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狄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Swh讨论 | 贡献2019年10月3日 (四) 20:28的版本 (removed Category:宋朝軍政人物; added Category:北宋军政人物 using HotCat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北宋河东汾州西河(即今山西汾阳)人。唐朝宰相狄仁杰之后[1]。宋代名将,因样貌清秀,因此打仗时常戴面具,曾讨伐西夏广西侬智高,骁勇善战,立下不少战功,官至枢密使,谥武襄,追赠中书令尚书令。于民间有著武曲星下凡之说,与文曲星包拯”共同辅佐宋仁宗治国治民,是为宋朝的一代传奇。

生平

早年经历

父狄普,母侯氏,家世代务农。狄青善骑射[2],初游京师,后投军,属殿前司马军拱圣军后入选散直班,当时为避免士卒逃兵,都需要黥面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羌族西夏李元昊反,诏择卫士从边,以狄青为三班差使(阶官,三班使臣,无品)、殿侍(阶官,三班使臣,无品)、右班殿直、鄜延路都部署司指挥使。时偏将屡为夏军败,士卒多畏怯,狄青行常为先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面具,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破金汤城,略宥州,屠隆密、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族,燔积聚数万,收其帐二千三百,生口五千七百。又城桥子谷,筑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堡,皆扼贼要害。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

经略判官尹洙与之论兵法,善之。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曰:“此良将材也。”二人一见奇之,待遇甚厚。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狄青因此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康定元年(1040年)十一月,为右侍禁(武阶官,三班使臣,小使臣,正九品)、阁门祗候、泾州兵马都监[3]。以功累迁西上阁门副使(阶官,横行副使,从七品),西上阁门使(武阶官,横行正使,正六品)、鄜延路兵马都监。庆历二年(1042年)十月,擢秦州刺史(阶官,正任刺史,从五品)、泾原路兵马都监、知原州事[4],先后任泾原路马步军副都部署、鄜延路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庆历四年(1044年)八月,升惠州团练使(阶官,正任团练使,从五品)、加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禁军军职,从五品)[5]

仁宗以青数有战功,欲召见问以方略,会贼寇渭州,命图形以进。李元昊称臣,徙真定路马步军副都部署(差遣),历侍卫亲军步军司、殿前司都虞候(禁军军职,从五品)、眉州防御使(阶官,正任防御使,从五品),迁侍卫亲军步军司副都指挥使(禁军军职,正五品)、保大安远二军节度观察留后(阶官,正任节度观察留后,正四品),又迁侍卫亲军马军司副都指挥使(禁军军职,正五品)。青奋行伍,十馀年而贵,是时面涅犹存。

帝尝敕青傅药除字,青指其面曰:“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地,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不敢奉诏。”后以彰德军节度使(阶官,从二品)[6]知延州。皇佑四年六月,擢枢密副使(差遣)[7][8]

征服大南国战争

皇祐四年(1052年)夏,广西侬智高邕州起兵自称大南国仁惠皇帝,时刚任3个月枢密副使的狄青上表讨伐[9][10],九月被任命为宣徽南院使(职事官)、荆湖北路宣抚使、提举广南东西路经制贼盗事。狄青请从鄜延、环庆、泾原路择蕃落广锐军曾经战斗者各五千人,赴广南行营。皇祐五年正月初三日甲辰(1053年1月25日),抵达宾州(今广西宾阳县)前线[11],斩杀作战不力的崇仪使、广南西路兵马钤辖陈曙及其佐吏以下三十一人[12],“兵将股栗,咸思用命”[13]。在上元之夜兵分先、中、后三军,自己亲率先军火速出击,一举夺得昆仑关,正月十八日己未(1053年2月9日),分左右两翼,绕道其后,前后夹攻,在归仁浦一战而胜,是役宋军“追奔十五里,斩首二千二百余级,生擒五百余人,尸甲如山,积于道路,伪署将相死者五十七人。”贼兵黄师宓、侬建侯、侬志忠均战殁于阵,侬智高逃奔大理国。次日黎明,狄青大军进入邕州,建 “京观”以纪其事。捷报传来,宋仁宗迫不及待地对宰相说:“速议赏,缓则不足以劝矣!”遂在四月升任为枢密使(职事官),进检校太尉。桂林有狄青、孙沔石全彬余靖平蛮三将题名碑。

罢官去世及身后事

由于宋朝重文轻武,在升任为枢密使后,随着狄青因军功而升为朝廷的最高武官,朝廷对他的猜忌、疑虑也在逐步加深,有人称看见狄家的狗长出角来,家中出现怪光。嘉祐中,京师大水,又有人称狄青曾在相国寺内身穿黄袄[14]嘉祐元年(1056年)八月,仅作了4年枢密使的狄青终于被罢官,以护国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名)出判陈州事,最后在“惊疑终日”中发病去世(嘉祐二年三月),年五十,仁宗发哀,赠中书令(赠官,正二品),谥号武襄。嘉祐四年(1059年)二月,加赠尚书令(赠官,正一品)[15]。熙宁元年,神宗考次近世将帅,以青起行伍而名动夷夏,深沈有智略,能以畏慎保全终始,慨然思之,命取青画像入禁中,御制祭文,遣使赍中牢祠其家。

家族

  • 祖:狄真,赠太师
  • 父:狄普,赠中书令
  • 母:侯氏,兖国太夫人

娶魏氏,封定国夫人。生五子:

  • 长子:狄諮,西上閣门副使,女嫁宋英宗孙子赵孝骞,封齐安郡君
  • 次子:狄詠,东头供奉官、閣门祇候,屡立战功
  • 三子:狄𬤝,内殿崇班
  • 四子:狄谏,内殿崇班
  • 五子:狄说,东头供奉官,早卒

文学创作

小说演义

有关狄青的小说与演义方面,流传者有三部:《万花楼》、《五虎平西》、《五虎平南》。

  • 《万花楼》:狄青幼年因水灾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青年时得到一仙人的传授武艺,拜辞母亲投军报效国家。不久,狄青因在与西夏征伐中屡获战功,圣上龙心大悦,召见狄青上殿。但因宫中路径繁杂,狄青迷路却碰上了狄太后,她是狄父之妹,童年入宫,得到宋真宗的赏幸,成为王后。姑侄相认,不胜唏嘘。狄青从此成为王卿侯族,但不想酒醉,在深宫里路倒御花园,被庞太师告发,幸得潞王相救。宋仁宗赐婚何尚书之女,成婚之日接狄母来住,苦尽甘来。
  • 《五虎平西》
  • 《五虎平南》

注释

  1. 《狄武襄公神道碑》
  2. 《东都事略》第六十二卷
  3.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129
  4.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138
  5.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1
  6. 《东都事略》第六十二卷
  7. 《东都事略》第六十二卷
  8.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七十二
  9.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七十三
  10. 《续资治通鉴》卷五十三
  11. 余靖《大宋平蛮碑
  12. 《东都事略》 卷六十二
  13.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三
  14. 《宋史》卷290《狄青传》
  15. 《狄武襄公青神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