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番鵑 |
---|
圖片來自flickr |
基本資料 |
學名 Centropus bengalensis 目/科/屬 鵑形/杜鵑/鴉鵑 遷徏狀態 留鳥 普遍性 普遍 體長/體重 31-34cm/88-152 |
別名:小鴉鵑,雌雄同型。虹膜暗褐色。嘴黑色、厚實略下彎。腳黑色。
lignator亞種
- 繁殖期
- 背及翼栗褐色,有白色細羽軸,其餘黑色。
- 黑色羽尾甚長,末端羽緣淡色。
- 非繁殖期
- 全身黑色漸轉為棕褐色,嘴轉成肉褐色。
- 頭至背及及胸夾雜濃密淡色細縱紋,尾羽有黑橫紋。
- 腹面淡黃褐色,下腹至尾下覆羽具暗色細橫紋。
- 亞成鳥似非繁殖期成鳥羽色,但虹膜青灰色,頭至頸具黑色縱斑,背及翼有明顯黑色橫紋。
- 飛行時,翼下覆羽栗褐色。
棲地&習性
平地至山區,高高的草叢,蘆葦叢,沼澤地,竹叢,次生林,開闊的鄉村。
性羞怯機警,僅短距低空飛行。不托卵寄生。
繁殖
5月至9月築巢,6月下雨後在印度繁殖。在馬來半島在12月至7月築巢。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最不關注)。
鳴聲
發出重複一系列"嘓、嘓、嘓嘓"。
外觀相似性
褐翅鴉鵑體型較大。虹膜紅色,背及翼為濃豔栗紅色,無明顯白羽軸。飛行時,翼下覆羽藍黑色。
分佈
亞種和分佈
- C. b. bengalensis (J. F. Gmelin, 1788) – 印度和尼泊爾經過孟加拉國,緬甸和泰國到達印度支那。
- C. b. lignator Swinhoe, 1861 – 中國,上海和台灣。
- C. b. javanensis Dumont de Sainte Croix, 1818 – 馬來半島S,穿過蘇門答臘,廖內和林加群島,邦加和勿里洞至爪哇,巴厘島和婆羅洲,以及菲律賓西南部(加拉米集團,巴拉望,巴拉巴克和蘇魯群島)。
- C. b. philippinensis Mees, 1971 – 菲律賓(除了Calamians,Palawan和Sulu Is外)。
- C. b. sarasinorum Stresemann, 1912 – Talaud and Sangihe Is, Sulawesi and Lesser Sundas.
- C. b. medius Bonaparte, 1850 – 莫盧卡斯。[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參考文獻
- ↑ lesser coucal,hbw.com