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兰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Tpyleo讨论 | 贡献2022年7月16日 (六) 08:09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兰科

兰科(英語: Orchid ),全科约有700属20000种,产全球热带地区[註 1]和亚热带地区,少数种类也见于温带地区。我国有171属1247种以及许多亚种、变种和变型。以云南、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等省区种类最多。常见植物有春兰、蕙兰、大花蕙兰、建兰、寒兰、墨兰、蝴蝶兰、大花杓兰、兜兰等。[1]

形态特征

兰科植物地生、附生或较少为腐生草本,极罕为攀援藤本;地生与腐生种类常有块茎或肥厚的根状茎,附生种类常有由茎的一部分膨大而成的肉质假鳞茎。叶基生或茎生,后者通常互生或生于假鳞茎顶端或近顶端处,扁平或有时圆柱形或两侧压扁,基部具或不具关节。花葶或花序顶生或侧生;花常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少有为缩短的头状花序或减退为单花,两性,通常两侧对称;花被片6,2轮;萼片离生或不同程度的合生;中央1枚花瓣的形态常有较大的特化,明显不同于2枚侧生花瓣,称唇瓣,唇瓣由于花(花梗和子房)作180度扭转或90度弯曲,常处于下方(远轴的一方);子房下位,1室,侧膜胎座,较少3室而具中轴胎座;除子房外整个雌雄蕊器官完全融合成柱状体,称蕊柱;蕊柱顶端一般具药床和1个花药,腹面有1个柱头穴,柱头与花药之间有1个舌状器官,称蕊喙(源自柱头上裂片),极罕具2-3枚花药(雄蕊)、2个隆起的柱头或不具蕊喙的;蕊柱基部有时向前下方延伸成足状,称蕊柱足,此时2枚侧萼片基部常着生于蕊柱足上,形成囊状结构,称萼囊;花粉通常粘合成团块,称花粉团,花粉团的一端常变成柄状物,称花粉团柄;花粉团柄连接于由蕊喙的一部分变成固态粘块即粘盘上,有时粘盘还有柄状附属物,称粘盘柄;花粉团、花粉团柄、粘盘柄和粘盘连接在一起,称花粉块,但有的花粉块不具花粉团柄或粘盘柄,有的不具粘盘而只有粘质团。果实通常为蒴果,较少呈荚果状,具极多种子。种子细小,无胚乳,种皮常在两端延长成翅状。

识别要点:陆生、腐生或附生草本。叶互生或退化为鳞片。花两性,两侧对称,花被片6,内轮具一唇瓣,雄蕊1或2,与花柱、柱头结合成合蕊柱,花粉黏合成花粉块,花常排成总状、穗状、伞状或圆锥花序,基部常有鞘。蒴果,种子微小,无胚乳[2]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中国产的兰属万带兰属石斛属蝶兰属兜兰属等为重要花卉;天麻白芨石斛等至今仍供药用。此外,香果兰属中有少数种类可提取香精,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药用价值

兰花有“花中之后”的美誉,具有抑制神经过度兴奋、改善呼吸、消除紧张、治疗哮喘、美容、提升工作活力、增加情趣等功效。

兰花的根可治肺结核、肺脓疡、外伤接骨等,其叶可治百日咳,其花可治劳伤咳嗽,其果能止呕呷。此外,晾干的兰花,也可拌入蜂蜜、核桃、少量花椒,然后用开水冲饮,夏天可以起到解暑去热和止咳润肺的功效。特别对久咳不愈有一定疗效。

注释

  1. “热带地区”:热带,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地处赤道两侧,位于南北纬23°26′之间,占全球总面积39.8%。热带的英文名称为Tropics。本带太阳高度终年很大,在两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回归线上,一年内有一次太阳直射,而且,这里正午太阳高度终年较高,变化幅度不大,因此,这一地带终年能得到强烈的阳光照射,气候炎热,称为热带。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从赤道到南北回归线,昼夜长短变化的幅度逐渐增大。在回归线上,最长和最短的白昼相差2小时50分。由此可见,在热带范围内,天文现象的纬度差异是极小的。热带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变幅很小,只有相对热季和凉季之分或雨季、干季之分。全年温度大于16摄氏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