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總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聯合國總部(英語: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s,也稱為「聯合國大廈」)位於紐約曼哈頓東河沿岸,是聯合國總部的所在地,1949年10月至1951年6月建成的。聯合國總部包括秘書處大樓、會議廳大樓、大會廳和哈馬舍爾德圖書館4棟建築。其中秘書處大樓位於中心,是聯合國總部的核心建築。雖然大樓位在紐約市,但其土地實際為國際領土,其西側邊界為第一大道,南側為東42街,北側為東48街,東側為東河。2006年12月23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名為「基本建設總計劃」的決議,決定撥款18.77億美元來整修聯合國總部大樓[1]。
計劃與建設
美國建築師華萊士·K.哈里森為首席建築師兼策劃人,以及聯合國諸成員國任命的設計顧問。包括D.N.Bassov(蘇聯)、Gaston Brunfaut(比利時)、歐內斯·特科米爾(加拿大)、勒·柯布西耶(法國)、梁思成(中國)、奧斯卡·尼梅耶(巴西)、霍華德·羅伯特森(英國)、G. A. Soilleux(澳大利亞)、Julio Vilamajó(烏拉圭)。
因為毗鄰東河快車道和東河的緣故,團隊在50個提案中選出尼梅耶的32號提案以及柯布西耶的23號提案,其中前者將分別用於聯合國大會和秘書處的建築分開為兩座,而後者則只包括一個囊括一切機構的建築。最後二者共同提交了23-32號計劃,其設計如今日我們所見。
聯合國總部大樓始建於1947年,1949年10月24日奠基,於1952年落成[2]。美國政府為其提供了6500萬美元無息貸款,整個建築亦正好用去全部貸款。
建築結構
大廳內牆為曲面,屋頂為懸索結構,上覆穹頂。南面為39層的聯合國秘書處大樓,是早期板式高層建築之一,也是最早採用玻璃幕牆的建築。前後立面都採用鋁合金框格的暗綠色吸熱玻璃幕牆,鋼框架挑出90厘米,兩端山牆用白大理石貼面。大樓體形簡潔,色彩明快,質感對比強烈。大樓總高154m,39層。
大會堂
大會堂是聯合國里最大的房間,座位能容納1800多人。這個房間是由負責設計總部的11位建築師合協力設計的,為了強調國際性,裡面沒有擺設任何會員國的禮物。大會堂中唯一的禮物是大會堂兩邊的兩幅抽象壁畫。壁畫是由法國藝術家費爾南德·萊格爾設計,由一位不具名的捐贈者通過美國的聯合國協會贈送。
大會堂是聯合國里唯一掛有聯合國徽章的會議室。徽章中間是從北極上方看下來的世界地圖,兩側是象徵和平的橄欖枝。
大會是中央機關,193個會員國在此聚會討論當代的緊迫問題,其中大多數問題涉及許多國家或洲,因此需要國際合作。大會不是世界政府,它的決議對會員國沒有法律約束力。但是,通過大會的建議,可以使全世界集中注意重要的問題,從而促成國際合作。在某些情況下,大會的決定可以導致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和公約。
視頻
聯合國總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聯大批准撥款 整修聯合國總部大樓,淄博新聞網,2006-12-25
- ↑ 高清:帶你走進聯合國總部大樓,人民網,201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