱》。
2003年,《青春标本》。
散文集
1989年,《爱的小故事》。
1989年,《我邂逅了一条毛毛虫》。
1993年,《童年的梦》。
1993年,《最后的圆舞场》。
1995年,《在世界的边缘》。
1997年,《心灵恋歌(1)》、《心灵恋歌(2)》。
2003年,《屋檐下的风景》。
2005年,《台湾饮食文选》。
2005年,《台湾医疗文选》。
2009年,《暴食江湖》。
2012年,《台湾肚皮》。
2015年,《味道福尔摩沙》。
评论集
1990年,《台湾战后初期的戏剧》。
1998年,《台湾文学的街头运动:1977~世纪末》。
童书
1992年,《乌鸦凤蝶阿青的旅程》(与林鸿尧、郭智尧合著)。
视频
焦桐 X 饮食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